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5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8 11:5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在新浪一个关于孩子智慧教育的博客中读到有关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的文章,觉得很好,和大家分享!内容如下:

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创造是一种没有答案的答案,创造是一种没有模式的模式。
1、创造的内环境与体验
创造活动不是什么神秘的天机,而是大脑高层次智慧活动,创造智能活动几乎动用了大脑所有智力和非智力的功能,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各种大脑机能交替运行的特殊智能活动。这种智能活动,对大脑的内环境有特殊的要求:
⑴有时需要狂风暴雨般的激情。
⑵有时需要秋水荡漾般的宁静。
⑶有时需要纵横驰骋的联想。
⑷有时需要洞穿海底的沉思。
在整个创造过程中,也许我们会这样的亲身体验:
⑴有时你像飞翔在浩如烟海宇宙时空。
⑵有时你又沉入精微的粒子峡谷。
⑶有时你为意外的发现欣喜若狂。
⑷有时你又被“乱如麻团”的线索搞的不知所措。
创造中有苦有乐,有惊有喜,有静有动,沉浮跌荡。创造是一门智慧的艺术,创造是一种生命的感悟。
创造的根本是创造性思维活动,没有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创新的观念,也不可能构建起新的创造性的方案。所以创造性思维不是寻求什么答案,而是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
一个人的个性在创造中非常重要,它最能体现个人的创造特色。每一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所表现出的创造各具特色。我们必须保护好孩子们的个性才能,让这种独特的才能自由的产生,健康的发展。
2
自由联想训练
自由联想训练:对创造力的发展十分有用。训练时提供一种容易诱导幻想的音乐背景,教师在一旁用语言启发,让孩子们顺利的进入自由联想的状态。联想的内容不作任何限制,更不要刻意引导,让孩子们进入自己独特的联想世界:
⑴从无边的宇宙到微小的原子。
⑵从优美的音乐到严肃的科学。
⑶从生物到非生物。
⑷从绚丽的彩虹到坚硬的岩石。
⑸从海底的自由世界到冰冷的木星。
创造出独特、离奇、甚至可笑的、却属于自己的新形象。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式,让孩子明白“我能够创造”,“我正在创造”。创造就是从这些“奇里古怪”的联想中诞生的,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胡思乱想,是产生创造的源头,是进行创造的第一步。
自主论证:接下来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创造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只做引导性的提问,不对孩子们的论证进行正确或错误的评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我们对孩子们做的任何评价,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它只会是一种干扰,会将我们认为“正确”的思维定势强行塞给孩子们。这样就不能保证创造性思维的多样化、个性化,其结果还是不能突破思维定势。
论证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寻找新的论证观点,寻找新的论证方法。让孩子们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发挥,自由发展。另外在论证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到如何寻找论证的依据,如何建立因果关系,学会各种论证手段,学会不同的思维方法。
独立评价:最后进入自我评价阶段。必须让孩子们自己对创造进行评价,教师不可进行任何指导。因为从本质上来讲任何指导都是干扰。如果孩子们接受了我们认为正确的答案,这必定会将所有参与创造人的思维,纳入同一个思维轨道。而相同的思维轨道,不可能创造出多样化、独特性的思维成果,这样就违背了创造的原则。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我们却总是在这个错误的怪圈里自寻烦恼。
评价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建立起评价的概念,学会评价的方法。在评价活动中找到新的评价标准、新的评价手段,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创造成果。
3
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发散性思维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
大脑风暴法:是美国纽约广告创始人A"奥斯本提出的方法。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将所有与会人员对某一问题的主意,聚集起来以解决问题。然而在此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冷场的局面,为此他提出了以下建议打破僵局:
①提醒:可做其它用途。②适应:有其它的东西像这个吗?③修饰:改变意愿、颜色、动作、气味、开头等。④放大:可以另加些什么?强一些?高一些?跨大一些?⑤缩小:减少些什么?多一些?短一些?低一些?⑥代替:用其它材料、方式、过程、人物、地方代替。⑦重组:交换零件?重新布置,改换顺序?⑧颠倒:反过来怎样?⑨组合:混杂、混合、集合起来怎么样。
类别变动法:这种方法是用来克服定势和功能固有的影响,它能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如:给出“盒子”概念,让大家首先想到一个特殊用途:装水果,然后归纳为“容器类”,并以此尽可能多的想到它的特殊用途:装鸡蛋、装纽扣、装衣服等以此类推。
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分4步:①界定问题,弄清已知和未知;②开放大脑,畅所欲言,直至穷思竭虑;③确定最佳构思;④付诸实施。
4
直觉思维的训练
直觉思维的训练:大胆设想、展开合理想象,即兴回答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玻恩认为:“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
阿基米得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和加以引证的例子。当希腊王叫阿基米得想出一个办法来检验金王冠是否为纯金所制,有无可能掺假时,这位“古代世界的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为此颇费心计地考虑多日,仍毫无结果。
一次,他在桶中洗澡时,发现他所排出的水在体积上与他的身体相等。霎时,一道思维的光芒在他脑际划过:纯金王冠比金银合金王冠排出的水要轻,同样重量的合金体积要比同样重量的纯金体积大,因而会排开更多的水。想到这里,阿基米得不顾一切的光着身子冲到大街上,发狂地喊叫到:“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就这样,在经过长时间潜心思索、研究之后,由于受到浴桶中水溢出来的启发,阿基米得获得了一种“直觉的顿悟”,并由此创立了表示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关系的阿基米得原理。阿基米得的顿悟思维,也成了脍炙人口的典故。
笛卡尔连接法: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说明代数方程,尽可能采用“智力图像”来解决问题。“智力图像”即指存在于人的思维中的某种思维模型。这种思维模型是通过某种图像或图形符号来显示的。比如说,类似于物理型,几何模型等。然后,我们尽可能采用这种图像模型来进行思维。
暴风骤雨式想法:是指主体在思考问题时,以一种极其快速的联想方式进行思维,并从中引出新颖而具有某种价值的观念、信息或材料。在进行上述思维活动时,只要求主体思维飞快运转,将涌现出来的任何信息,不评价其好坏优劣,一律即刻记录下来,等联想结束之后,再来逐一评判其价值,寻找出最优答案。
5
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语言形象和情绪形象等感觉直接触摸大自然,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我们可以采用视觉形象,如自然风光云南的石林、内蒙古草原;听觉形象,如音乐春江花月夜、新疆之春;嗅觉形象,如花香;味觉形象,如美味佳肴;触觉形象,如抚摸,来培养孩子们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而不是进行实际的创造,我们不能以创造是否具有实用价值,是否能转化为实际产品,作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因为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目的,不是创造实用性产品,而是进行具有独创性的思维训练。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强调实用性、产品化,很容易将训练限制在非常狭窄的范围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18 22:48:26 | 只看该作者
Stud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8 22:50:5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值得学习。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9 11:28:10 | 只看该作者
严重支持!!!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28 21:46:34 | 只看该作者
太学术了,这是要上课才能训练的吗?生活中怎么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7-6 10:47:07 | 只看该作者
我来顶,感谢分享,支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7 20:23 , Processed in 0.076452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