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群陷“捐款门”,纷纷出来作回应
麦家、阿来、杨红樱联合声明:我们是真捐,一共77万
今天下午接到记者的电话,告诉我网上有一篇文章,对麦家、杨红樱和我三个四川作家在5·12地震后发起为重建灾区乡村学校的捐款行动的真伪提出了强烈质疑。
现在觉得有必要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交待,而不是出具一张基金会的发票那么简单。
地震发生后,我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邀请,希望有灾区的作家去参加他们在北京举行的图书义卖活动,而我和麦家一方面人在四川,算是灾区作家,同时,我们两个人都有书在他们出版社出版,于是,就约了麦家一起去北京。路上,麦家告诉我,车后座上的包里有二十万现金,准备捐。第二天,四川作家杨红樱也有意捐款,当时我们俩就说应该把她也拉进来,由我们四川三个作家共同来发起这个行动。
这时,我们三个人的捐款一共就有了四十五万,他们各二十万,我父母兄弟都在农村,负担较多,量力而行,出五万。我们当时就想,不能经手哪怕是一分钱的现金,但要给钱找一个恰当的地方,这时,我想起阿坝州教育局,当夜电邮给阿坝州教育局局长,希望他明确对我们提出的监督学校修建资金流向等事项表示明确同意。他表示:完全同意。之后,我们三个在《北京晚报》和”新浪网”刊出倡议书。
很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位编辑和杨新兰就往这个账户各捐出了两万元,作家出版社编辑王淑丽也捐出了一万元,外经贸大学的教授,作家冯晓虎也捐出了两万元。我的小说德文本的翻译家卡琳、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德国朋友马克为汶川地震募得的几千元人民币也汇到了阿坝州教育基金会。我们还从广州方面得到了最大一笔捐款,一共二十多万,承批评家谢有顺兄张罗,捐款的人中有诗人舒婷,福建女作家林那北(北北),青年作家张悦然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朋友,不认识的看了倡议捐款的朋友有三位,共六万。
也就是说,捐款主要是四个来源,一是我们发起的那一笔,再是友人舒婷他们那边集中的二十多万,再就是北京那几个朋友的捐款和社会朋友的慷慨。今天,记者们应当从阿坝州教育基金会拿到一个具体的数字,七十七万。
——以上选自麦家博客上阿来的回应,有删节,随后麦家本人又公布了捐款人名单并附捐款凭证
郑渊洁网上晒捐款凭证
今天有朋友打电话来,说有媒体质疑我在今年四川地震中共捐助38万元查无实证。
对于媒体的质疑,我表示理解。作为公众人物,在宣布向地震捐款后,倘若没捐,是品质恶劣的表现。现在将我的捐款捐物收据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我提醒诸位公众人物,如果你在四川地震中捐过善款,请保存好捐款收据,或者干脆晒出来。当然,倘若你宣布捐款后没有兑现,你将身败名裂。
我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捐助三十三万五千元《皮皮鲁总动员》稿费。中华慈善总会向我颁发的捐款证书和捐款收据,此外,我觉得地震灾区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食物,另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捐助五万袋干吃面(价值两万五千元)。5月20日下午,我监护这五万袋干吃面从北京启程运往灾区。(有图为证)。
后再向四川灾区的孩子捐赠价值两万元的《皮皮鲁总动员》。我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共计捐助三十八万元。
——以上摘自郑渊洁博客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