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
尊重孩子肌肤的感受力。有一天,妈妈给扬扬买的小裤衩时,遇上了扬扬的小伙伴景儿的妈妈也在那个店里买小裤衩,说景儿非常
喜欢穿小裤衩。买回来后,扬扬不想穿,那个当下,妈妈脑海里冒出一句话:“你的小伙伴景儿就爱穿小裤衩,你怎么……”还
好这句话没说出口,妈妈知道每个孩子肌肤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不能和别的孩子对比,于是改了一个说法:“扬扬,你为什
么不喜欢?”“我觉得裤衩太小,穿起来不舒服。”“哦,不舒服,那是旧的裤衩太小了,勒到你的小屁屁了,今天妈妈买大
件点的了,你试试看,如果还是不舒服,妈妈另想办法,好吗?”你看,小小的穿不穿小短裤的一件事,都得注意把重点放在
孩子的感受力上,不能勉强孩子,不能把别的孩子的情况套用在自家孩子身上。
有时候,扬扬妈也会犯些小错误,比如说:“扬扬,快穿上这件裙子,让我看看漂不漂亮。”扬扬说:“好的,我呆会儿穿到
学校,老师们肯定会说我漂亮。”扬扬妈一听:“坏菜,要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取得别人对自己外表的评价上,岂不成了别
人的心理奴役?”到了学校赶紧交待老师们,给一点肯定就行,不要过多地评论扬扬的衣服。多少人一辈子着装都是为了迎合
别人,没能力却硬要买名牌,为的是让别人看起来自己有身份。明明自己穿着不舒服,别人说好看,就把自己的身体硬挤进
去,折磨自己活受罪。
穿衣服这件事也还是得回到内在感受上,后来扬扬妈学会了这么说:“宝贝,这件衣服喜欢吗,穿在身上的感觉怎样?”“宝贝,
试一下这双鞋,走几步看看,感觉怎样?合脚吗?”这样的说法仍然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内在的感受。
妈妈最经常对扬扬说的是:宝贝,你乖的时候,妈妈爱你,你不乖的时候,妈妈也爱你!妈妈发出的信息是:你的自我无论是
什么样子的,妈妈都无条件地接纳。
无条件地接纳使得扬扬从小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状况,包括认知上:妈妈,这个我不会。她从来不需要因为自己不会而羞愧,
她是小小孩,本来就要在不断学习中长大呀,不会这个那个的多正常呀。身边却常常听到一些妈妈对孩子说:你不是会这个的
吗,怎么不会啦?孩子一下子就听出这话里有批评的意思,心里更不自在了,哦,我不会,妈妈不接纳我,下回不会的时候,
可不敢让妈妈知道了,要知道又该遭批评了。
一个孩子处在孩提时候尚不敢朝妈妈敞开心灵,长大以后,进入青春叛逆期怎么可能与长辈进行顺畅地交流?我们说六岁以前
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与成人之间、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模式是否是健康的、人性化的,而不在于积累了多少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