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才的思维方式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2-18 11:4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2-17 17:29 发表
其实,天才的思维方式说起来很简单,长期记忆,
举一反三,创新创造,这些思维方式普通人都有。
...


这句话我也是不认同的。

一般说来,天才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异于常人的,而且很个性化,比较难以复制。绝对不是长期记忆的,应该是创造性的东西才是。

看来楼主这个帖子说的应该还不是天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2-18 14:44:5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中国人的这个思维,我觉得很不好:什么事情都得吃苦,才能做好.于是要求孩子学这学那的,孩子苦,家长也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本来读书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这些所谓的名言就定义成苦差事了.

洋洋今年要上学了,很多人见了都说:"上学了就没这么好耍了."我郁闷得很.上学了凭啥就不好耍了?为啥要把这些孩子自己还没体会的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

爱迪生是个商人,他说做了多少次电灯实验,不过是他的商业宣传,谁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么多次,遗憾的是这次宣传不成功,不知趣的记者不去关心电灯本身,反而不停的问实验的次数,爱迪生火了:“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是,那1%的灵感的意义往往远远大于那99%的汗水。”他不过是想把话题引回到电灯上来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2-18 15:37:01 | 只看该作者
天才不是依靠勤奋,而是依靠天赋。

没有天赋,即使再勤奋,也不能成为天才。

有了勤奋,再加上一定的勤奋,天才就可以造就了。

天才=99%的天赋+1%的勤奋。


等着挨砖。。。

[ 本帖最后由 pianocrazy 于 2009-2-18 15: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想起我的旧帖:决定他未来的因素如果按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2-18 15:40:5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老易讲得不象是关于人的天才问题,倒更象是一门才艺的学习问题,才艺的学习的确是要长期积累的,且学习过程也会相应促进人的能力,当然在一样的情况下,天才能达到境界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个楼可能从开始就有点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5:4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小米爸爸 的帖子

不仅仅是才艺,
创造性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建立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

不过,长期积累可能并不完全等于勤奋。
把勤奋这个词理解成长期积累就可以了,不必在这个概念上绕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2-18 16:33:36 | 只看该作者
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对孩子才是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2-19 13:09:1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还是效率问题,天才付出99%的汗水,收获了100%的成功,庸才要付出990%的汗水,收获10%的成功。都要付出汗水,但效率不同,效果就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2-19 14:24: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2-18 15:46 发表
不仅仅是才艺,
创造性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建立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

不过,长期积累可能并不完全等于勤奋。
把勤奋这个词理解成长期积累就可以了,不必在这个概念上绕圈子。


概念是第一重要的东西。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大的弊病,就是不重视概念,所以用一种不确定的东西去描述,整个理论就会似是而非。

在一套理论中,不断的更换概念的内涵、外延,目的就是让自己的东西看起来似乎都很正确。其实呢,可能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5:4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qqyou 的帖子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优势,
诸子的著作,寥寥数语,流传千年,
要相信读者的领悟能力,
每个人结合自己的经验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2-23 20:08: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天才

我倒觉得所谓的天才,其实更重要的是情商和心理素质要超于我们一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1:01 , Processed in 0.19788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