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ngling09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子洗澡时提出了二个物理问题,请大家帮助解答。。。。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4-30 12:02:43 | 只看该作者
都是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坐下来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4-30 12: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woodhead 的帖子

没研究过。
不过分子是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与分解,数量是可变的。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聚变与裂变的原理,看来原子也是可以改变的,包括数目的变化。

核裂变(Nuclear fission)又称核分裂,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是指由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4-30 12:5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9-4-30 11:44 发表
借楼主的楼,提出个我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咱们知道,物质包括生命都是由基本的原子构成的。春华秋实。死死生生。
那么,宇宙间的原子,是越来越多(少)了呢?还是守恒不变?


你这个问题有点大,我简单说几句

一个是中文词汇对于科学概念有些贫乏,比如substance、material、Matter这几个词,在汉语里统统翻译成物质,却没有区分它们差别的词语出现,所以经常在思维中产生很多错觉。


比方用中文说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哪有人就问了电子、质子是不是也是物质啊,那组成原子的电子、原子核又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不是矛盾了么。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物质两个词在一句话里承担了两种意思导致的。


所以原来那句话叫做物质不灭也显得很不够准确了,一般目前认为,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但原子照样可以分解,甚至反物质理论认为,正反物质遇到一起,物质就会消失,也就是说原子是可以消失的。但物质消失了,也就是说原子消失了,不意味着没了,而是转化成能量了。所以目前物质守恒的最准确的说法是能量守恒。


研究微观比研究宇宙一点都不会更容易,比如物质是否无限可分,是否有更小的粒子,是否因为我们人太巨大了,因此有些细分我们永远无法感知得到,这些恐怕还要研究上几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4-30 12:59:4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太喜欢给孩子的问题直接提供答案。因为我认为仅仅知道答案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自主探究答案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和思考,对孩子的思维成长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更重要。

比如第一个热气上升的问题。我会鼓励孩子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现象,浴池中的热气和锅里的热气上升是否有不同之处,开了抽风扇会对热气的形状有何影响,用简单的方法了解热气里的水的含量多少,水的含量多少会不会对热气的形状产生影响……等等

第二个问题我会让孩子动手做实验,添加胶水和不加胶水的湿纸巾粘附墙壁后观察,让他自己去判断。


我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的科学学习,学习正确的科学思维比获得正确的答案更重要,当然也更有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ngling0921 + 2 + 2 很好的想法,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4:44:48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huhututu 于 2009-4-30 12:59 发表
我不太喜欢给孩子的问题直接提供答案。因为我认为仅仅知道答案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自主探究答案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和思考,对孩子的思维成长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更重要。

比如第一个热气上升的问题。我会鼓励孩子继 ... [/quot

有些问题,比如浮力,惯性等,,,,孩子通过观察实验是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的,哪怕是近似的结论,,但是这个第二个问题,涉及大气压力,分子缝隙,可能他得不出什么结论,,,我觉得QQ提出的实验就很好,可以再次解释了这个现象的原因,,,,
做实验这做方法很好,,,这又再次涉及到了咱们网上讨论的,是否要告诉孩子答案的问题了,呵,,,,我认为超出孩子能力的问题,就可以通过直接告诉他答案再进行实验强调就可以了。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尝试让他通过实验得出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4-30 20:2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lingling0921 的帖子

这个问题我要说两句。

“不仅仅给孩子答案”和“不给孩子答案”差距实际上很大。

知识是要学习的,我们都是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的。

现在科学已经非常进步了,孩子也足够聪明了,但如果不给孩子讲,让孩子自己思索出这些前人用了几个世纪才研究出来的结论、定理、定律,那也是不可能的,那怕孩子是一个天才。

所以我赞同你所说的,知识还是要系统的给孩子传授的,而不是靠孩子去思考。让孩子思考的,是基于这些知识基础上的各种应用和实践。有很多人,总在说不要教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了,这肯定是不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4-30 22:33:37 | 只看该作者
我和上面两位的看法稍有不同。

知识是要学习的,可是即使是系统性地学习,我们又能学到浩瀚知识海洋中的多少呢?

我们又有必要去尽可能学习前人用几个世纪才研究出来的结论、定理和定律吗?

我们让孩子学习或者我们自己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在我们的大脑里装进前人为我们准备的知识吗?

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答案才有价值吗?

当然,对我来说,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否。

再加上,我们学校的教育,已经够是提供答案的教育了,所以,我觉得,我没必要把家庭教育变成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所以我不喜欢给孩子直接提供答案,我也不会系统地给孩子教授知识。

我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教他学会运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探究这个世界,体验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中的乐趣。

得到错误的答案有关系吗?当然没关系,因为孩子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去修正自己的错误。

但是,如果少掉探究过程的趣味,我就觉得大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4-30 22:40: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这个倒是没错,学校讲的东西,我们没必要重复

日常的东西,甚至是一些作业,都不应该完全是标准答案,很多东西孩子思考的过程远远比那个结论重要

不过系统的学习还是不可以缺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22:49:55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和儿子做了那个杯子装水的实验,效果很好,只要杯子里没有一点气,纸就不会掉下来,但只要稍有一点气,纸就撑不住了.
我告诉儿子,这纸就好比毛巾,这脸就好比这水,当纸和水中间没有空气时(水把脸和毛巾紧密联系起来时),毛巾就不会掉了,,,,

儿子又开始反驳我:那也不对啊,这张纸只要稍有一点缝,就哗地掉下来了.可是毛巾和脸有点缝,也掉不下来!

无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uhututu + 1 + 1 好孩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4-30 22:53:1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让他脸朝下试试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ngling0921 + 2 + 2 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15:58 , Processed in 0.08424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