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4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季谦先生谈数理读经:数学、自然科学之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3 23:4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数理读经以及数学、自然科学之学习

1、小孩学珠心算就是是否会阻碍小孩的思考能力
2
、请教王老师是否有让孩子提高一生的数学程度的良方?
3
、关于应该不应该学奥数?奥数是什么意思
4
、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5
、数学、自然科学是不用教的
6
、关于第十一届「读经在家自学」数理教育亲师座谈会

1、小孩学珠心算就是是否会阻碍小孩的思考能力

日期:
2006/07/28
发言人:
Li

主题:
新主题

内文:
请教各位前辈,听说小孩学珠心算会阻碍小孩的思考能力,以后较不会思考,真有此事吗?有何依据?


日期:
2006/08/02
发言人:
王财贵

内文:
曾听有些数学老师这样说过。
但我想,这是不一定的,尤其很难有什么「依据」。
因为心算,基本上是一项「技术」,其运作方式是机械的。机械当然很好用,但当一个人误以机械为全部时,将影响其思考变通的能力。所以,「心算」增进「算术」能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并不直接增进「数学」能力。
有一个半真实的笑话是:
爱因斯坦隔壁有一个小女孩,常去找爱因斯坦很爷爷玩,有远方怀着虔诚的心来拜访爱因斯坦的学者,问这小女孩,你知道那爷爷是个伟大的人吗?女孩回答道:「他拉小提琴拉得还好,但他连我学校的算术都不会,他很笨的。」
这个问题就像问:「裁缝做久的人,是不是比较不能成为服装设计师?」或者问:「木匠是否比较能成为建筑师?」
说它有正相关,是有理据的;说它反而有害,也是讲得通的。
齐白石本是学雕刻,有很同伴多人都学成「匠」了,但齐白石成为「师」,成为「大师」。
心算,本身只是技术。但有的学生,因为技术好,而对「算术」(小学课本之名)这一科,有兴趣,终于也对「数学」(中学课本之名)有了兴趣了。而有的学生,就死于「技术」,遇到思考,就不通,而且比一般没有学过技术的人还不通。
所以,阻碍不阻碍思考,最根本原因不在是否学心算,乃在是否有活泼的心


日期:
2006/08/05
发言人:
如我居主人

主题:
可以节省很多算术时间,而增加了许多思考时间

内文:
我有一位相识很熟的学妹,姓陈,其自小即学珠心算,高中时代已是十段。然高中时,她甚至连简单的数学经常要问我,我问她为何?记得她似乎是回答:因为珠心算是硬练出来的,它有一定的规则。

而另一位学弟,珠心算也是十段,且曾是全国第一名,姓蔡,后来学弟变同事,且相近几尺之内,其任会计室主办,我见其逻辑思考不错,数学亦很强,计算反应都很快。
因此,就学珠心算是否会阻碍小孩的思考能力而言,我个人以为:两者之间不尽然有绝对的关系,应该要看孩子是有接受数学相关的学习与操练而定。如果有,则因学了心算,则可以节省很多算术时间,而增加了许多思考时间。个人浅见,提供参考。

日期:
2006/08/12
发言人:
儒愿

主题:
Re
:介绍你认识《天才的创造法》!

内文:
我家妹妹读小一时,参加珠心算的学习,老师说她很聪明,所以建议我让他参加“台湾省算学学会”数学跨级小ㄧ考小二的试题考试;基于好奇,所以就帮她报名了,结果吓我一跳,竟然得了ㄧ个特优的成绩,很多家长都来请教我,是如何出这么优秀的小孩,听说有些小朋友,已经是心算一段的程度了,可是数学还是考得不好。我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于是就告诉他们,我的小孩是因为读经才能够这么聪明的。

我的理由很简单,小学数学是从算术开始学习,所以珠心算的学习,可以让他算得很快,但是遇到应用题的时候,对语义的了解能力不够这是我女儿补充的,就无法懂题目的意思,算得再快也不知道要怎么算,所以成绩就考得不好;而我从小就带她读经,所以她能了解题意,算得又快,当然成绩就很优秀。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相信,有人说:「你的孩子数学能考好,那是因为她爸爸数学能力很好,所以她数学才那么好。」这样说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不对啊!于是我说:「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家的孩子,数学应该都要很好才对啊!可是并没有,他的哥哥和姊姊没有读经,数学就没有她好。」

最近我得到了一本可以见证的书籍,提供给您参考,《天才的创造法》藉由简易的「朗读」与「运算」,就能开发出大脑的神奇力量!!川岛隆太 着; 何月华 译。我因为相信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理念,所以坚持要小朋友读经,却意外发现小孩读经,是天才培育法的最佳方式,算是无心插柳的成果。
父母亲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只要你在孩子学习最佳的时机,用对了方法,持之以恒,所谓“真积力久则入”,也能发现原来数学,只要稍加引导,小朋友自己就能做得很好,试试看吧!祝您好运!


2、请教王老师是否有让孩子提高一生的数学程度的良方?

日期:
2006/09/05
发言人:
水晶

主题:
再想请教王老师!

內文:
非常感谢您前些天给我的学习中文及英文的良方,您的这些话让我非常受益,我一定按您所说的话去做,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只是有些具体实施时会不知如何去做,还需要您给我指明方向.

现在我的孩子在上小二,可是在班里数学不是很好,现在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且是一环扣一环的,现在回到家里所有的时间全都用在中英文读经上了,另外还要每天看书,学数学的时间很少,但又不能不做.

  想请教王老师是否有象中英文读经这样能让孩子提高一生的数学程度的良方?请王老师赐教!急盼您的答复!


日期:
2006/09/05
發言人:
赵升君

內文:
凡事要顺理成章.急是没用的.中国的数学急了几十年了.效果呢.千万数理天才都牺牲了.何况成绩不好的.包括你.保证毕业后再没看过数理方面的书.

如果数学不好.只有在家自学了.小学数学骨子里无非是四则运算,先让孩子背上二十万字经典.到十三岁不用一年可以把小学数学全学完.何等简单.


你可以不信.但你要想一下.你何时看到过数学不好的孩子在学校里能好起来.只有厌学一条路.继续上下去只有当陪练了.


至此万语千言涌上心头.可惜不会打字,难以分享.不恭之处.望善会了.



日期:
2006/09/06
发言人:
王财贵


內文:
一,赵升君先生的意思是很对的。他有信心,希望你也有信心。否则,不只你不安,你的孩子数学也很难好起来。
二,有关数理的学习,请参考本网读经通讯,第四十四期,我的一篇「数理读经」的构想。如果您信得过的话,应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乃至于解决中国人百年来学习数理科学的问题。但如不信我所说,则人生只好永远要像眼前这样过下去。因为既然一百年来,全中国都有这种「数学恐慌」,如果教育观念不大大改革一番,其恐慌必会永久延续下去的,这是天地间的「铁律」呀
三,如果相信我的数理教育理论,则第一条路是:从今起,只论其读经是否用功,不要看其数理成绩如何。时日一久,聪明开发,则数理自在其中。但,在这过程之中,如您与孩子挡不住学校的「催逼」,那就走第二条路:「在家自学」吧。除此二者之外,别无良方了。而第二条路更是康庄大道也。
四,敬回如上,我是以诚心作答,关乎您孩子前途,望勿轻轻看过也。

日期:
2006/09/06
發言人:
赵升君

內文:
所谓此是法我已信,我已行,我已证.

我园几乎所有上一年大班的,便能自学小学语文与一二年级数学.但眼看如此好学的孩子,上到学校,又要被老师弄到不考倒不罢休,不厌学不死心的结果.不仅眼中流泪,心中滴血.问苍天,我中华民族还要受苦几时.


又,我处所有在家自学的孩子,八岁的一个周便可业余学完一册数学,十二三的,没上过五年纪的.一个月便可业余学完初一上学期数学英语,而导致家长再也不跟我谈学校功课.现在我一说让他们学数学,家长便骂我浪费时间.


我不是想来表现什么,而是想用我这不死的心来唤醒不愿死心得人.唤醒不愿重复失败的人.唤醒不愿眼看孩子浪费生命而一无所得并无可奈何的人.



日期:
2006/09/07
发言人:
南徐

内文:
王教授、升君君所言甚是,受教,受教。正是“但得本,莫愁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日期:
2006/09/09
发言人:
看过很多读经小孩的妈

内文:
我的孩子也全日读经(幼儿园), 我自己也看了不少读经的孩子, 包含小学读经自学的. 我的观察是: 大量读经几年后, 数学就自然而然会了或变好了. 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发生在每个我所认识的读经自学的大孩子!!
也就是说, 有些人是如此, 有些人并非如此, 其中一位都大量读经超过五年了. 数学还是差强人意, 连他的妈妈都承认孩子本来数学就不好, 大量读经几年后数学并无明显的进步, 那妈妈还是都经常在帮小孩复习数学.
我的看法是: 即使70%的孩子会因为大量读经数学变好, 而你的孩子是另外那30%, 如果你又完全依赖读经, 不管数学, 几年后, 可知结果为如何... 毕竟迟早都是要回学校的.
而这个是父母作的决定, 父母必须要为小孩付责任的.
当父母的, 还是要多多求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14 06:38:2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会不会算题是父母容易看到的。孩子是否真的理解数学概念却是不容易看到的。
这个就如同父母热衷于教孩子数数,却不在乎孩子对数量的理解。

四则运算的概念的理解依赖于孩子本身逻辑思维的发展。
珠心算可能造成孩子跳过对概念的理解,而直接完成计算。
因为计算方法并不是直接帮助孩子理解概念的,

孩子对概念的理解实质上并没有的到来自父母方的帮助。
孩子对概念的建立与否,处于没人管的状态。
就跟把孩子遗弃在外面不要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08:13:52 | 只看该作者
3、应该不应该学奥数?奥数是什么意思

日期:
2007/05/16
发言人:
李泽辉

主题:
应该不应该学奥数?奥数是什么意思?

内文:
我家孩子现一年级,学校公布了奥数班的电话,让报班学习.我是反对学奥数的,但家人都支持报名学习.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谢谢

日期:
2007/05/17
发言人:
赵升君

内文:
我不知该不该学奥数,但我只知道中国数学课程比科学发达国家深三到五年,青少年奥林匹克数理金奖几乎都被中国囊获,但不知什么原因,青少年这么厉害,中国却不出科学家.
就说我们自己吧,毕业以后就从没看过数理书,不要假造天才了,可怜的家长,可怜的孩子,可怜的中国.
走上不归路的中国教育啊,你何时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归来吧,浮躁的社会,醒醒吧,一相情愿的人们.


日期:
2007/05/19
发言人:
读经家长

内文:
我想请问赵老师,我个人认为奥数的学习对开发孩子大脑的灵活性也有一些好处的,读经加上奥数的训练是不是对孩子更有好处?真的完全不必学习奥数吗,以后会不会文科方面比较强,理科方面就会相对弱些?我更注意文理并重.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赵老师或各位老师有更好的建议给我,盼回复,谢谢!


日期:
2007/05/20
发言人:
赵升君

内文:
"我个人认为奥数的学习对开发孩子大脑的灵活性也有一些好处的".实际上,中国几十年来,上到教育部,下到老百姓,都是这样认为.但我说的是,我们要看一下结果,结果就是中国数学课程比科学发达国家深三到五年,青少年奥林匹克数理金奖几乎都被中国囊获,但不知什么原因,青少年这么厉害,中国却不出科学家.这是事实,不是我偏激.我们要反省.事实如此,不承认吗?
我不是说数学不重要,但要按教数学的规律去教,不是想当然的去教.现实上中国人都重视奥数,但结果就是全民恐惧数学,国民没有科学精神,所以我们不要再一相情愿了,尊重事实,好好去看看科学发达的国家是如何学科学的吧.成见谁都有,但反省事实,超越我见却是更大的智慧.

日期:
2007/05/20
发言人:
读经家长

内文:
赵老师你好!看了您的回应就在想,那我们中国的孩子该怎样去学习数学呢?学数学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具体的年龄段该学怎样程度的数学?我们中国怎样教才能出得了科学家呢?


日期:
2007/05/20
发言人:
赵升君

内文:
补充一下,就好象树苗需要养料总是没错,但需要多少是要按树苗的客观需求来定,而不能以主观的求好之心来定.
人类应该学数学,逻辑总没错.但如何学,何时学,学到什么程度是要按人类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安排,而不是根据自己主观的想法安排.
大体上,数学的进度的安排是要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规律来落实.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安排


日期:
2007/05/20
发言人:
赵升君

内文:
把数学的程度降下来,就可以出科学家了.
因为中国数理的程度比科学发达国家深三到五年.可谓拔苗助长.再加奥数岂不是吊苗助长了吗.
我不是反对学科学,而是反对不按理性应走的路学科学.
你的想法中国教育一直在变本加厉的试,但我们看到的结果呢?反省我们自己喜不喜欢科学就知道了,确然明白之事还要辩吗?


日期:
2007/05/21
发言人:
李泽辉

内文:
赵老师,您好:
  我正在努力地不让我家孩子上奥数和一年级班的英语口语大赛,中国的教育,现在是直接在摧残着我的孩子,上学占用了大好时光,孩子的时间无谓地每天浪费,我就这样看着这种现象的发生,而无法改变,我常常自己一人哭泣:天啊,天啊,救救我---

日期:
2007/05/21
发言人:
读经家长

内文:
赵老师您好!我女儿现在背完了<论语>和<大学>现在正在背<中庸>,而且她还挺喜欢做奥数题,认为奥数需要动一番脑子才有意思,才有吸引力,学校里学习的数学还认为对她来说太容易.她是认为奥数这东西挺好玩的.我想请问老师您认为这种情况是让她学好,还是只要学学校里的数学就好了?说明一下,我是在家自己跟她做的,并没报过什么奥数班.如果您教数学您认为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学数学的重点在哪方面?我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到底该怎样去学习数学,您要提供一个可运作的方案来才行啊,光说要按理性的方向去做,那到底怎样做才算理性呢?请赐教!


日期:
2007/05/21
发言人:
赵升君

内文:
看看中国的奥赛班,少年科技大的孩子,现在在哪?据说,杨震宁十三岁就懂高等数学,但他父亲总说,不着急,慢慢来.科技要有一生的研究精神.大科学家哪个是奥数出来的,问问我们自己,我们哪个有研究精神.
再者,出科学家是要培养天才而不是假造天才,事实上,一般人都不是天才.
孩子是吸收累积的年龄,不是表现的时候,中国人二年级写日记,三年级写作文,但到大学毕业,文才又在哪呢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怨天尤人徒增烦恼而无益,读经在家自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退一步讲,即使不成功,也不吃亏,反正我们早已体证了应试教育是不成功的.

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回归教育的方向.贴到这里,与你共勉
山东人去台湾,大方向是向南。我想自古及今乃至尽未来际,不会有人因为这个方向存在的太古老久远而否定它,背弃它,也不会因发明了火车飞机而改向北走,更不会因祖祖辈辈的向导总指这一个方向而骂其复古、守旧、顽固……地道如是,天道如是,人道又何尝不如是,亦有其永恒不变的常理常道、照理,我们也不应因圣人所示的人道原则后人遵循了三千年而改变它。但近百年来随着社会体质的改变,教育体质也得到很大改变,也就是普及了国民教育,变以往少数人有机会受教育成全民平等受教育、科技的昌明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这无疑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就如同有了火车、飞机,使山东人都有了去台湾的方便,但是“五四”至今,这些教育改革者未明教育内在规律的永恒不变性,在引进所谓先进教育模式的同时,改变了人道本应遵循的教育方向,至使八十多年的教育一败涂地,就如同在引进火车、飞机的同时,却改变了正确方向一样转去转远。五四时,一个最常用的词便是“打倒”但应知只有旧方法或可以“打倒”、“自行车”可以“打倒”换“汽车”,“汽车”可“打倒”换飞机,但是他们不明方向无所谓新旧,是不可以也绝不能“打倒”的,不是吗?打倒了“仁、义、礼、智、信”,难到换成“奸、险、刻、绝、巧”吗?打倒“忠孝”难倒换成“奸佞”吗?……不过,现在的教育在打倒正道之余正向这邪道走来,不必争论,静心看一下当今的社会风气就知道了,教学大楼、办公设施……别被这些硬件设施迷了心智,我们要看得是受教育者的仁德、素质的长进与否。这才是根本所在,一代不如一代的现实是与教育投入成反比的。是以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之道便是回归教育本来的方向。也即恢复“儿童读经”有见识的人,定是唯道是从,定不因王老师的教授身份而把他的“读经理论”与其它教育理念等量齐观,换言之“读经理论”是道,是方向(不管何人提出)而西方近几百年来乃至近代所有教育理论只是“术”(方法)而已。况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时,亦不过布衣而已!但夫子“述而不作”的见识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本有的方向。后世尊为圣人,而今王财贵老师所倡“儿童读经”无疑是继孔子之后再一次为人类重新指明教育方向之导师,足以启万世之法程,实教育之司南(此乃本人之名言,必为当今后世所公认)。是以王财贵老师的“读经理论”不是发明了一种教育方法而是找回了教育本来的方向,人类唯有依之而行,才有共同的前途,贤者以为然否。方向即明,让我们带着地图(王老师的理念)走下去吧,不要站在地图边想道上的困难吓自己了(哈,又不失为名言一句)。



日期:
2007/05/21
发言人:
赵升君

内文:
数学属于认知科学,人的认知能力又有差别,教数学的标准就是孩子自己基本能看的懂就可以让他往下学,我是反对超出孩子的认知能力学科学,不是反对科学.
基本上,小学,初中数学只能叫算术,因为骨子里无非是四则运算,小学是自然数四则运算,初中是整数四则运算,孩子聪明够的话,把这原理讲给他,让他自学即可.
至于具体,要因人制益,没有一定.这不能有成见在胸.自己能看懂就让他往下学,这原理总没错
但有一点,算术不是数学.四则运算,没有必要那么早下这么大工夫,浪费时间.现在不学,长大再学更容易,但读经现在不抓紧,长大就晚了


日期:
2007/05/21
发言人:
赵升君

内文:
西方的年级是不和人性的,你能让同龄孩子吃一样多的饭,穿一样大的衣服吗?同样,一样的年龄教一样的课程,合理性又在哪呢?
不是三年级该怎么教,而是要根具他的认知程度教.不管大人有没有这能力,都不如让他老实大量读经最好.


日期:
2007/05/22
发言人:
读经工人

内文:
赵老师三年前的文章,写得很好啊!
(呵呵.王老师看了一定感到很安慰!说:知我者莫若赵升君!)



日期:
2007/05/22
发言人:
王财贵

内文:
一,赵升君君之言,乃见本之论也。

二,有关科技及知识,尤其是数学之学习,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家长关心注目之所在,不解此疑,万民不安,帖文朋友之担心,乃必然之事也。但,如何看待此问题,则很少有深入探讨之者,大部份的人都在惶惶乱乱中,过了他的孩子学习的年龄,一转眼,孩子十八岁了,大学入学考试考完了,这个担忧才结束。担忧之结束,并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可以不理」那问题了,好像学数学科学是为了老师学校学的一样。所谓「大惑终身不解」,正此谓也。而政府数十年来,明知百姓困苦于此,而或不曾关心,或虽关心亦仍一筹莫展,可哀也夫!
三,吾于去年,有「数理读经之构想」一文发表于读经通讯第四十四期,或可对此问题作一较详尽之说明。明白了数理教育之本质,则任何家庭皆可因孩子的现况作调整,不要紧张,任何孩子都喜欢数学科学。只是,您必需真懂教育是「教人」,而不是「教机器」。是教活的人,而不是工厂制造成品。是教一个天下父母所生的真孩子,而不是教一个为了「学校排名」为了「科学救国」而可以任意百般折腾的假孩子。
四,大家可以到本网「读经通讯」栏里找到这篇文章,乃至于许多有关讨论教育本质的文章,大家的教育问题自然就少了。为了方便起见,我把这篇文章转贴在这里,各人随意自在用之。教育本无定法,个个孩子本自不同也。
「数理读经」的构想
(略)



日期:
2007/05/22
發言人:
臧立才

主題:
转贴:522日《参与消息》文章

內文:
……复旦附中高三学生汤玫捷。今年12月底,她正式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并获得了大学四年的全额奖学金。首先请她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吧。……


网友:小时候假如你考试得了90分,而很多同学都得了满分,你的父母会怎么对你说?


汤玫捷: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问题。我会告诉大家的是我在小学四年级有语文作文之前,所有期中、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都是100分。这就是我想说的一点,也是被很多媒体忽视的,我有一个非常扎实和稳固的基础教育,这对我在高中自由学习和自由选择带来了很扎实的基础,我的父母对我小学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重视的结果就是我都是100分,当然这其中也有我自己觉得是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完成。应试教育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体现在学生早期是一个培养责任的过程。


网友:家庭对你的成长,给予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汤玫捷:我的父母很朴实,他们身体力行教会我怎么做人。我爸爸不遗余力、不惜金钱的给我买书。他们在我进入初中和高中以后,给我相当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网友:你小时候有没有参加过奥数和培优班?

汤玫捷:没有。


网友:你的童年是怎样的?


汤玫捷:在入学之前我没有提前识字,没有提前做算术,我有很多的玩具,我经常去我外婆家附近的花园玩,我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进入小学之后,我爸爸妈妈对我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我除了完成学校作业以外,我没有被安排更多的课外作业、家庭作业。这为我对很多事情有很大的好奇埋下伏笔,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从小就让孩子加入奥数和培优班,孩子会很讨厌这样的事情。孩子的心中都是很天真的,如果他讨厌这件事情,就会讨厌学习本身,这就会抹杀好奇心和兴趣。 ……


网友:你小时候有没有参加过奥数和培优班?


汤玫捷:没有。


网友:你的童年是怎样的?


汤玫捷:在入学之前我没有提前识字,没有提前做算术,我有很多的玩具,我经常去我外婆家附近的花园玩,我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进入小学之后,我爸爸妈妈对我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我除了完成学校作业以外,我没有被安排更多的课外作业、家庭作业。这为我对很多事情有很大的好奇埋下伏笔,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从小就让孩子加入奥数和培优班,孩子会很讨厌这样的事情。孩子的心中都是很天真的,如果他讨厌这件事情,就会讨厌学习本身,这就会抹杀好奇心和兴趣。 ……


网友:汤姐姐,你最讨厌的课程是什么?


汤玫捷:我最讨厌的课程是数学。因为现在数学对熟练程度的要求比较高,对课外题量的要求比较高。我不喜欢总是机械地重复的事情。我做数学题有三个境界,第一是遇到题目一见钟情;第二是遇到题目一见如故;第三是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始,却猜不到故事的结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的题目一看就知道会做,因为很简单,有的题目是做过才会做,还有的题目是在挣扎过程中最后还是错了。这是做数学题中实现的量变到质变,我比较讨厌的是,在中国对数学的量的要求比较高。另外,我们有很多的奥数班却没有为我们国家带来更多的数学家。在早期的一个强化,很有可能让很多孩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不过虽然如此,我最喜欢的一本科学书籍却是《数学史》,这本书把数学最美的一面都呈现了,你几乎会惊讶地说数学约等于艺术。


日期:
2007/06/28
发言人:
老丑

内文:
赵兄回归一文振聋发,难得一遇之明白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08:15:07 | 只看该作者
4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文章主题:
会作题不会做研究
奥数金牌失色

黄奕:

他山之石 会作题不会做研究 奥数金牌失色
新华社/香港十九日电
2004.12.20  中国时报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而让孩子多看几本名人传记,对培养孩子对数学、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则大有裨益。」「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院士说。


「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正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这个问题不断被提及。


丘成桐说,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找问题,奥数只训练做别人的题目,而不知道做自己的题目。


他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不能毕业。



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光彪讲座教授刘克峰说,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他见过多位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成功者寥寥。「成绩很好,但研究能力差,这就是中国应试出来的学生。」


他认为,让孩子参加奥数班做些题目,作为一种约束贪玩孩子的一种手段可行,但不能作为强化训练。「国外做奥数的学生都是因喜欢而去做,没有系统的训练。中国现在很多学校应对奥数比赛的训练方法力,把学生的好奇心都扼杀了。」


与会的数学家们认为,在引导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上,新闻出版界应担负义务。


丘成桐认为,出版社应多出名人的传记,「年轻人要有偶像,但不能只有歌星、影星,也要有科学家。人是需要榜样的,心中有了楷模,就会有努力的方向。」


此次「晨兴数学奖」金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辛周平说,当年媒体对华罗庚、杨乐研究成果的报导,吸引他踏上数学的「不归路」发现数学是那样美!多位与会数学家也说,当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激起了多少人对数学的兴趣,影响了多少人的选择。



季谦:
这个问题是近一百年来,中国,包括两岸,乃至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亦即,一心想要「迎头赶上西方科学」的东方民族们,其政府及他们国内所谓的教育家所应痛切反省的问题。

我十年来也一直在思考数理教育的问题,因为这是个非解决不可的历史性民族性大问题。
我想,数理,亦即科学的教育,必亦有其基本原理与操作法则。
很明显的,数之理,物之理,皆不离人心,安有那么困难的,以致于让这么聪明又用功的东方民族学生学得那么痛苦,中国的儿童及青少年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去学数学物理,而竟一百年还是落后——我对这点一直非常愤恨不平。
我想,一定是我们走错了教育的路。——这在我的演讲中,曾有简单的讨论,尚未有详细的开发。
我虽不是科学家,但我愿做教育的研究,「科学教育」也应在「教育」的范围之内。学科学的人如果不懂教育,则不可以让他们来主导科学教育。但学教育的人,应好好研究科学教育的本性,把科学教育办好,让儿童青少年不必花那么多的精力去学科学,而让整个国家民族出科学家,对世界有科学的贡献。
尤其,所谓「读经教育」,其基本用意,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语文及文化教育有其本质,这本质,我们似乎抓到了,现在已开始有大量而丰盛的验证了。而数学科学教育,也应有其本质,吾人如何把握之?既把握了原理,其次,也应落实于教学,我希望让数学科学的学习变得很轻松自然,而有成效,以取得社会及学界的信服。
所以,我们一定要成立基金会,做一系列有所谓「学术性」的学理建立。又应成立读经学校,而有所谓「学术性」的实验研究报告。
以澈底改变五四以来近一百年的科学教育的错误,以挽救天下莘莘学子,且为国家培养国民的科学态度,且让科学人才辈出不穷。

2004/12/23 11:03pm
 



5、数学、自然科学是不用教的

文章主题:
丁丁的读经教学随笔(200803月、04月)



季谦:

[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2008/03/16 11:33am 1 次编辑]

我常说:数学是不用教的,至少小学到中学的数学,都是很简单的,都是可以自学的
我又说:自然科学是不用教的,至少小学到中学的科学是不用教的。因为都可以用文字说明
如果到了「研究」的阶段了,才需要老师。但所需要的老师,是真懂数学科学的人,而不是一般的「照本宣科」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们好好成长,为了让中华民族的科学进步,为了「科学救国」,敬请中小学老师们,不要再苦苦地教数学科学了!
丁丁说得好:
「自学组的孩子们一坐下来就是埋头苦写,不吵也不闹,非常安静。我常听当老师的人抱怨,说孩子们上课不专心、爱讲话…… 事实上,孩子不专心,是因为老师讲课太无聊的缘故;他们爱讲话,是为了自我救济(以免睡着)。一旦每个孩子都能够依据自己的程度向前学习,永无止尽地探索会令他兴奋,豁然开朗的经验会让他感到喜悦,孩子们处在一个振奋的学习氛围里,这个时候,完全不需要秩序管理。」
为了老师自己方便轻松,也请老师们不要再苦苦教数学科学了!
您可知道:中华民族自从「全盘西化」,高喊「迎头赶上西方科学」以来,又不明科学教育的原理,只知埋头苦干。老师逼着学生(注一),再加上家长的推波助澜,聪明的中华民族子孙,都给教笨了!
(请参看「数理读经的构想」一文)
又:
书店里随时随地可以买到各年级各色各样的数学「参考书」,内容比课本还多得多,题目比练习薄还刁钻得多。虽然是最坏的「布置作业」的功课,但却是最好的「自我挑战」的教材。教渝买一本四下或五上的参考书,让他往前做下去吧,不要障了他的前程。
注一:「老师逼着学生」的「逼」,有两种:一种是:学生有一半是聪明超过数学和科学课本的,老师却「逼」着他要愚笨下来,好好听老师的课,这种「逼迫的伤害最大,而知道的人却很少。另一种「逼」,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注中注),其聪明不及课本,老师则非得「逼」他跟上程度不可,若跟不上,什么侮辱都用上了,听说大陆的老师还可以骂到家长身上呢,真是一幅「人间地狱图」呀!
(注中注)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跟不上数学科学的科目,是以一般小学三四年级作标准。如果是一二年级,则跟不上的人较少。而如果是以目前体制中的教学方式,学生愈学愈笨,而我们的数学科学教本的程度拉得太快,不合常情,则小学五六年级之后,就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跟不上程度,到了初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跟不上。到高中,在台湾,一百个学生里,数学考及格的只有五个。这不是折磨人么?
2008/03/16 11:04am


6、关于第十一届「读经在家自学」数理教育亲师座谈会

文章主题: [公告]第十一届在家自学亲师座谈会---欢迎踊跃报名参加!

基金会
:第十一届「读经在家自学」亲师座谈会


读经自学向全面发展─「读」数学不困难
一、宗旨:继第十届在家自学座谈会获得广大回响,本届再次邀请东吴大学任庆运教授主讲,配合嘉禾书院杨丽主老师经验分享和座谈交流,于中部地区协助有意大量读经的家庭了解在读经的基础上学习数理的方法,落实经典自学教育……


季谦: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2008/05/01 09:56pm 1 次编辑]

可以兵分两路,因为有在家自学意愿的家庭大体都是全家支持读经的,所以家长两个人,一个带儿童会考,一个来参加数理自学。
而不是自学的家长,更须要来参加这次的座谈,因为这次的主题不只是为了「自学」,而是为了「数理教育」。
当今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在烦恼孩子数学和理化的学习,其实,如果明白了数理教育的原理,数学与科学,是不难教不难学的。最理想的教学状况是「不教学」,让孩子自己学,就够了够了
你能想象孩子很喜欢学数学和科学,禁止都禁不了吗
这本来是人的天性,被我们的体制教育弄坏了。因为我们的体制教育不了解人性。反人性而教数学科学,所以孩子被愈教愈笨,到最后,不喜欢,只好逃避。到那时再急着挽救,就没有希望了。
这次的研习,告诉你以如何以正确,即合乎人性的眼光来看待数理学问,来教导数理功课。你并不一定要是「数理专家」或「数理老师」,也可以轻易教出出色的数理孩子。如果孩子的数理不出色,至少,因为你懂得数理教育的本质,你不必为数理教育而烦恼。
请务必来参加,机会难得。纵使花大钱去参加专业研习,或到国外去找,也找不到如此精辟简单而深远有效的数理教育理论。
2008/05/01 09:53pm

潭不留影
:

先生,请问什么时候来大陆举办这个讲座啊?什么时候来四川啊?

季谦:
有关数理教育,吾有「数理读经的构想」一文,大体定其理论规模。信得过者,只看此文,几已完全明白,立即可行,且立即生效。
若欲问详情,今年二月间曾于北京四海一培训会上,对此主题,连讲六小时,巨细靡遗。此讲有录音录像,现在整理中,如有人需要,将来将会公布。
西蜀宝地,吾甚念之,若得方便,必定一往再往。届时,敬请潭中略为我一留纵影便是。


2008/05/05 11:57a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26 22:15:51 | 只看该作者
数学属于认知科学

在中国有这个想法好象行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8:17 , Processed in 0.08420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