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成长》约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5 11:4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长》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两月一期,窄16开,11.75个印张,188页,定价9.90元,半年价29.70元,全年价59.40元。

    《成长》的服务对象:中小学教师和家长;
    《成长》的教育理念:享受孩子,共同成长;
    《成长》的努力目标:师长携手,家校互动;
    《成长》的办刊定位:形式学《读者》,内容重原创;
    《成长》的编辑队伍:原《辅导员》下半月刊海子等编委。


版块和栏目介绍:
“成长视点”版块,聚焦热点,挖掘纵深。
《特别话题》 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深度探讨。
(栏目编辑:醉梅,投稿邮箱:huati@cedu.cn)

“成长故事”版块,记录成长,放飞情感。
《辅导手记》 捕捉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精彩片段。
(栏目编辑陆友松,成长论坛注册名:陆友松,投稿邮箱:fudao@cedu.cn)
《亲子之间》 记录父母与孩子同行的难忘足迹。
(栏目编辑高咏梅,成长论坛注册名:yunmei,投稿邮箱:qinzi@cedu.cn)
《人生拾贝》 聆听成长感悟,品味心灵鸡汤。
(栏目编辑邓祖勇、孟玉梅,成长论坛注册名:dzy、热河一场雪,投稿邮箱:rensheng@cedu.cn)

“成长思考”版块,观照思考,寻求理性。
《为师反思》 为人师者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得失对错。
(栏目编辑徐晓凤,成长论坛注册名:123456,投稿邮箱:fansi@cedu.cn)
《家长学堂》 探讨家庭教育科学,交流为人父母之道。
(栏目编辑练丽丹,成长论坛注册名:醉梅,投稿邮箱:xuetang@cedu.cn)
《校园透视》 揭示校园内有悖真善美的现象与问题。
(栏目编辑朱永平,成长论坛注册名:朱永平,投稿邮箱:toushi@cedu.cn)
《课改特区》 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索和反思。
(栏目特邀编辑秦自云,成长论坛注册名:白云,投稿邮箱:kegai@cedu.cn)
《杂谈杂记》 关于教育,人人有话可说。
(栏目编辑王德英,成长论坛注册名:影子之心,投稿邮箱:zatan@cedu.cn)

“成长交流”版块,真情互动,沟通无限。
《倾听校长》 回顾校长成长道路,分享校长酸甜苦辣。
(栏目编辑陈雪媛,成长论坛注册名:尘缘,投稿邮箱:xiaozhang@cedu.cn)
《家校互动》 促进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栏目编辑练丽丹,成长论坛注册名:醉梅,投稿邮箱:hudong@cedu.cn)
《童心传真》 展示少年内心世界,体现少年多彩追求。
(栏目编辑沈建华,成长论坛注册名:小碗,投稿邮箱:tongxin@cedu.cn)
《教坛采风》 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学校建设管理理念。(封二、封三、封底、插页,彩色整版。)
(栏目编辑沈建华,成长论坛注册名:小碗,投稿邮箱:caifeng@cedu.cn)

    另有《个人专栏》(栏目编辑:尘缘)和《鸿雁往还》栏目(栏目编辑:海子),因不需专门征稿,未列入。有意开设个人专栏者,可毛遂自荐,用成长论坛短消息与“尘缘”联系。
各栏目编辑偶有变动。

《成长》投稿办法:
    可直接发电子邮件至各栏目编辑投稿专用邮箱。也可寄信至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40号《成长》编辑部收,邮编100036。请注明投稿栏目。
    稿件一经刊用即寄稿酬、样刊。《成长》刊发的文章,在职称评定时可以享受与国家级报刊的同等待遇。

附:
(一)《成长》邮箱投稿须知
朋友们好!由于《成长》各栏目投稿邮箱在网上是公开的,而这样的邮箱恰是垃圾邮件最好的攻击目标,所以,尽管邮箱有一定程度的邮件过滤能力,编辑们每天仍能收到为数不少的漏网“垃圾”,经常导致电脑感染病毒,给邮件接收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
在“垃圾”泛滥成灾、即使使用昂贵的过滤系统也无法彻底将其封杀的今天,我们在尽可能做好过滤更新等工作的同时,需要各位投稿者协力,尽可能减少“垃圾”造成的困扰:

邮箱投稿注意事项

1、在邮件主题栏中,请作者除了注明邮件主要内容,还必须标明“成长收”字样(无论投稿、咨询或其它交流邮件),否则恕不阅读。
2、稿件文本请尽可能直接贴入邮件内容区。如字数多于五千,请用txt格式文档作为附件;如有表格或附图可使用word文档,但请不要使用宏功能。
3、禁止使用zip等压缩文件格式投稿,因为这类格式最方便病毒藏身及传播。

为保障顺利接收所有邮箱投稿,请投稿的朋友务必配合,谢谢!

(二)《成长》摄影作品投稿须知

一、作品要求:
1、素材范围
(1)风景类(山水、花鸟等)
(2)人像类(带艺术性的人像摄影作品)
(3)生活类(校园、家庭生活摄影作品)
(4)电脑合成类(用电脑进行艺术处理的摄影作品)

2、规格、颜色
(1)规格:4寸、7寸均可,7寸最佳。
(2)颜色:彩色、黑白均可。

3、为保证图片印刷效果,不要通过邮件、传真等方式传递摄影作品,请作者一律提供作品原件。

二、投稿方式:
来稿请寄至:100036,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40号《成长》编辑部 李鸿雁(收)

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备份。

《成长》美编组负责人:李鸿雁(成长论坛注册名:yannanfeier),欢迎大家随时用论坛短消息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11:39:3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38 , Processed in 0.07063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