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12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何画板专用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6 13: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何画板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几何的工具,同时还可以用于物理等学科的学习,该软件体积很小,但功能极其强大,96年后,该软件在我国教育系统推广使用,目前有大量的教学课件存在。

因此建立本帖,专门为大家分享几何画板的各类成果,帮助我们的孩子进行数学学习。



《几何画板》的产生背景
------------------------------------------------------------------------
1982年,国际教育成绩评估组织在美国所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 ,高中学生最不喜欢的数学题是证明题,而且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证明题并不象老师所说的那样重要。一石激起千层浪,此项调查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教师纷纷撰文呼吁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
1985年,美国教育发展中心率先开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学软件模块《几何探索》,让教师和学生开始使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他们应用苹果Ⅱ型计算机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利用软件做出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推测图形的性质。这样,学习几何成为对几何图形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探索,而不是一遍遍地重复那些被学生认为是想当然的定理的证明。
1989年,美国基本课程出版社推出了米歇尔i 塞拉的《发现几何》教学软件,更是对数学课程的改革推波助澜。该软件主张学生应该创造自己的几何作图方法,并用公式表现出来,以描述他们所发现的图形之间的关系。根据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研究,尝试用尺规作图来发现几何性质,并用归纳法合理地作出猜想。
荷兰的数学教育家皮埃尔i 黑利和迪娜i 黑利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能够对几何问题进行直观分析、非正式推理、正式的推理等一系列思考。但过去的几何教材往往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使用正式的演绎方法。这样做既不能使问题直观化,也不能鼓励学生积极地做出猜想。《几何探索》以及《发现几何》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通过前面三个步骤来突出体现一个数学家发现几何规律的过程,即先使问题直观化,经分析后做出猜想,再试图证明它。
1988年开始研制、1991年正式问世的《几何画板》,作为新一代的教学软件,更是引发了数学教学的一场革命。它除了具有《几何探索》和《几何发现》的优点之外,还能使学生动态地探索图形内在的联系,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几何图形的变化。不仅如此,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还能分析自己的测量数据,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研讨。《几何画板》的这些突破,连同其构造、变换、分析功能的完备,把运用几何软件处理问题的范围扩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把探索几何的规律和奥秘变成一种艺术的享受。

《几何画板》的诞生
------------------------------------------------------------------------
《几何画板》是“直观几何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是美国宾夕法尼亚斯沃斯莫大学的尤金i 克洛兹博士和莫拉维恩大学的朵丽丝i 斯凯尼德博士共同主持下的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88年,尼古拉i 杰克拉斯开始进行程序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几何画板》不是尼古拉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在一个开放式的学术环境中完成的,许多专家、教师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提供各种数据。初版试验的学校原定30所,但随着消息的传播,有超过50所学校请求参加试验,大家表现出空前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开放性的制作方式在数学教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大大激发起人们对软件制作的兴趣。
1991年,《几何画板》1.0版由基本课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为让学校更有效地使用《几何画板》,基本课程出版社继续进行研究,并于1992年春季发行了2.0 版。这一版本不但改进了它的变换和表达能力,其中的递归脚本还增加了构造分形的功能。
1993年3月发行了3 .0版。该版本更趋于完善,增加了度量变换、记录脚本、作轨迹。分析以及画函数图形等多种功能。
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测试和改进中,《几何画板》成为更为实用、更受欢迎的教学软件。



《几何画板》的魅力
------------------------------------------------------------------------
《几何画板》的功能十分强大。
1、计算机上的直尺和圆规
《几何画板》在图形绘制上比一般的绘图软件更为精准,更符合数学的严格要求。线可分为线段、射线和直线;圆为正圆。用它可完成所有的尺规作图,演绎欧几里德几何。要绘制平行线、垂直线等常用图形,可打开“构造”菜单,直接点中所需图形即可。
2、多种图形变化功能
通过《几何画板》中的工具箱,可按指定值、计算值或动态值任意旋转、平移、缩放原有图形,并在其变化中保持几何关系不变,从而更有助于研究图形的运动和变换等问题。
3、测量和计算功能
《几何画板》可测算线段长度、各种角的角度等,并对测算出的值进行多种计算,包括四则运算、幂函数、三角函数等等。
4、绘制多种函数图象
在中文版的坐标系功能下,使用者可绘制各种复杂的函数图象。并可通过参数变化,更深入地了解函数曲线。
5、Windows应用程序中的众多功能
《几何画板》可为文字选择字体、字号;为图形添色;用剪贴板与Windows 中的其他程序交换信息,如给《几何画板》加一幅图画和一段声音,或把所画图形插到WORD编辑的数学试卷中。
6、制作复杂的动画
虽然不能直接制作,但《几何画板》能将较简单的动画和运动通过定义、构造和变换,得到所需的复杂运动。使用便捷的轨迹跟踪功能,能清晰地了解目标的运动轨迹。
7、制作脚本
《几何画板》可随时记录几何图形的绘制过程,并用复原(Undo)和恢复(Redo)进行浏览。不仅如此,脚本还可以把整个绘制过程用语言记下来。如需要绘制一个相同的图形,可直接播放脚本。
8.保持和突出几何关系
保持几何关系是《几何画板》的精髓。画板中的几何图形无论如何变化,
它们之间定义的几何关系都不变。这恰恰是几何学的实质,即在不断变 化的几何图形中,研究不变的几何规律。
另外,《几何画板》还可以突出重要的几何关系,如把图形中不重要的部分隐藏起来或变成虚线,把重要的部分加上颜色或加大字符。
应该说,《几何画板》是这样一个工具:
l 一个便捷的交流工具 由于每个画板都可以被用户按自己的意图修改并保存起来,它特别适合用来进行几何交流、研究和讨论。人们由此把它称之为“动态黑板”。它还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理想工具。
l 一个优秀的演示工具 它完全符合CAI演示的要求,能准确的、动态的表达几何问题。一旦与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配合,演示效果更完美。另外,《几何画板》还能进行其他学科的动态演示,如物理中的力学、运动学、光学,数学中的认数,地理中的行星运动等等。
l 一个有力的探索工具 《几何画板》为探索式几何教学开辟了道路。学生用它去发现、探索、表现、总结几何规律,建立自己的认识体系,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它将传统的演示练习型CAI模式,转向研究探索型。
l 一个重要的反馈工具 《几何画板》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路和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如复原、重复;隐藏、显示;建立脚本等,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令所有教师头疼的难题。
l 一个简单的使用工具 《几何画板》功能虽然强大,但使用起来却非常简单。
《几何画板》最初是为中学几何课使用而设计的。但测试表明,低年级的学生也能成功地使用《几何画板》,甚至许多大学数学教师对其强大的功能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些人还将它用于对职前和在职教师的培训,甚至一些艺术家和专业的机械绘图人员也在使用《几何画板》。无论是6岁的儿童还是大学教授,通过使用这一软件,都能探索到新的几何概念。


《几何画板》带来的奇迹
------------------------------------------------------------------------
1995年,美国格林法姆学校的数学教师查里i 德斯给两个初二学生大卫i 戈登海姆和丹i 里奇弗德布置了一个任务:把一条给定的线段分成任意等份。不到两个小时,两个学生做了一个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有23年教龄的德斯看到他们的答案时,立刻意识到他们的方法非常奇妙。这与大家惯用的欧几米德在2500年前采用的方法不同,是自古以来第二种构造等分的方法(他们已经把它命名为“GlaD构造”)。不仅如此,两个孩子还发现了构造Fibonacci序列的独创方法。而这一切并没有使用圆规和直尺,完全是在《几何画板》的帮助下完成的。
大卫、丹和德斯把他们的两个发现写成论文,刊登在美国数学教师协会主办的1997年1月的《数学教师》上。
1996年4月,基本课程出版社总裁史蒂文i 莱斯姆森邀请德斯与他一起在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74次年会上发言,演讲的题目是“用《几何画板》从归纳到推理”。
两个月后,大卫、丹和德斯应邀在“技术与数学”第12届年会上发言。这是该学会第一次邀请学生演讲。
1997年4月三人又在NCTM第75次年会上展示他们的发现。能应邀在该会议上发言是全世界中学数学教师的最大荣誉。这也是该会第一次邀请学生上台演讲。此外,他们还在4个地方性的NCTM协会中做了演讲。
据悉,50%的数学知识是在1940年以后发现的,其中99.9%是由博士承担的。大卫和丹运用中学数学知识获得的发现是一种奇迹。而这一奇迹离不开《几何画板》的帮助。

几何画板在中国的应用情况
-------------------------------------------------
1996年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开始推广《几何画板》软件,并在全国迅速形成一支精干的实验队伍。
1997年 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组织,海淀区五所学校参加的“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成立,探索计算机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1998年5月 根据原《几何画板》实验的经验与理论提升,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有关研究人员提出了“课程整合”概念,这一概念本身也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
1998年6月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
1998年12月 “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实验学校已发展至30余所。
1998年12月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报告,汇报“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的理念、进展情况,获得有关领导的认可。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1 金币 +21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10 + 10 精品文章!
sunvale + 1 + 1 支持一下。
qdylz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4-16 13:21:59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很不错,但是软件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16 13:36:31 | 只看该作者
百度一下,好多下载:http://download.it168.com/283/284/111693/#RSDownload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82842.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3:36:35 | 只看该作者

几何画板4.07单文件绿色特别版

我给放一个绿色版的吧,就一个文件,可以放在电脑的任何目录下

几何画板4.07单文件绿色特别版.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91 MB, 下载次数: 35, 下载积分: 金币 -1

几何画板4.07单文件绿色特别版.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539.39 KB, 下载次数: 30,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3:38:54 | 只看该作者

教程文件

愿意学这个软件使用的,可以看看这个教程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4-16 16:26 编辑 ]

几何画板4.07教程.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87 MB, 下载次数: 35,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qdylz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3:41:13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学怎么使用的,我以后会陆续贴一些人家做好的课件,主要还是找些给小学生用的吧,陆续的放上来,大家使用就是了。也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发,不过呢,大家自己要先看看,因为这类东西太多,做的水平参差不齐,建议看着写的好的再放上来,我们一起给孩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16 13:5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qqyou 的帖子

这个教程打不开,请检查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16 14:09:04 | 只看该作者
贴一个今年华杯的题目做试验,以后还要继续学习。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平行于CD,对角线AC、BD相交于O,已知AB=5,CD=3,梯形ABCD的面积为4,求三角形OAB的面积。

未命名1.gsp(1.88 KB, 下载次数: 7)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这个文件特别小,才1.8k



[ 本帖最后由 qdylz 于 2011-2-10 10: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16 14:21:23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学过,很久没有用了。用它做课件,显示隐藏的发晕。但是,确实是一个很实用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6:34: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dylz 于 2009-4-16 13:54 发表
这个教程打不开,请检查一下


重新打包上传了一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qdylz + 10 + 10 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59 , Processed in 0.099697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