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6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识字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 19:5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到许多妈妈们支招教宝宝认字,我也跟着在家里各处贴上相对应的字或词,一天教宝宝四五个字词,宝宝都很容易就记下了。看上去挺复杂的字,宝宝接受得还真快,我就想是不是只是记下了位置或相应的物品呢。于是我把字撕下来,结果一个字也不认识。 ,拿着撕下来的字,反复教了好多次,还是不认识,怎么办?妈妈们晒宝宝二岁就认几百字是怎么教出来的啊?救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方式再多一点 时间再多一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2 22:38:55 | 只看该作者
多大的孩子?

不过呢没,我觉得是使用这种方法孩子的普遍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3 09:22:37 | 只看该作者
嗯,我家孩子语文差就差在识字上,一年级上学期他们要认会300多个字,可他只认了200个左右,上学期拉下的,这学期只能给他接着补。这学期还是识字困难!上学以后识字都比较机械了,到现在我也没找着一个识字效果好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3 10:0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ky11011 于 2009-5-2 19:55 发表
看到许多妈妈们支招教宝宝认字,我也跟着在家里各处贴上相对应的字或词,一天教宝宝四五个字词,宝宝都很容易就记下了。看上去挺复杂的字,宝宝接受得还真快,我就想是不是只是记下了位置或相应的物品呢。于是我 ...


楼主真是一个富于观察的父母,而且观察得很仔细,你的发现几乎涉及到了孩子们学习的实质。

我以前在批判Doman的帖子里层涉及到过类似的问题,现在再继续说说。

很小的孩子学习语言,有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小Baby的阶段,还不会说,那就只是听孩子听的多了,慢慢身体发育得到了可以说了,他就尝试着开始说话,一般在1岁左右,这时候他会试着模仿大人的方法来组织语句,实际上说的过程,是建立在大量听和思考的过程上的。我们见过很多孩子到了两岁才开始说话,但他们一开口,就几乎超越了其他孩子一岁时的阶段,几乎很少练习就能说出复杂的句子,甚至比普通的孩子更能说。因为他有了足够的积累,没有早说话,仅仅是发音系统还没发育到那个程度。

孩子到了两岁三岁,就开始学习识别各种东西,这时候孩子对于图像类的东西非常敏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认汉字,基本是基于图像基础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复杂的关联能力,这和长大以后的孩子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年纪的孩子认汉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笔画越多的汉字,往往对他来说最容易,因为那些字负载的信息比较多,更容易区分,一些笔画少的汉字,和一些比较接近的汉字,比如“木”和“本”,孩子就容易认错。

这时候孩子认汉字,仅仅是在图像和父母的声音之间,建立一种相当于条件反射的东西,所以就像楼主观察的一样,部分孩子脱离了那个整体的图形,原来建立的关联被割裂,就不能再认识那个字了。其实这对于小孩子是普遍的和非常正常的,因为这是他们必经的一个过程。

那些玩杜曼的人就是把孩子这个时期的这种特殊功能进行放大,并且相信这种功能可以替代人的正常思维。正因为这种方式和长大了孩子的思维很不一样,他们相信这样可以培养出一些易于常人的神童来。所以他们通过机械性的训练方法,强化孩子的这种能力,因此看起来孩子认识了不少字,甚至是数字、算式、百科,实际上这种经过训练的孩子看起来似乎比同龄的孩子强,认识了不少东西,也许是几百个汉字。可惜的是这个只能作为他们短期的炫耀的资本。

经过这种训练的孩子,无非就是把幼年时过渡期的思维进行强化,试图让孩子的思维停留在两三岁的阶段,破坏了孩子思维的正常形成过程,实际上对孩子今后是有害无益的。仅对于小孩子短期和一些智障的大孩子有一些用处。

让两三岁的孩子学认字,不要求多、求快,你可以带他出去转转,把路上的各种招牌、标记指给孩子认,要建立孩子字与词,词和实物之间的关联,慢慢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才是比较好的办法。

为什么偏偏在国内很多人对于Doman这类在国外没有什么人会用的方法如此痴迷呢,除了功利性和虚荣心之外,主要和很多国人的认知水平,尚停留在婴幼儿阶段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5-3 10: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ky11011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3 10:20:08 | 只看该作者
认字不是个很快见效的事情,,,,不用着急,呵,,,,,,

我儿子认字也是从马路上认来的,,,,,,这个方法很好,又上街去转了,又认了路,又认了字,又认了好多商店,,,,,,

孩子认字就是一个比较突然的事情,我儿子一直就认字不多,可我发现最近他突然认字多了,好象开窍一样,,,,
前二天我上网跟别人说儿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儿子站在我边上,问我说什么,我只好胡说,和阿姨随便了了呢....
谁知他看了一会,说:妈妈,你说对了,我就是不喜欢上幼儿园.......
骗都骗不了了......

杜曼方法不好,有一点我觉得很好,它要求不要考验孩子,,,,,,让孩子自主学习吧,不要考他们会还是不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3 11:03: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gling0921 于 2009-5-3 10:20 发表
杜曼方法不好,有一点我觉得很好,它要求不要考验孩子,,,,,,让孩子自主学习吧,不要考他们会还是不会吧,,,,, ...


在杜曼里是宣称不要考孩子的,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无人能够做到

其实Doman的父母是最辛苦的,因此开始时的我不太愿意去批判他们,因为无论闪卡的制作,还是使用的过程,他们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之可惜的是这些心血用错了地方。不过Doman和读经的父母,和孩子不断交流的过程对孩子是十分有好处的,这点比我批判的珠心算要强得多。但是如果这些父母把这种互动用在正确的地方,应该会更好。

实际上刚开始Doman的时候,做父母的都感觉蛮轻松有趣,但随之信息量的加大,要让孩子能够保持短期记忆,就要不断地重复,而这种重复是在以级数的级别增大,以至于很多做Doman的父母感到不堪重负。所以那一个做Doman的父母都要测试孩子最近记住了那些。

实际上论坛里一些人推崇的某些Doman大佬,在他们的帖子里,无处不是我的孩子最近又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我最近给孩子做了什么。试问,如果不测试,他们如何知道孩子确实记住了呢。

而且他们往往把记住了,就给当作学会了,却没有想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ngling0921 + 2 + 2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3 11:59:56 | 只看该作者
人人都能学会的事何必着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3 12:59:41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重复加阅读可以加深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5-3 20:35:3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经验:没单独教过丁丁认字,都是认字,阅读,认字,阅读,不断重复进行,所以从没感觉认字是困难的事情.

首先,父母不能着急,总想知道我孩子今天认识了几个字,这个月认识了几个字.

其次,亲子阅读 前,把书中词找出五个, 写在一张纸,孩子小可以写五张纸上,一秒一张看一遍,然后讲书,书中遇到再重点读一下.下一次再看这本书时再读,
每本书都这样做,孩子看的书多,见的字多,就认得多了.
丁丁的字都是这样认的,看一本书用五秒时间认字,一点也不觉得认字是负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ky11011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3 23:23:19 | 只看该作者
把识字当作认知内容的一小部分来对待。
小孩子的认知要全面发展:运动感知,音乐感知,节奏感知,图画感知。。。
不要舍本求末。
语言方面以多听,多说,大人给孩子看图讲故事,在过程中适当识字(不宜多)为宜
孩子在学前半年到1年(5~6岁),有了幼儿园教的拼音和少量识字基础后
几个月内就跨越初步的独立阅读这一关。
因此,2~4岁时家庭较大投入识字是低效的,时间不如用来多讲一些图画书。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5-3 23: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ky11011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51 , Processed in 0.126890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