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送礼家长来说说:为什么要给老师送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长要给老师表示表示,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潜规则"。或许你从心底里并不是很赞成这种"感情联络"方式,但你还是不得不送了。你为什么要给老师送礼呢?A. 送点小小的心意,你想向老师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B. 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照顾自家孩子。
C. 大家都送,不送怕老师有想法,给孩子小鞋穿,不想成为异类。
来说说你送"礼物"给老师时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4-4 11:0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ncwanxiang 的帖子

呵呵   跟老师送礼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大锅饭时代的分配制度
老师是那些掌勺的  没办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4 11:15:1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公平比户籍改革更迫切

以准入制为标志的上海户籍新政2月23日千呼万唤始出来,出人意料的是,反对的声音很快压倒了赞成的声音,它被指瞄准精英,将原有的户口特权变成变相奖励,在不同阶层之间制造不平等,背离制度改革大方向。

  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站在城市主政者的角度上想一想,有没有可能完全做到所有人一视同仁,只要想入户就能入户,而无需其他任何条件?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当然,我们至少可以在身份问题上做到贫富、长幼、职业等等无欺,只要规定居住、生活、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就可以入户,而不像现在,除了七年的居住证,还要附加职称、缴纳七年社保等等条件。

  然而,当我们回到“为什么社会子归啼血声嘶力竭地呼唤户籍改革”这个元命题时,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对于被户籍新政赋予“特权”的所谓“精英阶层”,长达七年的入户等待期还是太长了!这么长的等待期,承载不了户籍改革所需承担的使命期待。

  时至今日,许多半吊子专家还在那儿不经思考地宣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口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因为背后有医疗、教育、就业机会;养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等等福利。由于城市之间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差异显着,而人口的流动却是从公共服务水平低的地区向高的地区流动,一旦发达城市全面放开户口,其城市的承载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事实上,像失业、养老、医疗等具体到个人的社会保障类公共服务,并非各城市政府向居民免费提供。上海此次户籍新政,则更明确地向充实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保基金方向倾斜,因其每年社保亏空达170-180亿元,占到了市级财政收入的 17-18%左右。它充分说明,新移民入籍是在充实当地社保而非坐享其成地分享城市福利。更何况,由于这些社会保障类公共服务与个人的缴费相挂钩,即使在同一城市也存在巨大差异。至于交通物流、金融信用、信息、政府行政服务、用水、用电等敞开式平等供应的公共服务,完全不可能通过户籍来甄别和分类提供。

  经过层层排除法,我们会发现,人们之所以对户籍改革寄予深切期待,最终就是指望孩子们获得户籍平等下的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平等、就地参加高考的权利!然而,诚如前面所言,户籍不太可能不经任何等待、没有任何条件自动入户,否则,光是大量学龄和高考儿童涌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将使这些地区的学校“爆棚 ”。

  矛盾在于,人们入籍可以有时间等待,但是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和高考权利却一时一刻都不能等,只要是适龄上学儿童,随父母每到一个新地方,就立即面临着上学、高考等问题。因此,户籍改革已经承载不起教育公平的使命。包括本人在内,过去把教育公平过多寄望于户籍改革,其实是搞错了方向。义务教育和高考的身份公平命题,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而且比户籍改革更为迫切的命题重新提出。主要方向是:义务教育阶段,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就近入公立学校,就像财政部、发改委今年下文通知的那样,任何地方不得向外来人口收取借读费,也不得变相收取捐资助学等款项,或者干脆把外地孩子拒之门外。高考公平方面,则是应该在哪里读书(高中)就在哪里参加高考。不是像许多人所说的全国统一高考和统一分数线,而是大学应该实行更为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按考生比例平等分配招生名额。

  让我们重新掉转方向,集中火力“炮轰”教育的身份不公平问题,它比关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放松户籍准入条件更具价值和意义。教育不分“内外”的身份公平得以实现,则严重妨碍城乡下一代人口素质、社会和谐的留动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将迎刃而解,大学尤其是国立重点大学拼命招大城市二三流学生而不招边远地区一流学生的自我矮化倾向也可得到纠正。到那时,一纸户口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可有可无,就像过去城里人的粮票一样自然淡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23 , Processed in 0.08649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