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qy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余秋雨这次又惨了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0:15:07 |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捐款门再掀波澜 据称20万元捐款已到账

2009年06月14日03:01   现代快报   

近日,《北京文学》杂志编辑萧夏林的一篇博文直指余秋雨汶川地震假捐款,网络舆论几乎呈一边倒之势直扑余秋雨,更有评论认为余秋雨乃是文化首骗。昨日,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育海就此向记者讲述了余秋雨捐款20万修建图书馆的始末。


“捐款门”事件回放

2008年5月23日,余秋雨发表名为《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的博文,以记者提问的方式点出自己“给四川捐款一次就高达20万元”。

今年5月25日和31日,曾和余秋雨打过名誉侵权官司的《北京文学》杂志编辑萧夏林发表博文,质疑余秋雨宣称一次捐款高达20万元并没兑现。

对于此番质疑,余秋雨在博客撰文称,有四个“咬余专业户”一向浪费精力对其进行造谣。6月8日,余秋雨委托其所任职的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博客上正式发表声明,声明称所捐20万用于建都江堰市三所中小学图书馆。

但是,网友质疑的捐款20万的收据、捐建图书馆名字、地址等信息,却一直等不到正面解释。于是,网友得出结论:没有捐款证据,余秋雨就是假捐。

金克林:谣言会不攻自破

昨日,记者联系上余秋雨助手金克林,金克林表示,余秋雨是文化人,不可能作假、做这种没良心的事。

针对网友的质疑,金克林称,“萧夏林曾经和余秋雨打过官司,他的博文完全是疯子般的攻击性语言,根本不可信,相信网友会有辨别谣言的能力,用不了多久,谣言将不攻自破,耐心等等吧!”

记者表示希望他能给出余秋雨真的捐款20万的证据,澄清谣言,金克林则表示,捐款的事情是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操办的,董事长黄育海对此比较清楚。

黄育海:抗震级别要求高,20万元不够建学校

随后,记者致电九久读书人公司董事长黄育海,黄育海向记者讲述了余秋雨捐款20万始末。

去年5月底,余秋雨去灾区就已经和当地有关部门表示要捐20万修建一所希望小学。地震过后,灾区修建的房子抗震级别要求必须能达到10级,20万修建一所这样的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公司就和余秋雨商量,准备将20万在灾区建设三所图书馆,分别建在一所高中、初中、小学。目前,图书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今年9月学校开学正式开放。

捐建具体项目能有什么收据?

针对网友提出的质疑,黄育海十分愤怒,毫不客气地予以一一驳斥。

质疑一:捐款20万有什么证据?

黄育海:捐款方式有多种,一种就是捐献给红十字会,能拿到相关票据,但是红十字会将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不太清楚。另一种就是捐建具体项目,余秋雨是做实事的人,于是就捐建项目。这种善事能有什么收据?

质疑二:余秋雨捐的20万是否到账?

黄育海:当然到账了,不到账工程怎么启动?钱确实是余秋雨的,至于是不是版税所得,这个我不太清楚。

质疑三:为什么原先说的捐建秋雨九久希望小学,后来改口说建设三所图书馆?

黄育海:20万捐建一所抗震能力强的学校肯定是不够的,捐建三所图书馆也很勉强。至于三所图书馆20万够不够,九久公司会想办法的。到时候,余秋雨可能也会追加捐赠额度的。

质疑四:为什么不公布捐建图书馆所在的学校名称?

黄育海:因为目前根本确定不了学校的名称,都江堰是重灾区,学校、居民房都在规划、重建。一些学校可能会合并、另建,以前的名字也会随之变更。学校的名称尚且不确定,所以也无法公布图书馆的名字。


那个黄玉海,实际上说了三句真话、一句假话

对于质疑一,他告诉我们除了余秋雨自称以外,那个捐款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证据
对于质疑二,20万到帐肯定是假话
对于质疑三,告诉大家,即使有20万捐款,即使不是建希望小学,改口说建图书馆也勉强,也就是说哪怕余秋雨捐了20万,他也是在做夸大的宣传
对于质疑四,告诉大家,那个所谓的学校也是子虚乌有

所以这位董事长,名义上是在帮余秋雨说话,实际上是在帮别人砸余秋雨,可真是够狡猾的。

余秋雨那个助手更坏,他说
文化人,不可能作假、做这种没良心的事。
实际上就是说,余秋雨如果做了假,那他根本就不配被称为文化人。

你说余秋雨这都是交了一些什么朋友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6-14 10:18:56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商人的思路已经非常商业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故事怎么继续往下编,至少已经告诉大家,至今没有捐钱了

都江堰教育局首度开腔回应:捐的是书不是钱

易中天开骂余秋雨,可谓火上浇油,引爆了原本就甚嚣尘上的舆论。但是,面对易中天咄咄逼人的“单挑”,余秋雨一直未作出任何回应,他的助手金克林的电话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昨天,记者致电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董事长黄育海,他说都江堰市政府很快将作出书面回应。一个小时之后,记者收到一封由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转发的电子邮件,这篇长达四千余字的文章是《都江堰快报》记者李崎撰写的一篇报道,名为《余秋雨捐赠学校图书馆乃“君子协定” 实际捐赠金额将突破20万元》。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黄育海说,余秋雨去年地震后公开表示,希望能在都江堰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去年6月初,他来到都江堰,向都江堰党政主要领导和文化部门主要负责人再次表达了这个愿望。都江堰市教育局副局长肖融介绍,都江堰教育局建议余秋雨将本来想捐的20万元捐款改成装备三所学校图书馆,得到余秋雨的认可。经过多次洽谈,双方进一步达成了“君子协定”:三所学校由都江堰教育局负责提供,每所学校一万册图书由余秋雨负责落实资金,九久公司负责配送图书。近日,都江堰教育局选择了蒲阳小学、李冰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学校实验学校这三所学校作为余秋雨捐赠图书的学校。今年“512”地震周年期间,余秋雨再次来到都江堰,再次敲定“秋雨图书馆”援捐事宜,三校每校一万册图书,实际价值超过20万元。

记者随后致电这篇文章的作者、《都江堰快报》记者李崎核实,他说,这篇报道是他的调查报道,即将发表在《都江堰快报》上。记者随后又致电文中提到的都江堰教育局副局长肖融,她表示,李崎采写的这篇报道她都已经审过稿,文章内容她都是认可的。

肖融告诉记者,地震后都江堰市原有的90多所学校合并成60多所学校,目前都江堰市政府正在全力以赴搞好灾后重建工作,正在进行紧张的永久性校舍的建设中,以期在9月1日开学前做好全部的准备工作,迎接孩子们入学。“余秋雨是我国的文化名人,类似余秋雨这般捐赠书籍、文化用品等善举,散播在四川灾区的各个角落,这样的善举很多都不签订合同、协议,一般都是‘君子协定’。”肖融说。

因为校舍尚在修建中,据肖融透露,余秋雨援捐的三万册图书将在9月1日开学前运至都江堰,到时三所学校将举行捐赠仪式,以庆祝“秋雨图书馆”的设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6-18 10:51:17 | 只看该作者
作家群陷“捐款门”,纷纷出来作回应

麦家、阿来、杨红樱联合声明:我们是真捐,一共77万

今天下午接到记者的电话,告诉我网上有一篇文章,对麦家、杨红樱和我三个四川作家在5·12地震后发起为重建灾区乡村学校的捐款行动的真伪提出了强烈质疑。

现在觉得有必要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交待,而不是出具一张基金会的发票那么简单。

地震发生后,我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邀请,希望有灾区的作家去参加他们在北京举行的图书义卖活动,而我和麦家一方面人在四川,算是灾区作家,同时,我们两个人都有书在他们出版社出版,于是,就约了麦家一起去北京。路上,麦家告诉我,车后座上的包里有二十万现金,准备捐。第二天,四川作家杨红樱也有意捐款,当时我们俩就说应该把她也拉进来,由我们四川三个作家共同来发起这个行动。

这时,我们三个人的捐款一共就有了四十五万,他们各二十万,我父母兄弟都在农村,负担较多,量力而行,出五万。我们当时就想,不能经手哪怕是一分钱的现金,但要给钱找一个恰当的地方,这时,我想起阿坝州教育局,当夜电邮给阿坝州教育局局长,希望他明确对我们提出的监督学校修建资金流向等事项表示明确同意。他表示:完全同意。之后,我们三个在《北京晚报》和”新浪网”刊出倡议书。

很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两位编辑和杨新兰就往这个账户各捐出了两万元,作家出版社编辑王淑丽也捐出了一万元,外经贸大学的教授,作家冯晓虎也捐出了两万元。我的小说德文本的翻译家卡琳、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德国朋友马克为汶川地震募得的几千元人民币也汇到了阿坝州教育基金会。我们还从广州方面得到了最大一笔捐款,一共二十多万,承批评家谢有顺兄张罗,捐款的人中有诗人舒婷,福建女作家林那北(北北),青年作家张悦然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朋友,不认识的看了倡议捐款的朋友有三位,共六万。

也就是说,捐款主要是四个来源,一是我们发起的那一笔,再是友人舒婷他们那边集中的二十多万,再就是北京那几个朋友的捐款和社会朋友的慷慨。今天,记者们应当从阿坝州教育基金会拿到一个具体的数字,七十七万。

——以上选自麦家博客上阿来的回应,有删节,随后麦家本人又公布了捐款人名单并附捐款凭证

郑渊洁网上晒捐款凭证

今天有朋友打电话来,说有媒体质疑我在今年四川地震中共捐助38万元查无实证。

对于媒体的质疑,我表示理解。作为公众人物,在宣布向地震捐款后,倘若没捐,是品质恶劣的表现。现在将我的捐款捐物收据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我提醒诸位公众人物,如果你在四川地震中捐过善款,请保存好捐款收据,或者干脆晒出来。当然,倘若你宣布捐款后没有兑现,你将身败名裂。

我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捐助三十三万五千元《皮皮鲁总动员》稿费。中华慈善总会向我颁发的捐款证书和捐款收据,此外,我觉得地震灾区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食物,另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捐助五万袋干吃面(价值两万五千元)。5月20日下午,我监护这五万袋干吃面从北京启程运往灾区。(有图为证)。

后再向四川灾区的孩子捐赠价值两万元的《皮皮鲁总动员》。我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共计捐助三十八万元。

——以上摘自郑渊洁博客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6-18 10:56: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先是20万元,又是3所图书馆,现在又是3万册图书,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0:59:12 | 只看该作者
再看看余秋雨博客里对这个事情的回复

............

接黄育海先生来电,说我在都江堰灾区捐建的三所图书馆,遇到了一点“小伤害”。我一听,以为图书馆工程发生了工伤事故,因为最近几个月成都、重庆一带都有一些“飞来横祸”。育海说,工程进展没有发生任何工伤事故,只是网上有人提出要对这项捐献工程“查帐”。我一听,就放心了。

  我回答育海:网上的事,我从不参与。查帐,若是审计部门来的,当然要热忱接待,但万不可以接受网上查帐。因为我们的捐助没有纳入一般捐助渠道,帐务缺少保护,我听几位经济法官告诉我,现在网上借口“转帐”、“对帐”、“查帐”来实施经济诈骗的事,太多了。

  以一个人的力量独资为灾区捐建三所图书馆的事,这一年来花费了我很多精力,现在总算一切到位,只等工程推进了。让我很感动得是,黄育海先生答应,这三家图书馆开幕后,九久网上书城以后每年还会捐献不少于十五万元的新书增添进去。这就使我的一次性捐建变成了一道延续的长流。现在我总算可以请江苏的大书法家管峻先生为图书馆书写馆名了。我五月初到灾区那些学校去看的时候,发现当地有的教师写在教室墙壁上的字也达到了书法家的水平。

  再过三天,我会到江苏拜见管峻先生,当面提出为三家图书馆题写馆名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1:07:26 |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的这个博客,和前面一个所谓要出笼的报道又要打架了,一个仍坚持独资捐建图书馆,而另一个说只是捐书。

当然了,不包括大家没有把口径统一好的原因。但我还是怀疑,那个黄秋海是在故意害含泪大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56 , Processed in 0.38865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