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理想的一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7 10: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理想的一天。
    孩子希望早上5点就起床,打电脑游戏。吃早饭,然后继续打电脑游戏;午饭、晚饭,吃方便面,边吃边打;最好打到凌晨3点。

    这就是孩子理想的一天。

    我说打瘫痪了怎么办?“继续打。”孩子回答得义无返顾,语气、神态充满了挑衅。

    “那可是命啊!”孩子这才有所触动。我虽然有点激动,但并不愤怒,平静的语气口吻,虽然充满了担心。内心虽然有痛,但我已开始学会安然接受这样的命运。

    从这样的希冀中,有着孩子深深的逃避。在电脑游戏中,他得到了快乐和暂时的安全感;逃避了让他心碎的痛苦情绪和折磨。

    这样的逃避形成习惯后,一方面需要外在的力量的转移和一定力度的强制,如现在的状况,8、9个月了,孩子没有打电脑游戏了。虽然他能够不受限制的把电脑游戏纸面化,但电脑游戏的诱惑力、陷阱、迷惑性大幅度降低,孩子也开始慢慢自觉无趣。但另一方面,却要储备孩子解决问题根源的条件和力量。这个对电脑游戏的迷醉,根本原因是孩子的心理没有安全感,与人的情感交流处于一片荒漠的情况造成的。这8、9个月来,孩子的安全感有很大提高,我们的情感交流也在不断发展。但3月19日江苏教育电视台的一个采访非常成功,孩子在摄象机前单独和记者聊了近一个小时,这让他大翻过往的痛楚。等从采访的兴奋中醒过来之后,孩子的情绪开始很不稳定。二是我在摄象机前对是否还会让孩子回学校读书问题的不确定性回答也让孩子重新来审视他获得的安全感的牢固程度了。

    于是,有了父子开篇的那一段交流。

    安静下来后,我坚定而有信心的给了孩子两个承诺:1、决不让孩子再次离开我,不论什么原因。2、不送孩子到学校去,除非孩子自己要求。但孩子初中阶段必须去做义工,比如到图书馆给书上架;高中阶段必须去打工,大学阶段必须出门求学。

    孩子一听,非常高兴。是那种破涕而笑的神情。

    又正值孩子又开始厌烦英语的时候。孩子为什么如此厌烦英语,至今我没有捕捉到最关键的信息。虽然他也零星透露在长达两年的英语课上,我主要是玩、看书、涂鸦、小动作,26个字母都还搞不清楚,老师也不是很恐怖,班上还有一些得零分的同学。

    于是,和孩子交流。英语的重要性、南方孩子学英语语音的关键时期等等内容。在孩子态度松动之时,断然决定:只保留英语和数学的学习,汉语内容全部停止。学任何一样东西,开始阶段都很重要。

    孩子有点意外。他没有期望不读汉语内容。也许是这种诚意,孩子勉强同意了,虽然他可以更轻松了,但他还是不太愿意去学英语。但接下来两天的英语学习,他感觉却是非常的好。什么原因,还不得而知。
这样的决定后,半小时不到,孩子立即感受到无聊。他自己盘算,学英语一个小时、数学半个小时不到,他自己能灵活支配的时间多达7、8个小时。

    怎么过啊?接下来两天,孩子经常无聊得受不了,很不自在。这儿逛逛,那儿停停。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说,孩子,怎么了?孩子说,我就是无聊,我只是无聊。边说边是那种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心里有一些期待。

    过去,孩子有了什么委屈、怨恨、不高兴的情绪,他就会去写玄幻小说,更多的则是在纸面上打电脑游戏。我建议说,那你去纸上玩啦,写玄幻小说啊。孩子说,没劲,没意思。他居然也会说这些没意思!

    到了第3天,孩子一早起来,从书架里搬出了厚厚的典藏本《安徒生童话全集》。早饭后,也不管本地一家电视台的采访,上超市买回了10合1的大富翁棋。

    电视台的采访,孩子有一定的压力。每次记者约访,我都要征询孩子的意见。

    这次正在他的情绪波动期,我两、三次地征询孩子的意见,甚至建议要不要改期。孩子没有明确反对意见,甚至还劝我说,反正要接受他们的采访,还不如早点;再说,你都答应了人家,木已成舟,就不要反悔、得罪人家了。孩子居然会用得罪这个词。他在害怕什么?

    然而,事到临头,孩子却急了,开始埋怨我,推卸责任,自己要一个人出去,逃避掉这次采访。我也没说什么,也不辩解,就任由孩子出门去了。我不知道孩子会去哪里,但我已经不担心他会去哪里。

    电视台和我的访谈结束后,因另有事,没有等孩子就匆匆离开了。他们前脚一走,孩子就抱着一个大礼包兴冲冲地回来了。原来,他上超市大消费去了。出门前的压抑、难受一消而光,也做好了准备,接受采访。

    只好又约两位记者朋友回来继续采访。

    孩子的兴趣还在他的新发现上。于是,在摄象机前,我们父子下了一盘国际象棋。国际象棋,我以前基本没碰过;孩子也是第一次下。但他居然很快就摸清了国际象棋的游戏规则。

    就这样的方式,孩子居然暂时解决了他的无聊问题。纸面上的电脑游戏,恐怕要暂时告一个段落了。这个电脑游戏的纸面化,是孩子的创造,也已经延续了8、9个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4-3 14:57:0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你孩子的现状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22 16:25:40 | 只看该作者
考试,是童年最害怕的一件事!
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去学习,而不是压迫恐惧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3 , Processed in 0.17040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