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Hi5的资料:过度网聊和电游会损害儿童的大脑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6-28 20:10: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09-6-28 19:58 发表
批判一下 qqyou:

你实在是把这篇文章给高抬了,说什么“学术界”、“假设”。这样的东西,尽管是顶级专家写的,根本谈不上提出假设(hypothesis)的问题,更不要说去验证了。把这篇文章(注意,是 article, ...


对不起,我错了,我用词不当,接受批评,我原本想用Conjecture这个词的,但怕大家和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混淆了。现在我赞成你的说法,但我觉得用proposition还是高了一些,要不用fantasy吧,或许更准确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_^
pianocrazy + 5 + 5 好,改正错误就是好同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6-28 20: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qqyou 的帖子

你说的没错,用proposition这个词,确实高抬这篇文章了。至于用 fantasy,我看老易会为此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6-28 20:28:11 | 只看该作者
pianocrazy2009-6-28 20:05金钱+5讨论支持率,没价值。
pianocrazy2009-6-28 20:05威望+5讨论支持率,没价值。

还是有价值的,那篇文章后面的讨论里面,支持率排名前几位的是这几篇

It is a scientifically proven fact that the brains of children (and that includes those of high school age) are neurologically "soft," meaning they are still quite vulnerable to developmental disruptions du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r even the super-abundance, of selected stimuli. A large body of evidence (dating back to Maslow) shows that sensory disruptions such as a lack of touch, absence of of a mother or father (and the developmental sensory stimulation they provide for the developing brain) can and indeed do result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uch as ADD, ADHD, as well as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tisocial and criminogenic behavior, and so on. These are not matters be ignored in a civilized society. Computer games train children to practice violence through 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cess called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used to in video games to train soldiers to kill. Those who scoff at these issues are either ignorant fools or worse.
- Dr Max Hatchoat, Denver, CO, USA,


155票,作者应该是一位医生或者博士吧,他在给作者介绍真正的心理学的科学结论是什么。尽管没有直接反驳文章,但实际上是在给那篇文章的作者讲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东西。可惜老易没读懂,误以为这段文字是支持那篇文章的了。

You blame all this on Facebook? What about the internet in general? Or decades of television and video games?


130票,直接责问作者,怎么可以把哪些现象和Facebook这些东西联系起来

Do you know, when I was growing up in the 1950s, the pundits said the same thing about TV.

82票,排名第三,是我上面选择以的一个意见,就是说这类另类的说法,在50年代电视出现的时候,就有人在那么宣称了,比如电视会危害……

估计老易越往下看会越寒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6-28 20:3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pianocrazy2009-6-28 20:05金钱+5讨论支持率,没价值。
pianocrazy2009-6-28 20:05威望+5讨论支持率,没价值。

我所说的讨论支持率没价值,意思是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类争论谁是谁非,不能用支持率来衡量。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伟大领袖的支持率多高啊,可是那场revolution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20:5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qqyou 的帖子

又在选择性忽视?

这个Dr的话还想歪曲吗?他的评论先说儿童大脑很soft,也就是很脆弱容易被影响,然后分别举了ADD,ADHD的例子和游戏造成的暴力倾向。这不是对于文章的最好支持吗?

Or decades of television and video games?这句又直接跳过去了?想误导谁?以为大家都不懂英语吗?这句话是说,责任不完全在FACEBOOK上,互联网以及、电视电子游戏也有责任。实际上不也是文本的主旨之一吗?

往后,支持这篇文章的评论还有一些,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I agree with this article. It should be obvious to any parent that is actually "parenting" their child, that these games and tv etc. should not be a large part of your child's life. People often remark on the way that my children behave, as good behaviour is so rare these days . My children's good manners and social skills, are commented upon in somewhat the same fashion, as my parents would have commented upon a child's bad behaviour when I was growing up. What a reversal in just 30-40 years! Children need to be subjected to good role models and examples to learn those good behaviours. TV, computers and other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long with bad parenting/environmental stressors have strongly contributed to a generation of unruly, rude and ignorant children.
- CM, USA, 24/2/2009 7:50
Click to rate     Rating   23

好,你继续表演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Lppbb + 2 + 2 俺不懂英语,不耽误站这儿傻笑起哄。。
pianocrazy + 5 + 5 你们二位都有为辩论而辩论的倾向了。
qqyou + 3 + 3 继续找,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的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22:0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pianocrazy 2009-6-28 20:05 金钱 +5 讨论支持率,没价值。
------------
讨论支持率没价值?QQyou同学第一个跟你急,
他在四楼不就是想用“民意”来颠覆专家的观点吗?

可他的错误是不该自造“民意”,就是,只选择自己需要的民意,遮蔽自己不需要的民意,
即便这条民意强烈到支持率达到第一的程度。

这种做法我们很熟悉,不就是“愚民”那一套吗?

在这个论坛上,我感兴趣的是,QQyou想“愚”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xyhwyq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7-1 09:25:19 | 只看该作者
打开这个帖子一看,有人的ID下面有只蟑螂在爬来爬去,当时觉得怎么配这么一张不悦目的图片,再读一读,就觉得图配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7-1 11:22:36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印象里,Q版是支持电脑游戏,而不支持网游上瘾的吧,如果Q版的孩子网游上瘾,他也要着急滴,他支持电脑游戏,是因为他们家有着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他有把网游这事把握在可控范围之类的能力,比如我,因为从事的工作与IT行业相关,自己也玩电脑游戏的,所以觉得孩子玩电脑游戏是一件可控的事(至少目前是这样),所以会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把电脑游戏作为一种常态来管理,很赞成Q版在许多事情上关于常态的说法。然而对于有些父母,电脑游戏在她们的思想里有如洪水猛兽,并非他们体验了多少,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只是看到或听到很多这方面的负面消息,比如,我的一个邻居,他们家还没有电脑,但是一提到电脑游戏,她是坚决禁止的,甚至想禁止孩子接触电脑。老易的文章里,我理解下来,关注更多的也是网络成瘾的问题,如果能确保孩子不上瘾,我想老易也是不反对的吧。
所以我认为,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永远是父母,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在禁止和放纵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父母心里没数,采取禁止的态度是情理之中,但是孩子确实不可能一辈子听你的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otor.w + 2 + 2 我很赞同。酒精,博,彩性,电玩,刷信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7-1 21:19:32 | 只看该作者
颜妈妈说的中肯,再争下去没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30 16:4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qqyou 的帖子

这种辩论有意义吗?说说自己的观点就好了,正因为观点不同,世界才更精彩。这阵势,有点针尖对麦芒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1:22 , Processed in 0.157210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