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抄: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4-7-11 23: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4-7-12 18:44: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4-7-12 20:09:50 | 只看该作者
想捐钱的好同志:
可以通过银行转帐,+5等是版主对好帖子的奖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4-7-13 00:07:03 | 只看该作者
很受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4-7-13 00:07: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发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4-7-13 09:07:56 | 只看该作者
因材施教好成才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不同。如何了解你的孩子的学习节奏并最好的帮助他学习呢?德国教育专家的一件可供参考:
“小邋遢”的作业本往往不整洁,喜欢按自己的意图办事。这种孩子的特长是有创造性和速度快,往往是非常聪明的。你应当注意的事,使这种创造性始终有足够的营养。例如,让他们上绘画补习课,学音乐,搭技术性积木等。这样就可能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可以把丰富的想象力引上正确的轨道。
“规矩的孩子”在上小学是比较容易学好。他们能把材料写成一目了然的文章,能画漂亮的图画,这有助于他获得对事物概貌的认识,这种孩子的特长是能够有系统的工作,能够转诉事物的外貌。他们的问题时,工作速度往往相当慢。你应当注意:及早得让这些喜欢井井有条的小家伙写东西。
这样就会使他们受到加快工作的温和压力。最好给这种类型的孩子布置些能促进他们特长的任务:画一张示意图,或者根据照相册叙诉最近一次班机活动的情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4-7-13 10:32:56 | 只看该作者
天问+-->引用:天问 想捐钱的好同志:
可以通过银行转帐,+5等是版主对好帖子的奖励。

原来只有版主有权利不通过银行,懂了.

谢谢,又看到摘抄,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4-7-13 21:17:02 | 只看该作者
“社会学生”对别人非常关心,他们在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理解能力最强,原因在于这些孩子的“情感智力”特别强,他们的两个半脑联网非常好。思维和感觉是携手并进的。他们的特长是善与同人交往。你应当注意:不要让他们单独做作业。在集体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容易和好玩。
“好动的孩子”过去被视为坐不住的人,现在专家们有了不同的看法,说“运动是走向学习的大门”。运动使人放松,放松时脑子能很好地接受新东西。孩子在学校里活动的机会太少,好懂的孩子需要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们放学后应当去好好地玩,不要马上就做家庭作业。你应当注意,好懂的孩子需要有更多的体育活动和游戏。这样,他们思想集中不起来的毛病就会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4-7-13 21:45:22 | 只看该作者
在学习新事物时,个人所用的感官感觉,往往因人而异。美国心理学家里斯曼把学童分为三类:
1、视觉学习者:此类小孩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视觉过程,主要凭个人去看去读。
2、听觉学习者,此类小孩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听觉过程,主要凭老师讲个人听。
3、体觉学习者,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经过听觉过程,主要凭个人亲自去做。要让他们去触去摸,动手动脚,手脑并用,收效才会可观,兴趣才会高昂。
  认清孩子的感官感觉,然后找出与之配合的教学方式,那么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当我们面临待解决的问题时,所采取的解答方式,往往大不相同。有些人即问即答,有些人则三思而后答。
  心理学家凯金把这种特性成为概念速度,他把孩子分为两类:
  1、沉思型:外人看来,他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甚至缓滞迟钝。
  2、冲动型:他反应敏捷,好像不思而行,总是急匆匆,莽莽撞撞得。对于沉思型的孩子,教学节奏要慢,对冲动的孩子要快,重要的事,切勿将沉思型的孩子视为迟钝愚蠢,而间接遏制其潜能的发挥。也勿对冲动型孩子的错误答案,冷嘲热讽而无形中抹煞其个性,因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在发展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4-7-13 21:53:21 | 只看该作者
克服儿童学习障碍的方法:教育运动心理学
有目的的运动训练可以消除紧张情绪,使大脑中主观思考的部分重新放松。

交叉练习  做这种练习主要是针对那些中世纪不住所学的东西,或是在心算方面有困难的孩子。
方法:让孩子站直。抬右腿直至左手能够轻松的够着右膝,然后放松,再抬左腿,用右手去够左膝。(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2 , Processed in 0.076502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