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942|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鸿林:关于幼儿的双语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8 17:2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幼儿的双语教学(拟去广安交流稿)

袁鸿林
  
1
很感谢好学堂的邀请,使我能与诸位在这里交流。

算起来,我从事幼儿的双语教学,迄今已有六七年。先是从我女儿Angella开始,差不多同时还带了一批四五岁左右的孩子。有关那时的一些感识,2005年初,我写过一篇后来在网上被广泛转载的文章——《我教女儿学英语》,在北京《成长》杂志发表时,改名《英语,不只是英语》,意思是,通过早期双语的教育,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所得到的自然不仅仅是一门外语的收获。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以双语或多语种教学作为早期知识教育的核心,孩子们在思维的多样性、敏捷性与扩展、联系性上会有很大进步,并能激发出幼儿的各种潜能,对记忆、理解、表达、探索等能力有直接的培养提升,而且还能够通过改变大脑的结构,更能为幼儿的大脑“扩容”,从而获得超常的综合接受、学习、探索能力。

如果说女儿及同龄的那些孩子是第一批的话,那么目前所收四岁上下的另一批孩子就是第二批了。我总结关于第一批孩子的教法及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改进,尝试作为模式提出,并以我女儿的名字命名,称为“袁小逸模式”,希望在我而后的教学中能够复制和改善。现在,我就这个模式复制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向诸位汇报,期盼批评和讨论。

2
在我的教学中,特别强调以下诸方面的结合:

(1)口语与文本结合
(2)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结合
(3)中文与英文结合
(4)基本教材与广泛阅读结合
(5)输入与输出结合
(6)课堂讲课与自学结合
(7)语言学习与各科学习结合

由于我着重从四岁前后开始教孩子,故一开始就强调(1)“口语与文本结合”。三岁以后的孩子,母语一般都得到明显的发展,但仍需要通过大量的朗读等感受来继续发展,而且应该转入或加大文本的学习。我通常先后采用《三字经》、《千字文》、《论语》来朗读、感受,从三字一句的文本读到长短句不一的散文。我主张读点经,甚至主张母语中文主要教习文言诗文,那是因为实际生活已提供了现代白话文的生活情景。我们读的这些文言经典,都是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锤炼和筛选。在文言经典上有了基础,语言文字的根就扎实了,现代白话文就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学习,这样对培养孩子悟性和自学能力很有好处。

通常四岁前后的孩子,无论以前是否有文本学习的经历,由于处于重要的敏感期,都能通过大量集中识字,很快(几个月——方法好的话)进入阅读。这就是我讲的(2)“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结合”。这个结合搞好了,对孩子而后的阅读、写作非常有益。我女儿在八岁前后写的文章,谈古论今,文笔已比较老练,接近成年人,以至很多人不太相信是出自一个九岁未到的孩子之手。能达到这个程度,主要是具有一定量的文言学习。顺便提一下,应当重视八岁前后孩子书面语言的提升,只要有足够的高质量输入,并引导打通输入输出,文笔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这点显然与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物质性基础也有关系。

不过,大脑的发育,最好能有多种语言的刺激,并在多语种之间互相转换。要转换,就要随时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这有利于母语的深入理解与运用。这就是我讲的(3)“中文与英文结合”(也可包括第二、第三外语)。英语这样的西语,在语音、语速、思维、结构上,与我们的母语中文有很大不同。差异越大,转换越难,却也越有训练价值。大脑能够运用不同思维和结构的语言,说明大脑的兼容性就强,各种功能就更强大。所以电脑的开发,兼容能力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好用。一般来说,外语好的孩子,一定比其他孩子聪明,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我比较愿意花较多的时间让孩子学英语。因为在国内,母语学习的条件相应要好过外语的学习。而真正要通过外语的学习,达到改变大脑的结构,学习的量就要较大才行。英国有个权威的教外国人英语的教学研究机构,积几十年之经验,提出4000小时的有效教学输入标准。这个指标是针对成人的,但我们教幼儿也可参照。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在三四年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输入量,也就是说每天应有三小时左右这样的量才行,一年积累1000小时左右。较早地这样做,效果很好,能成为孩子的第二母语或接近这样的效果。

我对幼儿的教学,比较注重语音。认为中国人学英语,应当注意在最初阶段着力建立英语的语音形象。有了这个基础,语感很好,学起来轻松。缺乏这个基础,几乎一辈子学不好,至少学得很累,简直寸步难行,而且还是哑巴英语。我的做法是拿《新概念英语》这样的经典教材作为基本教材,第一、二册主要搞语音,来回地读,在读的过程中给孩子们纠正语音,传授语音技巧,并提升语速,当孩子们经过三四年的训练基本能学完1-3册,读起来就像个美国人。因为读得与美国人一样好、一样快,听与说自然也就没有多大问题了。在此过程的后半段,还须要求记忆。第一册太简单,不用专门记。但第二、三册的内容借助“图忆”方法,孩子们很快可以背诵。图忆方式,还可开发右脑,打通和强化左右脑的联系。当然,同时也要按排延伸读物,在精读的基础上,由孩子们自己泛读,自己去拓展。这就是我讲的(4)“基本教材与广泛阅读结合”。

我还想强调的是,在同上过程中,要充分重视(5)“输入与输出结合”。输入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输入虽然是第一位的,但没有输出,效率就要低很多,输入输出打通,才能搞活学习,效果才会更好。有人将这种结合交给外教去解决,可我请不起外教,再说,一般的外教,我还不一定看得上眼。起码要超过我,才能够格来当孩子们的外教。有些外教凭着那张洋脸就以为一定能教学,我看未必,事实上很多不懂教育。很多外教看到孩子读错了,发音位置不对,也不纠正,认为中国人说英语就那样子。这样的外教只是花瓶,摆样子的。那么,怎样输出呢?首先,孩子们可以跟我互动;第二,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当老师。这第二条特别好,孩子们很有积极性,以为是在做游戏,作角色替换的游戏。去年起,媒体报道我女儿,侧重九岁私塾女孩在私塾当小老师,成了新闻,引起全国媒体关注。但其实,那只是一条“旧闻”,因为我女儿从五岁起就开始当老师了。最早是当我的助教,凡需要领读时,女儿就抢着领读,渐渐地,她学会了示范、纠错和讲解,俨然一个有模有样的小老师。七岁时,她已独自在网上定期教一个初中生的英语达半年之久。通过当老师,她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英文如此,中文也相同,她会教文言和写作,恐怕还不比有的学校老师差。

我觉得教幼儿也要注意“有所教,有所不教;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能让他们自己来教。”因此,强调(6)“课堂讲课与自学结合”。教了文言,就不教、或少教白话。教了英语,会了英文自然字母拼读法,借助西文拼读原则的汉语拼音,孩子就能自己悟通,当然就不用再教了。会了汉语拼音,就让孩子上电脑,用拼音软件写作。要养成孩子自学的习惯,从幼时开始是很重要的。搞“跳跃式教学”,留点空间给孩子自学,让孩子自我建构,应该是聪明的教法。这种自我建构能力是需要从幼时开始、长期培养发展的。

以前,我在教英语时就注意输入各科知识。现在,我要求女儿自己运用英语来学习各科知识,让她用英语教材在私塾里教科学,以后还要拓展到其他学科。国内学英语都把英语弱智化,从英语本身得不到语言之外的知识,这是不对的。幼儿学英语,本身就应有补充知识的功能,往后更有高级工具的作用。学语言是为了使用,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真正学好语言。我女儿现在应一个出版社的约稿,在写一本书,讲她自己的私塾经历和感受,以后我还希望她自己把书翻成英语,与国外的朋友交流。这就是我要讲的(7)“语言学习与各科学习结合”。

以上拉拉杂杂,说了七点想法,请大家批评。

3
为能让大家看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我把女儿Angella带来,请诸位多指教。我还带来了四岁半的小男孩Charlie,因为他目前的状况可以基本代表第二批孩子的大致情况。关于女儿的报道已经很多,我就不多说。再介绍一些Charlie的情况——

Charlie来我英语角已整一年。我曾说他是第二个Angella。这一年来有些零星的纪录:

Charlie,男,2004-6-25生。他于2007年12月末来到海盐,由妈妈带着与我们生活一个多月后,妈妈回广州,便完全交给我们教养。因为是亲戚,他父母完全信任我们,一切皆由我们安排。他刚来时纯属一张白纸。以前主要由老人带养,未做任何早期教育。只是去过托儿所约一两个月。与当初Angella的情况相比较,Charlie体质较好,特别是在动作方面显得异常灵活。这几个月只偶有轻微感冒,适应性较好。Charlie在语言方面要差一些,更不足的是口吃较重,但似不属于器质性。从综合接受能力来看,Charlie不比 Angella差,因此我很有信心地说,他将会是第二个Angella。

目前,Charlie每天的学习安排约两小时。其中包括听大课一小时,采用《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为教材。另外的一小时主要来读(唱)一些为他特制的中英文卡片、《三字经》和古诗。鉴于他的动作很灵巧,从三月份起,开始教他用毛笔写字、画画。迄今已会唱十多首英文歌曲,认读了英文字母。新概念的课文也能读出十几课(几乎是背出来的),语音口型不错,但还未能真正认读英文句子。汉字已大概认读了两三百个字,已能认读一些简单的句子。还能用毛笔书写和作画。有趣的是,他很喜欢每天写写毛笔字。数学已能做十以内的简单加法。

我在《游南北湖散记》里写道:走近湖堤时,四岁不满的小Charlie,观赏着湖边的芦苇杂草,突然吟诵:“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因为得到我们的哄笑和赞许,他就更来劲,又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在春节前后,与来自广西的同龄小才女Rebecca相比时,Charlie显得那样木讷无知。但就在和我们一起生活的两三个月里,却开始发生很大变化。……再过几个月,也许能开始阅读中文了。这几天,为了要争取游南北湖,他表现得非常出色,很认真地学习,连吃饭都比以前好了。因为有Charlie这个小家伙同行,给我们这次春游增色不少。

[2008-4-5 ]
对于四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第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专注能力和学习习惯,并在逐渐引起学习兴趣的同时,延长其学习时间。眼下Charlie的情况已相当理想,基本能保持每天约两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约有十二、三小时,其中含午睡约两小时。每天相当量的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意思的是,他十分喜爱与大他一倍多的三个姐姐玩,每次他们休息活动时,他一定要参与,因此他的活动量就会增大不少,并且不少就其年龄而言当属高难度的动作。同时,也从那些姐姐那里学到很多,明显反映出来的是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根据以往的经验,混龄教养,年龄最小的也往往是得益最大的。

尽管Charlie以前未做任何文本性质方面的早教,但他对读书、写字、画画这类文本学习较有兴趣,很快矫正了幼儿的视差现象(如写字、画画出现颠倒、易位等),有利于他的进一步高效认读和写、画。能抓住这个敏感期,应该是很重要的。根据本人的多年实践经验,通常读、写、画偏晚的很多孩子,以后对文本的学习会显得异常费劲和低效。因此,尽早矫正幼儿的视差,应该引起早期教育的重视。而较好的矫正方法,也就是调动孩子的兴趣,通过读、写、画的有机结合来使孩子自行调整。
Charlie提出要买旱冰鞋已有好些天了。昨天,Sally返回时,带了双新买的旱冰鞋。这更激起他想要的强烈愿望,以便能与三个姐姐一样,穿上溜冰鞋,自由驰骋。我带着他亲自去挑选,选定后,他兴奋地自己背回来,迫不及待地穿上,加入到姐姐的溜冰队伍中。这两天他是形影不离这双鞋,今天很骄傲地对我说,他已学会溜冰了。确实,他的动作非常灵巧,很快能学会本是意料中事。
(2008-4-6)
从今日起,Charlie仗着他已认得几百个字,开始“半”阅读,用的是中文童话《白雪公主》。他能认读的字,自己读,不认得的字,由伴读的成人给他念,并适时做点解释,这是向孩子的自由阅读做过渡。通常会有几个月的过渡时间。
(2008-4-9)
Charlie的毛笔书写很有进步,已丛熟悉书写过度到基本笔法练习,目前写得较像样的有“小浩四岁”和“永”字。前者是因为要在他自己画的国画上落款,后者则是基本笔法的训练,所谓“永字八法”也。谈到国画,最近他独立完成的《牛》,已显出笔法和墨韵,看到他画的这幅画,无不称道。中文字的阅读练习,也在顺利进行。目前已在读连环画《西游记》,这是Angella五岁时爱读的书。如此比较起来,Charlie已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当时的Angella。
(2008-5-17)
Charlie毛笔字不断在进步,与此同时,认字和阅读也逐日推进。我觉得,幼儿的习字,对其加深汉字的结构印象并牢固记忆非常有益,写过的字就记得更牢。每天挑几个字出来写写,幼儿很容易记住。以前的私塾十分注重书法,在孩子识字启蒙阶段,应该是合理的。而且,使用毛笔书写,应该不会影响幼儿的骨骼生长,反而在控制笔画的时候,需要对位置和轻重加以反复训练,因此对有关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会产生有益的促进。
(2008-5-22)
Charlie已读完连环画《西游记》(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美猴王出世”部分。其每幅画下面的文字难度如下:“孙悟空含泪告别师傅,一个筋斗,腾云驾雾往花果山去了。”对于他的阅读要求,是不仅能准确读出,而且还能单独辨认其中的字,读完后还能回答有关问题。他还喜欢写,经常要挑几个字,让他写一写。(2008-6-2)
从今日起开始教Charlie文言,第一篇选文如下:同舟共济: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孙子兵法》)
( 2008-6-3)
今天学了: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2008-6-4)
这两天Charlie在读《两小儿辩日》。
(2008-6-8)
目前,Charlie:1,能背诵千字文;2, 能朗读《五柳先生传》这样程度的文言;3,能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小人书;4,能在英语角4-9岁班准确领读《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前半册;5,能听说简单的英语口语;6,他的动作和体力发展要胜过普通孩子很多
(2009-2-26)
关于Charlie的最新视频资料:
公开一张charlie于08年5月画的国画《牛》: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9-3-2 21:3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lilimali + 2 + 2 学习一下。
Irene2005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20 17:53:3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分享,先收着,有空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21 20:49:4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教出来的孩子很强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25 07:46:09 | 只看该作者
很厉害,老师很厉害,学生也很争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27 11:44:06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5岁,上中班,在幼儿圆里每周上三次英语课,老师只让他们说和看图认物而没有教字母,说是怕明天学拼音时弄混了,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孩子只认识几个别的字母,单词自然拼不下来,只会说,我每周安排几次让他看光盘,有时也陪着他说,并让他教我怎么说,以增加孩子的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3 14:40:08 | 只看该作者
宝宝还小,但我认为习惯很重要,皮皮以前很难安静坐片刻,这几天因为读经,可以和我坐在一起读两遍论语第一章,读婴儿画报,读他能背住的内容时很有成就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19 21:36:0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按部就班的好,每个家长都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才行,谁都不能脱离这个社会大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21 10:09:49 | 只看该作者
真是神啊。不是孩子神就是老师神!太佩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22 13:24:2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袁老师的贴子,正好解了我心中的疑惑。我是一个上班妈妈,孩子2岁2个月,平日早上7点半出门,孩子还未醒来,晚上7点左右回家,跟孩子相处时间只有晚上的很少时间。

我也是这样想的,在国内生活,中文环境强势,所以应该花更多时间放在英语的学习上,所以我晚上的时间分配基本是英语80%,中文20%。但自己还不是很肯定这样做是否正确,如果倒过来是否会更好些,能学到更多知识呢?

看到袁老师的观点,我有点放心了。但我们每天学英语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1个半小时,距袁老师说的3个小时还差一半呢!因为不能影响孩子休息的时间,因此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29 16:34:18 | 只看该作者
幼儿的双语教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51 , Processed in 0.10915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