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9 3岁4个月零1天
冯德全的一桌、三柜、两张图和几个“园地”
我记得冯德全的书里说从 1 岁半起给孩子一桌、三柜、两张图和几个“园地”。(以下转帖)
一桌:在小房间或明亮的角落,孩子要有自己的小书桌、小椅子,环境美观,文具齐全。
以后孩子的学和玩,基本都在自己的固定位置上进行,不允许在床上、沙发上、门槛上东倒西歪。
这样日子一久,就会养成条件反射,只要一坐上自己的位置,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什么成年人谈话,电视机的节目等都不会受影响。
三柜:一是书柜或书架。
孩子所有的图书要整整齐齐保存好,要立起来,便于取用和存放。
要使孩子觉得这是他的宝库,不得弄得乱糟糟的,爱书就从这里培养起来。 按照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从幼儿到中学毕业,他应当有 800 本左右的藏书, 有些书是查阅的,有些书是经常爱读的。这个智力库要从小建设。
二是玩具柜,买来的,自己做的,旧的,新的玩具(包括棋类)都不准乱丢,一律整齐地放入柜内。玩厌了的玩具过段时间再玩,就会有亲切感和新的收获,还可用来拆装,制造新的玩具。三是工具柜,
在柜中还要随着年龄增大逐步增添工具和材料,如硬纸片、浆糊、剪刀、钉子、木头、铁丝、钳子、钉锤、漆包线、电筒、电池、橡皮泥、油石灰等等,让孩子制作玩具,搞实验小发明感到方便。
两张图:即在孩子看来方便的墙上贴上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如果父母买来的图太复杂了也可以自己画简明的。让孩子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如说叔叔在“美国”留学,爸爸出差到了“北京”,姑妈住在“西安”……孩子很喜欢
玩,使他眼界逐渐开阔,还认了许多地名的字。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9 岁就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写信,劝他对美国南方的奴隶主采取武装镇压。这肯定与父亲的影响和眼界的开阔有极大关系。
几个园地:是指一块挂在墙上的小黑板和一个表扬栏。黑板上两代人可以画画、画几何图形,用彩笔认颜色,写字认字,读句子,办黑板报等。表扬栏里可以记录孩子的进步,贴上小红花。还要让孩子有饲养小动物的园地和种花、种庄稼的园地。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买地球仪,挂上小日历,摆上小闹钟,收藏孩子喜爱的物品,如集邮、收藏削笔刀等等。孩子有了以上这样的活动小天地,他的精神生活,智力内容既丰富又有地盘了。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花园 于 2010-12-19 23:3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