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如何纠正孩子注意力被转移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5 16:0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儿子今年六岁半,正在上学前班,拼音,识字,数学,英语成绩都不错,尤其数学最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孩子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其他同学说话,做小动作能很快分散他的注意力,对其他事情的关注超过对自己的关注,养成了做事拖拉的习惯,有时写字很慢,完成作业需要很长时间,最近一段时间尤为严重,各位有什么好办法,请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如果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1-28 16:02:55 | 只看该作者
要做专项的注意力训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2-4 14:45: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是我的知音,我也纳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3:29:29 | 只看该作者

测测看,您的孩子属于那种学习类型。

您孩子的学习认知类型属于哪一种?视觉,听觉,感觉,味觉还是嗅觉?一测便知!(转自清华大学王晶教授的博客)

测试说明:统计您的选项,例如选择A项最多,即为A类认知类型,以此类推。

  1.关于麦当劳,你首先想到的是

  A、一种景象,如和你在一起的人、店里的环境

  B、一种声音,如店里的音乐,谈话声

  C、一次触摸,如你在那里有何感觉

  D、一种气味,如厨房里传来的香味

  E、一种味道,如汉堡、炸薯条、冰激凌的味道

  2.对于你喜欢的同学,你首先想到的是

  A、一种景象,如同学的形象或者你和他曾经去过的一个地方

  B、一种声音,如同学的声音

  C、一种情绪,如你对同学的感觉

  D、一种气味,如同学的气味

  E、一种味道,如你和同学一同午餐的味道

  3.回想你昨天做的事情,你首先想到的是

  A、一种景象,如你所处场所的环境

  B、一种声音,如一次谈话

  C、一种感觉,如你对事情的感觉和情绪

  D、一种味道,如你吃的东西的味道

  E、一种气味,如你所处环境的气味

  4.对于一件你不喜欢的事,你首先想到的是

  A、一种景象,如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景象,或者是你想出来的一种景象

  B、一种声音,如你听到的声音或你对自己说话的声音

  C、一次接触,如你对某种东西的感觉或一种情绪,或你当时感觉怎么样

  D、一种气味,如一种香味

  E、一种味道

  5.关于童年的的记忆,你首先想到的是

  A、一个场景

  B、一种声音

  C、一次接触或一种情绪

  D、一种味道

  E、一种气味

  6.关于学习,你首先想到的是

  A、一种景象,如你学习的事情或画画

  B、一种声音,如学校的声音

  C、一种接触或情绪,如你对老师或学习的感觉

  D、一种气味,如你周边环境的气味

  E、一种味道

  7.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情,你首先想到的是

  A、一种景象,如你看见的某件事情或某个人

  B、一种声音,如别人说的或你听到的

  C、一种情绪,如一次旅行,或对某件东西的感觉

  D、一种气味

  E、一种味道



  A代表:视觉学习型

  B代表:听觉学习型

  C代表:感觉学习型

  D代表:味觉学习型

  E代表:嗅觉学习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3:36:21 | 只看该作者

清华大学王晶教授关于孩子是什么学习类型的讲演

王晶: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清华大学,我们2003年的时候,因为拿到一笔基金,我们做了清华500个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的调查,用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因为既要访谈家长,又要访谈学生。

            结果有很多,但是有几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第一条,我们在这个访谈的500个家庭中,两个孩子的家庭占了103个家庭,103个家庭中有一半家庭的家长说,考上清华的这个孩子不是在我们家学习最好的,或者不是在我们家学习用的时间最长的,但是最后考试的结果每次都是非常好,他说老师你是研究心理学的,能不能解释这个问题。
              第二条,普通考试的学生,一般在大学学习时间,进图书馆的时间,在图书馆中午自己带了一些饭,然后吃完不出来图书馆。晚上出来,8——10个小时在图书馆一天,有过这样经历的普通学校出来的学生,占90%,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而且不是一天,不是临到考试磨一磨。我们特招的学生,比如体育特招生,艺术特招生,包括美术学院的学生,能连续在图书馆待四个小时的,不到20%。同样一个学校,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有巨大的落差。还有一个引起我的关注,就是美术学院的学生,我调查了40多个家庭,这40多个家庭的美院学生,没有一个说自己会唱歌,或者唱歌不会跑调。当时拿了这几份的汇总差异之后,很多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解释孩子的行为模式的差别。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第一部分,走进孩子的大脑。
              群体性的差别是这样之后,我们怎么去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一个人从婴儿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人,生命是一个苦短的现象,而且生命充满了变化。我们经常有人问,这些阶段哪个阶段的人是我们,其实哪个阶段都是我们大家,哪个阶段不是我们,因为我们不曾停留,我们的生命是一直往前走的。我们就感觉很奇怪,说我们生命中有没有不变化的东西,为什么人和人有这么大的差异。心理学分支于哲学学科,所以属于社会科学,过去心理学讲了很多行为模式,包括跟孩子的沟通,没有量化的标准,所以大家觉得没有办法表达。今天脑科学给心理学注入了一个很大的解释平台,我刚才说清华的那些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差别在于什么地方呢?
              差别在于他们的脑构造,现在的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大脑是存在差异的,从认知结构来讲,也就是我们学习的渠道来讲,人类一共分五种吸收信息的渠道,每个人的主渠道不一样,最后他的思维方式、学习模式、沟通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虽然都是清华的学生,但是有巨大的差异。
              什么样的差异呢?我今天讲课,包括大家学习,首先用眼睛,大家在看,第二是用耳朵,在听。还有第三个认知渠道,那就是我们的触觉。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尤其在传统课堂学习,用眼睛,用耳朵,但是是不够的,因为有些东西是靠其他部位学习的,比如冷和暖,软和硬,这时候老师怎么讲,一个学生都是不明白的,所以就要肢体参与。这是人类的三大渠道,就是接受外界信息的三个大渠道,同时还有两个辅助渠道,一个是我们的嗅觉,一个是我们的味觉。这五条渠道构成了我们的生命认知系统。每个人的这五个认知渠道都是畅通的,但是为什么每个人有千差万别的区别,因为每个人的脑结构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脑图,现在的脑科学家已经给心理学一个很大的技术性的支撑。



            过去我们说人和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说努力就要达到了,中国有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是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想象的文化,它缺少一个过程,这句话只说了对了一半,它缺少一个前提,就是说手里拿的要是一块铁。今天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看人的标准是多维的,你的孩子可能是铁,也可能是一块宝玉,也可能是珍贵的钻石,不同的材质我们就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孩子是块宝玉,你还在磨,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真的把孩子磨残废了。如果孩子是宝玉,就要按照他的纹路去雕琢。如果你的孩子是珍贵的紫檀木,那么也要按照它的大小成为一个器物。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前提,我们要因材施教。
              孔子2000多年前就说因材施教,所以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士。我们今天传统的教育西中还是认为努力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不认为努力是最重要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不对,努力也是白费。方向错了,你特别用功,你付出的特别多,最后你没有得到成功,你得到的伤害也特别大。人的认知渠道不同,学习方法就是不一样的。人有这五大种,以视觉为主的就叫视觉学习型,就是他的眼睛非常发达,视觉神经非常敏感,其他四条渠道也是好用的,如果不好用就属于残疾人。好用,但是是以一条渠道为主,四条渠道为辅,整合了一个人生命中对世界认知的结构。科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论断。现在给出了一个推理,比如一个视觉区域最发达的人,他喜欢用视觉来学习,他学习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我们为什么说他是视觉型呢?这个图中,如果你的视觉区域发展得最好,就是说你的视觉神经的细胞是最多数目,那么你的数量多,处理问题的功能也就最强大。有的人可能是听觉型,听觉型的人,同样他的听觉中枢神经的细胞是最多的,有的人可能是触觉,就是动力皮层,这是在国外脑科学的杂志上剪下来的,这也是要证明每个人的脑结构不同,所以他的行为模式不同。好多年前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的身体结构决定你的命运,现在科学家说你的脑结构决定你的学习方式、你的职业方向,甚至是你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个科学的前沿,我们现在把它引用到行为心理学






            -
            首先你的孩子是什么学习类型的,你要按照这个类型去最大化地用他最佳的渠道去学习,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不同的类型,最后得出来的行为模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视觉型的,有的孩子是听觉型的,还有的孩子是触觉型的。怎么判断一个学生是什么类型的人,首先视觉学习型的人,最简单的判断就是,这样的孩子说话的时候语速特别快,而且他在说话的时候一定看着你的脸说,然后你在听,可能听一听就有别的事,然后转过身就去干别的去了。如果他是视觉型的,他不会站在原地跟你说,他一定转过身去的,到你转过去的地方,看着你,依然对你说,因为看对他最重要的。这是视觉型的一个最简单的特征,语速快,要看着人说话。同时视觉型的孩子从小非常听话,一般来说不做越格的事,他是幼儿园、小学最听老师的话,认真复习、认真写作业的这类孩子。这类孩子生命的成长过程在学校是非常守规矩的,是今天我们教育里最喜欢的一类人。但是这类孩子成长到后来,一般在小学当班长,我曾经跟黑龙江教委做过50个小学班长的13年跟踪采访,结果50个前三年在小学都是班长的小孩,这50个人有三个考上哈尔滨师范大学,这是最好的,然后有5个考了师专,剩下的就没有超过这个的,而且多半是考师范类。也就是说视觉型的孩子喜欢在一个安全的体系内学习和生活,他们多半非常愿意当老师,或者做公务员,也不是有创新精神的公务员,他们是循序渐进的小公务员。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除了帮助他学习以后,现在你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让他跟人的接触,拓展他们的勇气。对这些孩子,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让他们在成功中自信,同时伸展他们对社会的触觉,让他们不断成长和壮大,学习没有问题,但是在创造能力上,这些人恐怕有一定的局限性。视觉型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家长认为现在孩子小,不会选择的话,你们可以买一些彩色的笔,让他们把想写的东西画下来,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他的眼睛非常好使,他的眼睛捕捉信息的能力非常强。视觉型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多做复习,少做预习,因为他完全能跟得上学校的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学习是两个概念,学习是为了记忆的,记忆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记,一个是忆,今天我在这讲,大家是在听,听是一个记的过程,那么你们在考试或者回家跟别人说的时候,跟别人复述的时候,这是忆的过程。有的人就忘了,因为他的脑沟回很浅,视觉型的孩子就是这样,所以他要大量复习。一二年级的女生学习特别好的,她回家可能就做作业,因为她不这样就忘了。视觉型的孩子在人类大概占1/3,



         
            听觉型的孩子占20%——25%,这些孩子在传统课堂中是不占便宜,听觉型的孩子以听为主,他们主要的特点是不爱说话,说起话来很慢,而且往往说话的时候不看对方的脸。




            对他们来说内心世界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孩子不合群,所以在和老师的互动中,他们往往是靠后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是听觉型的孩子,你要给孩子一个支撑,一个沟通和帮助的渠道。首先你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有一个改变。这些孩子不爱说话,家长经常说我跟你说了这么半天,你怎么不说话啊。这是他的行为模式,他不太爱说话,他跟视觉型的不一样。听觉型的孩子,如果你让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这不是他最佳的学习效果,他往往学得不好。我前段时间从深圳回来,我去了洪雅小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有个老师跟我说,你快点来吧,我们班有个怪人,你帮我看一下。深圳有好多是打工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的,这个孩子的父母是安徽的,这个小孩是四年级的时候来了,现在是五年级,老师说这个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可是学习成绩非常好。我说这有什么奇怪,他从一个县里面,到了城市里的学校,他没有降级,说明他的学习模式你不认同。我当时就下意识的,我们是进课堂去听课,我说他可能是听觉型的人。我说这样,如果今天你看他上课不注意听讲,你提问他,如果他能回答出来,就说明他听课了,而不是不听。是一个女孩,很高的个子,老师说今天有专家进课堂,都把你们的书本拿出来,其他小孩早早就摆好了,她把手放进书本,把书拿了出来。然后上课的时候,她不看老师,就摆弄手,这一堂课老师提问她两次,是新课,她都答对了。下课的时候,那个老师说她大概真的是听觉型的人,他真听课了。  心里学家讲,听觉型的人,如果上课的时候一边听一边看,那么他的思维速度就会下降。所以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依存他生命的自觉。我们每个人首先是一个生物人,其实是一个理智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的理性不足,所以我们才一直补充我们的理性,但是反过来真正看一个人的时候,更多是按照生物性,按照他的情感,按照他的喜好,去走他生命的轨迹。
              那么这个老师说我真是冤枉她了,她妈妈还总到学校来,问我她怎么样,我说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如果注意听讲,会学习更好,她妈回家总收拾他。看来我是冤枉她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常有意无意地被长辈误读,我们可能也在误读我们的孩子。我们经常站在这说话的时候夸夸其谈,而不注意他们的感受。
              对于听觉型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听觉型的孩子,我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发挥他耳朵的特长。我在北京一个中学,我就做过这个测试,几年前,我做的是英语学习,就是期中考完试,我把听觉型的孩子挑出来40个,然后我有个对比组,20个人不动,这40个人从中间考试到期末考试都不参加任何的补习班,也不请家教,这20个人不动,我把另外20个孩子的家长找过来,我说不增加他们写和背的时间,让他们的成绩有所提升,你们愿意跟我配合吗,家长说好啊。我说你们配合我一下,初中二年级都有听力带,有听力带之后,我就告诉他们,每天早上起来,你叫孩子起床的时候,你把听力带按下去,然后让他洗脸、刷牙,到晚上临睡的时候,再把听力带按下去。家长说他们不听怎么办啊,我说那就说你听,声音要小一点,但是不要告诉他这是学习。听觉型的人听力捕捉能力很强,如果对他的学习有帮助,他会自觉拿过来去用。最后的结果,8周以后就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时候,那20个没有动的人基本成绩没有上下,也有几个下去了,这20个人只有一个提升一名。另外20个人,有2个学生提升2名,所有的学生都提升1名,没有一个下降的,有一个是没动的,在原来的名次上。每天大概就是三五分钟,或者十分钟。
              我为什么做这样的实验?因为我在美国看到过这样的实验,就是听觉型和视觉型同时找来40个人,然后老师说,我现在带你们做一个游戏,老师用彩色的纸剪成苹果和梨,按30个新单词,拿家挂在墙上,拿着手电,看谁能找到。12分钟之后,老师问你们看见多少个苹果和梨,把你们看到的写在你们的本子上。结果收上来之后,这是两个班级,40个孩子的东西收上来,20个视觉型的孩子,30个新单词,就让他们拿手电看,最高的记住22个,这20个人中最低的是在12个和13个记住的正确率。在听觉那个组里面,最高的一个达到17个,时间是12分钟,他回来再写的时候记住率是17个,七八个的有很多,而视觉组没有低于10个人。我当时大概算了一下,他们两个人的短时记忆,大概在17%——20%左右。这个实验不算一个经典的实验,但是足已说明,视觉型为主的学习者和听觉型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摆在一个平台上,最后的学习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听觉型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多做一些录音带,包括历史、地理、英语、诗歌、辞赋,提升他听觉认知的能力。



            第三种就是触觉型。触觉型的孩子是什么孩子,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幼儿园里的淘气包,总是不断地在惹事,就是这样的人。这些人家长特别头疼,但是我今天告诉家长,在座的如果你们的孩子是这种类型的孩子,我祝贺你们,不要再烦恼了,因为这群孩子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他们生命力强健,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只是他们不适合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他们是身心互动的模式,他们学东西有的时候很慢,你跟他讲半天,他都不理你,他不懂。但是他摆弄,一旦他弄懂了以后就不忘了。这叫肢体参与学习。肢体参与学习者,一般来说记忆都很长,比如我们的游泳、自行车都是肢体参与的。他们是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这些孩子,为什么让我们这么头疼,让我们觉得有问题,为什么这么判断,因为触觉学习型的孩子,他的脑结构和视觉型是不一样的,清华的学生正常考来的大部分都是视觉型,所以他在图书馆里能待10个小时,他的大脑是单点兴奋,他能长时间关注一件事情,不受干扰。而触觉学习型的人,他大脑中的兴奋点同时两个甚至更多,这是他的生理特点,所以老师讲课他不能耐心地听。老师讲了A,他可能听了一会儿,就看别的地方了,看了一会儿,老师讲到C,他又回来了,但是他漏了B,所以他听不懂。一个孩子对自身的评价靠什么,对自己的评价是靠外界的评价,比如一个小孩,十个人、一百个人都说你非常聪明、特别刻苦,他就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孩子,很刻苦,将来很有聪明。同样这个孩子,如果一百个人都说他是笨蛋,最后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笨人。我们触觉型的孩子,多半从小开始就被家长灌输这孩子不好好学习,这孩子可笨了。所以有的触觉型的孩子跟我说,我说你学习怎么这样,他说对啊老师,我可笨了,从小我妈就知道,不信问我妈。其实他不是笨,是他被定上了这个模式。  对于触觉型的孩子怎么学习,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的,他们回家之后,让他做预习,把他不懂的东西先学会了,或者先大致知道一点就可以了。老师上课的时候,他没办法抑制他自己,他不可能上课永远注意听讲,他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包括我们在座的很多人,我们很多行为习惯,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做的,就是这样的状态。所以这三个认知类型,就是我们现在学校主要用的三种学习模式,这三类孩子,触觉学习型的孩子其实更多一些,除了视觉型和听觉型之外,基本就是触觉学习型,味觉型和嗅觉型的孩子一般比较少,如果你发现这样的孩子,你们可以找心理学家问一问。今天因为时间非常短,我只是简单地给大家梳理一下,具体的很多内容,我希望大家看一下我的博客,我的博客什么都有,好多人都说你买我的书,我不建议你买我的书,你们就看我的博客,上面我把五种认知类型还有八种类型都写得很清楚。如果有些人还是觉得模棱两可,那么你可以做一下测试题。如果你们还有问题的话,那上面还有我们的邮箱,有问题你可以给我发邮件,发邮件的时候,你们要写清楚问题,而不是说我一片糊涂,你一片糊涂发给我之后,我也是一片糊涂,我也不能给你任何解答。所以你说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说得详细、详细再详细。
              清华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术学院的唱歌全跑调,因为这些学生是视觉型加触觉型的。我在调查了120份问卷中,有两个人说唱歌勉勉强强,剩下的人都说自己五音不全。触觉学习型的人多半都是肢体非常发达,运动员、舞蹈演员,就是有爆发力工作的人,往往都是触觉型,包括现在很多经理都是触觉型学习的人。

            最后说一个案例,有一个上海的特级教师,他在网上自己写了一个东西,80岁多生日,全国各地来了将近200个学生给他过生日,过完生日后曲终人散,他坐那想了半天,然后他给上海市教委写了一封信。




            他说我当老师60年,当年我认为有出息的好孩子,最后走向社会都平平,我认为当年是淘气包的时候,现在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难道是我判断错了吗。我说我能给他解释,因为我们传统的老师,在看学生,尤其小学老师在看学生的时候,主要是以视觉学习型为判断的基础,视觉学习型只是占一部分,真正到社会上是多元要求人的,人有八种功能,视觉学习好的人一般语言不错,或者是逻辑不错,你就知道两种,一共有八种,才占25%,所以不是多元的。要全面发展自己,第一是生命的能量,第二是创造的精神。这些东西在慢慢的成长中不断地培育出来。

             那个老师的判断失误,就是因为他过于局限性,我希望今天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家长不再走这个重复的路,你们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类型,然后针对这个类型去学习。我有很多案例通过这样的调整,孩子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怎么成为,就是先有伯乐,再有千里马。很多家长说很忙,我希望大家有一个理念,人一生不是慢慢变老的过程,是慢慢变好的过程。我们跟孩子慢慢成长,那是很快乐的,今天你不论做多大的官,真正伴随你生命和你幸福感的长期感受的是你的孩子,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今后对你瞧不起,你没有教育好他,你没有幸福的晚年,那是你最上火的一件事。
              所以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个家长都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时我们要想想,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这样,要那样,我们也要想想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你做到孩子希望的家长了吗?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只有把我们自己变成一盏明灯,我们才能照亮我们的儿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8:39 , Processed in 0.09823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