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说,儿童的成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生到3岁为婴幼儿,3到6岁为幼童,6到12岁为学龄儿童,12到18岁为青少年.
儿童的营养需要与成人有所不同.对于成人来说,营养素用于供给能量及细胞组织新陈代谢的需要.而对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来说,营养素除要供给上述用途外,还要供给身体发育(包括体内细胞、组织与器官生长)的需要。一般认为,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在成年以前会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在这两段时期,儿童对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中的钙、磷、铁、碘、维生素中的维生素A、B-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按体重比例来说均比成年人要高。儿童在幼童期和学龄儿童期,生长发育的速度虽然比婴幼儿期和青春期要慢,但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仍然较大。
儿童的营养需求
蛋白质有助生长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器官及肌肉的最基本元素,也是修复细胞、制造酶的必需物质。对于正处在发育时期的儿童,他们的肌肉系统、脑组织与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都需要蛋白质,一般每千克体重需要2-4克,比成人的需要量要高2~3倍。儿童所吃的蛋白质质量要高,且应该蕴含9种必需氨基酸,鸡蛋、瘦肉、牛奶及水产等是理想的蛋白质食物来源。
钙质强健骨骼和牙齿
钙是人体内最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人形象地称之为“骨骼矿物质”,有助于建立强健的骨骼和牙齿。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钙的需求量很高。婴幼儿缺钙会引致佝偻病。根据全国的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钙的平均摄取量只有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40%,因此非常需要补钙。另外,由于钙是肌肉与神经系统动作所必需的矿物质,补钙还能加强神经系统的发育,防止儿童在成年时发生高血压和近视。食物中最好的钙的来源是牛奶和乳制品。
铁质促进大脑发育
铁是构成红血球的重要成分,对儿童而言,铁更是大脑发育时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缺铁容易导致儿童的智力发展迟缓,降低学习效率,还会使大脑中蛋白质与神经物质的结合受到限制,导致成长受阻、身份虚弱及贫血。铁在儿童的肠胃道中的吸收率很低,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铁,吸收率也只有5-10%;动物内脏和瘦肉中所含铁,吸收率也只有30-40%。虽然根据膳食调查显示铁的摄取量很高,但由于吸收率低,再加上儿童日常所喝的牛奶中含铁量很低,我国儿童患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十分普遍,补铁已成为当务之急。
维生素功能作用大
维生素是维持儿童生长发育和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素。其中,维生素A能帮助维持儿童的视力、头发、皮肤和器官粘膜的健康。维生素C能促进体内胶原组织的合成,使骨骼、软骨、牙齿健康成长,还能帮助身体吸收铁和钙质。维生素E能维持健康的肌肉、神经和皮肤。另外,维生素C、E还是很好的抗氧化亮剂,能保护儿童身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维护身体健康。
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中,偏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许多儿童可能只吃爱吃的食物,其他的则一概不理。如果儿童很喜欢吃糖果、巧克力、冰琪淋等甜食和炸鸡、汉堡包等西方快餐,就会摄入大量脂肪和蔗糖,容易发胖;如果儿童爱吃碳酸饮料、虾条、薯片等零食,则会影响食欲,令营养摄取不充足,导致发育不良。
什么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时定量进餐:每天有规律进餐,能促进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2、不挑食、偏食: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儿童生长发育必须从每天进食的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素,以获取均衡营养,满足身体的需要,而挑食或偏食则容易造成某种营养素不足或缺乏症。
3、少吃或不吃零食:零食是指一日三餐(或四餐)以外的一切杂食,如糖果、饼干等。从小养成少吃或不吃零食的习惯,可以保证日常正餐进食时的食量,从而摄取均衡的营养。此外,吃零食也容易令儿童长胖。
为了儿童的健康着想,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他们适当补充身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才能让他们从小就拥有强健的体魄,为日后的成长发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