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ala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头再看孩子的教育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4-18 15:49:0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建议给标题加上“新手父母必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4-18 16:24: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4-18 11:56 发表

我在读党校,每天就是喝酒喝酒,中午喝了晚上喝,哪有时间上网?生活节奏全乱了。

哦,要高升了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4-18 17:18: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4-18 16:24 发表

哦,要高升了哇!

现在读党校不是高升,国家公务员有上党校的义务。
不过,30-40多岁的人重新上学做同学,能找到小学时的感觉,只是喝酒负担过重,但不喝又不行。中国的酒文化,谁也没得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8:42:5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各位坛友抬爱,一楼这些,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8:4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4-17 10:08 发表
楼主总结太好了,学习了!
     列的七条中,有六条非常赞同,尤其是第五条,我也是早教支持者,但我会把握一个度。曾看过某家长列的孩子每日读经安排表(我决不是反对读经哦)冷汗一身,从几点到几点读什么, ...

我是属于“左”过头的,所以要往“右”偏偏,看过我以前帖子的坛友,就知道我是给孩子安排到时分的那种。

但完全由着孩子的性子,不加约束,顺其自然,也非我所指。

一楼的这些分享,我想还是建立在过头的“左”之上的,但并不是要矫枉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4-18 18:58:10 | 只看该作者
再看了一遍楼主的贴子,感觉一个字“累”,家长累,孩子也累。

再看看自己,好象不是这回事,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兴趣,每门学习中,女儿都能找到乐趣和自信。

如练琴,都说是个苦差事,为什么一定得让孩子每天都练一小时呢?兴趣所在,随手拉拉10多分也可。为什么非得让孩子每天都拉考级书和练习曲呢?兴趣所在,随手拉下学校音乐教材或流行歌曲也可。为什么非得让孩子每天都要拉呢?哪天实在不想练琴,就不要练了,孩子愿意跳跑绳,骑下单车和院子里小朋友一起赛车也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ealain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9:04: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似乎孩子学琴的坛友不少。就再罗嗦几句吧。

我那同事的女儿,之所以学得快,是因为她本身听得多,乐感好,强弱表情一点就知道。

她的钢琴老师和我儿子的钢琴老师为一人,两个程度相仿,都是去年考了五级,今年准备考七级。但她学琴方法却与我儿子大异。

她是不拘常规的。总是找自己喜欢的曲子的谱子,自己在琴上摸,初学时只有些少基础,她就敢打破钢琴曲级别技巧的约束,去弹理查德克莱行德曼的曲子。

这些曲子通俗,但技巧并不简单,但因为有兴趣,一边自己摸,一边问老师,竟然真的弹了下来。

这样经过几首,技巧也提高了,兴趣也盎然了。

所以,孩子学琴,一般老师总是先练手指、再练音阶琶音等技巧,再教练习曲,再布置一两首曲子。有的曲子听起来真是不好听,但老师布置了也得弹。这种程式化的方法不是不好,只是禁锢了孩子的自由的心。

顺便说一句,我同事的女儿因为手大,现在弹起琶音来比我儿子还快,力度还好,手指也不滑。而我儿子因为手小,为了跨过去,不得不手臂一翘一翘地。

有的老师更过份,教孩子练指形,一遍遍地练,天天练,月月练,把弹琴练成弹棉花,孩子哪里还会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我儿子现在的钢琴老师就是把指形寓于曲子中的,曲子弹好了,手形也转了过来。

总之,学琴,不仅是学技巧,更应是体验音乐。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ciscotang + 1 + 1 谢谢你了
HMB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9:0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4-18 18:58 发表
再看了一遍楼主的贴子,感觉一个字“累”,家长累,孩子也累。

再看看自己,好象不是这回事,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兴趣,每门学习中,女儿都能找到乐趣和自信。

如练琴,都说是个苦差事,为什么一定得让 ...

呵呵,所见略同,刚回了个贴,与柳爸心里灵犀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4-18 19:11:43 | 只看该作者
“总之,学琴,不仅是学技巧,更应是体验音乐。”这句话说的非常到位!

我女儿二胡现在学到六级,对一些8-9级曲也能拉的有模有样,如拉9级曲二泉映月,女儿还没学过,因为看到别人拉,自己也喜欢跟着模仿,也能拉出一段一段了。

现在音乐界有一个极大的误区,包括中央音乐学院的,都把学琴的技放到太高有位置了,舍本逐末,这也是为什么音乐界出不了真正大师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我很赞同。
ealain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4-18 20:49:37 | 只看该作者
顶。非常赞同楼主的意见。
孩子上小学以前,基本是放羊,没有学任何乐器,基于对自己的音乐水平以及精力、金钱的清楚认识,决定不浪费时间。至于她长大以后有这个要求,再去学习也不晚。
其实孩子的发育是有其规律的,太早学习,是事倍功半。还是多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有个好身体,将来才不至于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人生的路还长,何必太在意一时的快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赞同。
ealain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23 , Processed in 0.07429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