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8-22 16:23 发表
[笠翁对韵]真全读懂了, 大学中文系也毕业了, 床头有一本自己看看就算了没敢去教小孩子.
3.丁慈矿: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语文教师,钟情于“对课”这门古老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编著了《小学对课》语文拓展型课程教材。
这本教材的诞生同样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为了重新焕发对课的生命活力,丁老师从2000年开始收集各种对联资料、泡书店、逛书摊、汇款邮购、外借复印、实地抄录……先后收集了150余种对联书籍、200多篇有关对联论文。书作的编写艰辛倍尝。丁老师在“后记”中写道:“其中的《晨读对韵》,从2003年5月开始,前后历时三月。每每夜深人静,我独坐书斋,时而高声诵读,时而掩卷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敲击键盘……《晨读对韵》完稿后四次修改,2005年10月定稿。
声律启蒙作者 车万育,字与三,号鹤田(1632-1705),邵阳县人。 康熙甲辰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兵科掌印给事中。有《怀园集唐诗》。 幼年家境贫寒,车万育父亲迷信风水,一天,请了一阴阳先生来选择墓地,阴阳先生指着某地说:“此地甚佳,但需五百年后始可发迹。”当时车万育年幼,随在父侧,插嘴说道:“那就把五百年前的祖宗,改葬到这里来,不就发迹了么?”阴阳先生见其聪慧,说道“此子日后,必定发迹。”此后,车万育发奋攻读,参加科考,一帆风顺,由秀才而举人,康熙三年(1665)中了进士,接着授户部给事中,后升掌印。车万育授户部给事中,常直言面对皇上,专拣当务之急、他人咋舌难言之事上奏,同僚为他担心,他说:“进言是我职责,竭尽忠诚,哪顾个人安危?”有人黑夜送金银托他办事,他铁面无情地说:“你不知道世上有个不爱钱的车与三吗?” 车万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所撰《声律启蒙》一书,为清代家喻户晓之启蒙读物,至今仍在流行。
简介: 司守谦,明代宣化人,字益甫。史称他“天才超逸,下笔万言”。可惜他英年早逝,诗文散佚,仅存此一篇。 《训蒙骈句》主要是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打基础。按韵部顺序,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二段。词语平仄对仗工整,想像力异常丰富,的确无懈可击。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兰茂一生勤奋,博学多才。是明代和云南历代最负盛名的音韵学家、药物学家、诗人、教育家和理学宗匠。兰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却不多。兰茂辞世40年,明正德《云南志》记述兰茂著有《玄壶集》等十九种书;这份兰茂著述一览表记述的有关书目,也有二十多种。可惜流传至今的只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医门揽要》、《玄壶集》、《信天风月通玄记》和170多首诗作。
作者简介:陈华棠,1918年生,福建尤溪人。建国后中学从教三十年。退休后曾受聘参与《汉语大词典》收词释文制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福建卷]的部分编纂工作,以及《尤溪县志》的编纂定稿工作。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