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49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学前早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6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学前早知道——转自橄榄树教育点评网
书名为《学前早知道——儿童入学成熟水平咨询》,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国外是5岁上学(这个没调查研究过,姑且相信吧),因为其文字是字母文字,易于分辨和书写,我国是定在6岁,主要是由方块字的易于分辨和书写这以特点决定的。

入学成熟水平一般通过以下6种心理发展水平判断:

视知觉能力(占80%)

听知觉能力(占15%)

运动与神经协调能力

知觉转换能力

数学准备

社会适应能力
一、        视知觉能力(占比例大,讲的时间长)

包括空间关系、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

(1)        空间关系,距离感、方向感

测验:掌心向外的虫虫飞,两个食指对不上,有问题;向左转、向右转不灵,有问题;6和9老写反,有问题;说不出土和士的区别,有问题。

如何避免和强化训练建议:

怀孕9个月时多“遛胎”(意同遛狗);出生后3个月左右,翻身抬头训练,多背多抱,放弃手推车;要孩子爬行。

强化训练:①任其涂鸦②走迷宫③模拟画④找对应⑤找一致辩不同

(2)        视觉辨别

强化训练:①说相同、不同②从物体过度到图形,找不同

(3)        图形-背景辨别

强化训练:①智力拼图②视觉联想力,看那些神奇的图片
(4)        视觉填充

     阅读速度。多练看图说话。

(5)        物体再认-视觉记忆能力

     判断:①在小区内能自己回家②国旗、天安门、国家领导人、日常用品认识③汽车商标④玩七巧板应⑤记电话号码

强化训练:①七巧板拼图②猜谜③再现图形

给视知觉能力不是很强的孩子的家长的建议

给孩子自由涂抹的机会

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

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看到什么,说出来

引导孩子将所见画出来

减少家居环境的听觉刺激

让其坐前排或独立坐,免受干扰

学习环境尽量安静

挑年老资深教师班就读

包括听觉专注力、听觉辨认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听觉混合能力、听觉理解能力

(1)听觉专注力

表现为听课坐不住,充耳不闻,极端情况就是多动症了

(2)听觉辨认能力

(3)听觉记忆能力

复述大人的故事,打电话游戏(让她接,记下来,并转告)

(4)听觉系列化能力

把别人口头所述的系统信息按次序回忆出

(5)听觉混合能力

词尾音节接龙,练习绕口令等

(6)听觉理解能力

分辨了解信息,听到听懂。5岁后,学习一些关联词:如果……就……,假定……那么……,因为……所以……,或者……或者……

给听知觉能力不是很强的孩子的家长的建议

增加家庭教育的人数

多些家庭交流机会

家居环境别过分安静

多听故事少看电视

鼓励伙伴交往

背些节奏感较强的古诗

尽量坐教室的中间

多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家长跟老师搞好关系)

请求领读的机会

大声朗读课文

多参加集体活动

三、运动与神经协调能力

包括大肌肉运动、精细肌肉运动、平衡能力、协调自如地支配自己的身体

据说,沿道牙独自走,不能10米,就建议延缓一年上学。

不可以重认知、轻运动,叫做“该动不动,上学多动;人为‘反动’,不起作用。”

锻炼方式或评判方法:

按指定方向跳,扔、接球,滑冰,游泳

大班,应该可以骑两轮车了

让缝东西

画小手剪下来,让宝贝剪指甲

沿直线走

玩“你拍一我拍一”

掌心向外,用食指点鼻尖,左手5次右手5次,闭眼,左手5次右手5次

看谱子弹琴

及早发现孩子的左利,2岁左右及时培养孩子的右利,4-5岁时及时矫正孩子的左利,及时矫正幼儿偏向发展

训练方法:

后背写字或画画。同一个字,开始速度中,越后越慢

擦桌子、扫地,要全擦到扫到哦

“木偶人”游戏

一枪打4个

拍手拍腿

小狗翻墙
四、知觉转换能力

视、听、动能互相转换的能力

记笔记、写作业、听写

睡前聊天,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在幼儿园发生什么事啦,按时间顺序,有心理活动描写。

谁,什么时候,在哪,怎么了,结果,感想——日积月累,作文该没问题了吧。
五、数学准备能力

数数、对应、分类、排序等基本能力

1-100,中间任意数断开,接着数

10以内任何数开始倒数到1

点数20以内

目测10以内实物的数量

按数群进行口头计数(5、10、15……,

分类:一个特征的肯定或否定的标准

      物体的两个特征

多角度分类

六、社会适应能力

     自理、自控、交往的能力

(1)自理,吃喝拉撒睡穿戴抹,养成喝水的习惯,衣服穿脱(尤其刚入学是秋天,北方天气变化、早午温差大)

(2)自控能力

情绪:不随便发脾气,忍让,经受得住批评,承受失败与挫折,大人不过分插足孩子之间的矛盾(尤其男孩吧)

言语:不骂人,不讲脏话,不随便插话

行为:有规则意识,坚持性(1、3、6年级会拉开差距),无侵犯行为

(3)交往

体态及辅助语言的应用

矛盾和冲突的解决

伙伴关系,一定要每天问:跟谁玩了?玩什么了?一定每天聊,比学习更重要。老师讲了两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一个是:小孩甲把小孩乙关在洗手间里打一顿,另一个是,两个小女孩,其中一个把另一个的两个鞋带扣在一起,然后推她,被老师当场扶住了,好可怕。就是说:肯定没人教,但孩子就想出来了。

交往能力和他的学习能力、言语发展、智能活动、情绪反应、社会行为等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现在,好多学校是合作教学,给孩子分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懂礼貌,会合作、轮流和分享的孩子就有优势。

     学习习惯是从生活习惯迁移过来的——非常赞同!

      学习方法

     回家八部曲

放好书包换鞋衣,

讲究卫生把手洗,

一定喝水吃东西。(补充能量,胃已排空)

赶紧坐定要复习,

再做作业心有底。

检查对错需仔细,(自己检查)

明天学啥先预习,

收拾准备好欢喜。

他建议,明年此时,家长之一放弃所有出差、出国机会,做好准备,陪太子读书,至少1个月。

如果上述6项都明显较弱,建议迟一年上学,但他不主张上学前班,觉得再读一年大班好。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在某些方面,孩子的成长是受成熟机制制约的,大人应尽量避免揠苗助长。但如果孩子发展成熟得较好,那么我们也不应该耽误孩子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我们不提倡单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评估他是否可以进入小学读书。我们要看的是孩子是否达到了“入学成熟水平”——从生理到心理、从个体智能到人际交往。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地反映孩子发展成熟的真实情况。

  在孩子入学时机问题上,我们坚持:看能力,不看年龄!

  第一关:“身体素质”关

  测试题(请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后,选择“是”或“否”)

  1、 独立、连续地平地行走20~30分钟,不觉得疲倦。 是 否

  2、 走路姿势正常,没有出现不协调现象。 是 否

  3、 能独自坐在硬的靠背椅上20~30分钟,不觉得疲倦。 是 否

  4、 掌握跑、跳、攀登的动作。 是 否

  5、 能用铅笔书写、画画。 是 否

  6、 能使用剪刀。 是 否

  7、 能独立从距家500米的地方走到家。 是 否

  8、 能掌握在街上步行的安全常识,比如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是 否

  9、 至少能掌握一门运动技能,比如跳绳、游泳、滑冰、跑步等。 是 否

  点评

  上面6题分别从全身发展、粗大动作发展、精细动作发展、健康与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运动素质能力等角度,考察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

  测试结果:

  至少5题以上答“是”,才可以顺利进入下一关。

  第二关:“生活自立”关

  测试题

  1. 有“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愿望。 是 否

  2. 自己脱穿衣裤、鞋袜。 是 否

  3. 自己洗脸、漱口、刷牙。 是 否

  4. 能自己大小便,并能自己做好清洁。 是 否

  5. 会洗简单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是 否

  6. 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文具,会削铅笔。 是 否

  7. 能自己整理文具、书籍。 是 否

  8. 会认钟表上的整点。 是 否

  9. 会开、关门窗。 是 否

  10. 会扫地、擦桌椅。 是 否

  11. 会辅助大人做好餐前准备,比如摆放碗筷。 是 否

  点评

  上面10题,从独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服务性劳动能力等4方面,考察孩子的生活自立发展水平。

  测试结果

  至少6题答“是”,才可以顺利进入下一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huang225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19 11:33:4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完就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19 16:38: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21 12:56:2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详细,有我想了解的内容,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8-5 07:55:59 | 只看该作者

收获

看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21:22 , Processed in 0.26196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