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9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成长也是父母的功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0 15: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一篇令本人很感动也很受启发的文章,特意转载过来与大家共享。

当孩子清澈的目光注视着你的时候
你是否想过
成长
也属于你和我?
不知不觉,儿子快八岁了。
儿子小时候,我总是言必谈儿子,以为天下唯有自己的孩子最可爱,而且怎么看他怎么喜欢,为他付出什么我都愿意。那时候,其实工作很忙,但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儿子:讲故事、听音乐、散步、游戏……沉浸在儿子的世界里,我是个快乐的母亲。儿子咿呀学语了、儿子蹒跚学步了、儿子信笔涂鸦了……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儿子健康成长,很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与能力,加上他长得非常漂亮,有一个如此出色的儿子,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随着工作压力渐渐地增大,生活的、身体的、事业的疲惫、失意、困惑,诸事不顺使我脾气变得暴躁。而孩子渐渐长大,上小学了,身上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每天下午三点多钟就放学回家的他根本不会好好地写作业,经常丢三落四,隔三差五就要掉东西,才刚刚上二年级,课本就丢过两次,房门钥匙丢了,至于铅笔、橡皮、尺子等等小玩意,那是不停地要给他买。书包里永远乱七八糟,作业本也是信笔涂鸦,上课讲话、不交作业,和同学打架……这些都在我的孩子身上发生了。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他好像不太在乎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了。苦口婆心的说教,棍棒的“鞭策”都无济于事。
为此,我和老师不知交流过多少次,老师也为这个曾经优秀的孩子而担忧。老师对我说:“这孩子没有了上进心,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怎么回事呢?”
我和孩子谈心,孩子对我说:“我不要做好孩子,也不做坏孩子,我只要一般般就可以了。”
儿子的情况加剧了我的焦虑与烦躁,孩子身上的缺点被无限地放大,我不能容忍孩子犯哪怕一点错误,看到他把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看到他津津有味地将一整个卷心菜切得碎碎的,我失去了欣赏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责骂甚至鞭打的惩罚。
所学的知识告诉我,我的教育出现问题了,可是,怎样才能够改变,却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我,这个曾经被周围人夸赞的优秀母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我痛苦不堪的时候,有一天儿子突然说:“妈妈,你不要生气,七八岁、狗都嫌,等我长大一点就会好的。”我幡然醒悟: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事,也是父母的事。作为母亲,我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要对孩子有科学的母爱。
换一种心情呼吸,我对自己说。
首先,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三十多岁的我们,正是生活、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尤其是知识女性,面临的压力更大。在家里我们也是父母膝上的娇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现在为人妻、为人母,我们和孩子一样面临着成长问题。我们要学做母亲,还要做好母亲。孔子说:“不迁怒,不贰过。”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必须学会安排好生活和工作,善待自己,善待家人,不要把工作上的不快带回家,也不要因家庭的琐事而影响旁人,特别是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我有个朋友,每天她上班之前,她两三岁的女儿都要对她说:“妈妈,你要记得微笑哦,宝宝也要微笑!”是的,每天对自己对儿子对大家微笑,发现快乐,寻找快乐,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快乐。
其次,要正确认识孩子的缺点,关注孩子的心灵。我从来不对我的学生发脾气,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就控制不住呢?孩子小的时候其实我更劳累,1997年11月儿子才六、七个月,家里保姆走了,丈夫不在身边,我每天背着孩子去上班(送到单位附近的同事家帮带着),不也快乐地过来了?记得孩子上八一保育院那阵子,三年中,风里来雨里去,我每天踏着自行车接送他,来来去去的路上,是我和孩子最幸福的时光。我听他讲幼儿园里的趣事,讲他的“辉煌成就”,他听我讲故事,讲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无形中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买菜我总是让他来算钱,斤斤两两,分分厘厘,儿子的数学天赋得到了发展。我们一路上唱歌、说笑。上坡的时候,儿子的小巴掌顶在我的腰上,说:“妈妈,我给你力量!”;刮风下雨,儿子的小脸紧紧地贴在我后背,说:“妈妈,长大了我给你买汽车,你就累不了。”那是多么的温暖!
我仔细反省自己,原来啊,我一直只看到孩子的优点,同时,小小的他让我觉得什么都可以原谅,而现在,我潜意识里对孩子给予了太高的期望,已经有点容不下他怎么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孩子在夸奖中长大,对于表扬他已习以为常。可是同时,过多的夸奖又使得他很容易为一点小的失败而放弃努力,因为担心失败而害怕尝试。三岁时曾在大庭广众之下主动表演的他如今是坚决不肯上台,仅仅因为害怕“我会唱错的。”所以他才宁愿表现得“一般般”。
我一直以为我是通情达理的好妈妈,可是,不知不觉中,我给了他多少的压力呀!
于是,我又开始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注意他的兴趣而不是盯着他的作业和成绩。我发现,因为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我们交流的时间也变得很少,每天晚上我回到家里,总是催他写作业,收拾好东西,快快吃饭,快快睡觉,快快起床。忙着做饭洗衣干家务活的我更是失去了听他说话的耐心。其实,儿子小小年纪,从下午三点多到我下班回家,很多时间他是一个人呆着,内心里该是多么孤独,多么渴望被关注,因而他有可能是通过表现不好来引起我的注意。
于是我给他安排了课外活动,如打乒乓球、学电子琴,让他下课了有个玩的地方。我强迫自己每周和孩子做做游戏,比如下棋、打牌,寒假前,我还给他买了一个木陀螺,我手把手教他玩,告诉他,不开心时可以弹琴,还可以鞭打这个陀螺。我们都要学会不大喊大叫,不乱发脾气。
我还经常和儿子谈心。我得听他讲,讲他的同学,讲他的学校。必须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让孩子明白你想什么,现在,他已经是个小男孩了,有自己很独立的的思想,不再像小时候任我说东是东,说西是西了,必须尊重他,和他商量,给他充分民主。
然后,还要经常拥抱他,虽然他有点大了,但他还是一个小孩子,需要大人的疼爱。每天上床之前的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声晚安成了我必须功课。
第三,不当孩子的保姆,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孩子在成长,我们做家长的必须学会放手而不是包办一切。其实,我一直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我的孩子上学我一次都没有送过;下午去打乒乓球也是自己从豫章路小学出发,穿过阳明路的地下通道走上一刻钟去右营街小学;周末我加班,我就打电话让儿子下课后自己乘公交车来我的单位或是去外公外婆家;平时晚上我上课,孩子自己在家完成作业后,自己会收拾会洗漱会独自就寝。虽然儿子自理能力很强,可还是不能很好收拾自己的物品,习惯也不是那么很好,这是正常的,所以我要时时督促,正确引导。
我们有些年轻的妈妈借口工作忙,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甚至自己从来不做饭,去父母家吃了就走,家务也是完全交给家政服务人员。我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成长。“成家”意味着承担家庭的责任,作母亲的自己都不会照料一个家,怎么教育孩子?我的孩子一直是我带的,从不会到会,我就是这样学着做主妇做母亲的,我也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还要帮我干力所能及的活。每天我做饭时,让他帮着拣菜,我们边干活边聊天,各种菜他认识了,做法也看到了,不至于五谷不分;吃完饭他帮着洗碗我来收拾,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保持交谈。然后我们一起做功课。现在,八岁的儿子自己能热饭热菜、会煎荷包蛋、会做水蒸蛋,甚至会自己煮火锅,自己的袜子也洗得很干净。
第四,重新学习,做孩子的榜样。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这也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与其整天盯着孩子学,不如和他一起学习。在孩子上二年级的同时,我报名参加了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每个星期有四个晚上我要去上课,有时候做了饭,甚至来不及吃,其实电大管理还是相对宽松的,但我不敢缺课,不敢迟到,因为我不能。 “你也要考试?”“你为什么还要上课?”“妈妈,你累吗?”从孩子那双懂事的大眼睛中,我读懂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含义。孩子看到我如此认真勤奋,自然也就不敢懈怠。
平时,他做作业我或是备课或是看书学习;他学书法我也跟着练字;他学弹琴,回家有时间就做我的小老师。我从来不逼他练琴,学琴,只是为了让他有点快乐,有玩伴,我不希望成为他心理的负担。结果,他学琴可认真了,根本不要我督促,自己会练,边弹边唱,自得其乐。
我经常选择一些好的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给他听,然后要求他也给我读小文章,孩子的语文能力就这样悄悄地提高;我对体育不感兴趣,在他的带动下,我也认识了很多体育明星,懂得了很多体育常识。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其乐融融!
又一个学期开始了,开学才不久,儿子很高兴告诉我,老师又表扬他了。“我已经得了两面红旗,一面红旗要十颗星呢!”他说。我也很高兴地看到他再也不要等我回家才写作业了,再也不要我监督自己会按时记日记,没事会捧着书看而不是盯着动画片了。孩子成功地度过了幼小衔接这一段艰难历程。我没有刻意让孩子去学英语、学数学、学语文什么的,我觉得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什么都要强,电视里放英语节目他会跟着说,堂姐的数学题本他会自己拿来做,他写的小作文篇篇都很流畅,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也拿过银奖。孩子在长大,我也跟着在长大!
我们都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往往忘记了自己孩提时代的精神需求,现代父母应当是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父母,不仅孩子,我们也面临着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问题,把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欣赏孩子,包括他的缺点,尊重他,了解他,做孩子的伙伴,向孩子学习,做到这一些,虽然不容易,但是,一定很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21 09:35:1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已经收藏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21 16:37:25 | 只看该作者
好。我虽然没有抢上沙发。我能理解你这一点。我和你一样的。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25 10:27:2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25 11:33:33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54 , Processed in 0.08118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