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毛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教育计划——在家上小学

[复制链接]
221#
发表于 2011-1-21 17:17:3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家长要自己独立思考,千万不要受报纸杂志上所谓什么专家学者的无良文章误导。那些东西往往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其实,只要你愿意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用点心思,很容易发现,小家伙们的潜力是巨大的。我能够感受到,毛妈的孩子是快乐的,因为我也有儿子,今年过完年就要五周岁了。他现在已经有基本的阅读能力了,可能不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也未必比他强,钢琴已学到小汤三,还有六七课就学新的了,关键是我们从来也没有强迫他练琴,都是他自己练的。也能陪我打打羽毛球,一打就要我跟他商量才愿意停下来。我儿子一天到晚快乐得很,每天都说“妈妈我爱你第一个,爸爸我爱你第二个”,有时又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发表于 2011-2-14 09:41:3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是孩子,你是你,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虽然现在孩子还小,个性还不能完全表现出来。孩子的成长难道就是这些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的集合体么,孩子的很多感知和能力不是靠这样学来的,很多是靠在玩耍的过程中,和同龄人,和大人和不同的人接触的过程中悟出来的。这也是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很难教会的。为什么让孩子孤立于同龄人之外呢?当别的孩子在公园里玩沙子玩泥巴,当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当别的孩子背起书包兴高采烈地走在上学的路上时,你的孩子面对的总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让孩子觉得我是一个例外呢?为什么让孩子觉得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呢?是爸爸妈妈让我这样的么?当孩子在你们教导下学了很多很多技能,毫无疑问,肯定比一般的孩子会出色很多。可是这对他而言有什么意义呢,那份快乐只能和父母分享,不能和同龄人分享。不能很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离开社会就只能是单独的个体,只能是生物意义上的人。
年龄小的时候,孩子的世界是家,家是他们的天地,爸爸妈妈是他们的朋友,长大了一点点,他的世界是学校,学校是他们天地,老师和同学是他们的朋友,再长大,他的世界是整个社会,整个社会都是他们的天地,而他们的朋友也遍天下......
毛妈毛爸估计都是脱颖于这个科考的教育体制的佼佼者,可却看透了这个制度的。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这么做正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不满现在的教育制度,你可以对一些方面做一些调整,比如有些科目可以免修,免考,学校教育欠缺的方面可以由家庭作为补充。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你有钱有条件,可以让孩子走跟别人不一样的路,可以早点送他到外面的世界,可以接触更多的东西。
有的时候学得太多反而为其束缚,像我们这些当年乖乖学习听话的孩子,走出了学校离开了父母,才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大,才发现很多东西 ,爸爸妈妈老师甚至是书本都是无法给我们答案的,需要我们自己经历过,磨炼过才会有体会。而这些东西对人的一生可能是最为重要的。良好的心态,为人处事的态度,自信,创造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很多时候,还是给孩子一点甜头,给他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比较好。
考虑不周,胡言乱语,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发表于 2011-3-10 13:57:17 | 只看该作者

这得很大毅力哦

加油吧!真是佩服家长的大胆和毅力呀。我确实觉得国内的学校就是给作业多,对人格个性没有滋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发表于 2011-3-22 02:42:24 | 只看该作者

了不起的妈妈,希望毛毛也是快乐的

了不起的妈妈,希望毛毛也是快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发表于 2011-3-22 17:09:1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不值得一碰,如果一定要入学,至少不要参加补课,不要做无意义的作业,不要参与变态的考试文化,吃苦也要看看价值,以毁灭人的心智为代价的吃苦,简直就是人类智力最低水平的表现,这是现在中小学教育的癌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发表于 2012-4-3 07:08:17 | 只看该作者
中断了!等下文呢,我们还要前仆后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发表于 2012-4-15 22:42:08 | 只看该作者
可是生活除了知识,还有一些其他能力我觉得单靠家庭是无法给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发表于 2012-7-10 23:02:29 | 只看该作者
两年过去了,楼主还在,呵呵


在所有的种族里面,只有中国人会把自己的孩子当实验田,只要你愿意生一个孩子就可以实施自己宏大的教育理念在他身上,如果可以在家实施,哪怕是异种移植或基因改写中国人都敢在自己孩子身上上手段,一个是因为成本低,孩子不会申述主张他的权力,二来一切都是出于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发表于 2012-8-7 15:58:34 | 只看该作者
爬完楼了
其实很多朋友一上来就批评、反对、否决,甚至为孩子叫屈,真的没有必要哦。就像毛妈说的,人家也是第一次当妈哈,所以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是一个成长记录薄,而且人家真的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后根据实际进展再调整一下,继续走一步看一步。。。
想了一下,毛妈也是很注重孩子的感受,相信希望给孩子的也是爱和自由。为什么会引起部分朋友的担忧,可能毛妈的“争取”“努力”“坚持”等字眼,让人感到了毛妈的迫切成功吧。
毛妈,就像你说的:等他慢慢长大!
其实,真的是这样,早一年学会和晚一年学会,有什么区别呢?24岁博士毕业工作和30岁博士毕业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发表于 2012-8-7 16:02:32 | 只看该作者
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多美秒的一种等待啊。。。

希望所有的妈妈都能放下急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等待孩子的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9 , Processed in 0.11396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