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灼灼亭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陈志武给女儿的信:“养子防老”的不道德

 关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7:29:2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大家的道德神经被触动了。。。

我的理解倒是,对我养育孩子有点指导意义。。。

既然我不指望孩子来给我养老——国家养不了,我自己还不能给自己多储备一些么——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未来道路,是不是可以由他自己选择,我只要从旁引导即可呢?
如果是这样,给孩子自由,让他去走点弯路,尊重孩子的选择,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说实在的没看出陈先生这篇文章有认为大部分中国人不道德。。。
对于自己无法养老的人,陈先生没说不可以指望孩子的呀。。。
我飘红指望大家可以看到,原来还是看不到。。。

父母都爱关心子女的个人问题。
毕业,操心工作问题;
无房,操心置办房产;
没结婚,操心婚姻问题;
结婚了,操心谁在主政;
婚后几年,操心子要生孙;
孙子有了,操心帮着带孩子;
。。。。

父母一辈,我改变不了。。。这,也算是承认现实吧。

只想从这一代开始,改变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不再为子女操心,把他们成长要遇到的问题就交给他们去解决,也不给他们增添负担。。。

从陈先生的信中,我看到的是这个。

也许,真的是不同的人看同一篇文章,理解的内容的确是两样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1 + 1 如果陈先生只是表达自己深层的爱,不失 ...
hq1966 + 10 + 10  为子女操心的幸福感是最深沉的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7:48:20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我所认识的这篇文章,题目虽然有提到道德,我理解其目的是希望建立父母和子女的新关系。

旧的东西,因为存在,所以合理。——飘红的文字还在那里,我想不用我再拷贝一次了。。。

但是新的东西却还是可以建立的。

这是我欣赏的父母子女关系,所以想推荐给大家。

如果没人欣赏,那,就让我自己欣赏一下,算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他的文章要多联系几篇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14 18:03:50 | 只看该作者
嘿嘿,争议性的东西我历来不喜欢发言的,但是说到养儿防老倒真的是触动到自己的神经了。

爷爷前一阵子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享年89岁。我伤心了几天,过后便没有那么伤心了,那是人的最终的归宿,每个人都要去的地方,爷爷走的也不算是提前了。

我想说的是,爷爷比我爸爸大21岁,也就是我的父亲已经68岁,可是,在爷爷生活不能自理的大概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是我爸爸跟我叔叔在照顾的,我叔叔也已经是60岁的人了,其他人能照顾吗?但是,爷爷也是那种辛劳一辈子,没有什么积蓄的人,在农村嘛,干不动农活的时候,还有什么收入可言呢?而在中国,农村的人口占了多少呢?

在想想我自己,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现在这把年纪了,可是退休工资两个人一共一个月不到1000块,600多块而已,因为妈妈是农民,也一样是没有经济收入的。他们的工资能养老吗?我没想着。

再说儿子,我们倒是真的不想指望儿子将来能养老,但是内心里还是有点偷偷的期望的,不是一点也没有,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谁也说不准呢。

或者我不如陈同志风格高吧。

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又在鼠版长篇大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嘿嘿,在我,父母的老是要养的;我自己 ...
hq1966 + 10 + 10 欢迎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14 18:29:37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底老虫就转帖了这位教授一帖《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74755

  这位教授为西洋金融进入中国市场摇旗呐喊可谓不遗余力
  
  这帖的标题是正确的
  但仅限于对父母而言
  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获得的幸福早已超过付出
  
  但对子女而言
  即使对陌生人的微笑也应该常怀感恩之情
  更不说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
  一个不孝的人是没有多少感恩之心的
  出了社会与人相处也难

  所以
  家长即使不需要子女养老
  也要教育子女尽孝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8:56:23 | 只看该作者
家长即使不需要子女养老
  也要教育子女尽孝心


嘿嘿,本来看到有火花了就打算跑了的,看到66说孝心,有感再说两句:

不知道什么样子算孝顺?

也许我不学无术,没研究过这个问题。
我心目中的孝顺,是对父母的爱,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需要的东西——金钱、物质、健康、陪伴、关心。。。
但是,我所认同的孝顺,却不是完全听命于父母的——那样,我认为是傀儡。。。

当然,我这样,在许多人眼里,大概也是很异类很大逆不道的了。。。

孝心、孝顺说完,闪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1 + 1 孝顺本来就不是"完全听命于父母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14 19:05:2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国情不同,经济状况的不同,出发点就不同.我的先生出生在农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父母不但指望他传宗接代还指望他养老送终,我觉得没有什么不道德的,我的婆婆和公公生来就是农民,没有任何固定的生活来源,更没有任何多余的储蓄去买基金或保险,当然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他们毕生的积蓄都支付了先生和两个妹妹的学费.但是我想他们如果有能力可以自己养老送终,他们决不愿意成为孩子的负担.而我的父母恰恰相反,退休工资很高,医疗是公费,所以我们在经济上没有什么负担,但我想养老送终不光是经济上的问题,还有精神上的问题.我和先生也有一双儿女,我们当然生他们养他们的时候没有想是为了养儿防老,我们也买各种 保险,但是我们没有想着我们是为了儿女才买的,我想是因为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因为人的处境不同,所以想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但是父母心应该是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14 20:55:5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一直纳闷,为什么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给自己看不懂中文的两个小女儿写这个关于养老的文章,而且公开发表。

看了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74755,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做广告的。俗称软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15 07:52:59 | 只看该作者
(1)陈先生的信显然不是写给他的子女看的的,是写给国内人看的。

(2)陈先生写给国内人看的这封信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不论陈先生的动机如何。

(3)“养儿防老”这句古话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代表性,即使在农村。

(4)中国人为了后代最具个人牺牲精神。我的一位中学同学每月只有2k的收入,去公司上班骑自行车需要一小时,去年他却给女儿买了8w的钢琴!像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西方人是做不到这点的。

[ 本帖最后由 pianocrazy 于 2009-1-15 07: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15 08:06:26 | 只看该作者
最不喜欢这种总以自己的生活习惯做为道德标准,把别人的统统称为不道德的,这种人统称为“伪道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15 08:35:10 | 只看该作者

这位教授所处的环境脱离了中国社会
他儿女的成长环境也不在中国
中国人讲究天伦之乐
这位教授看来是享受不了了
一封信能改变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8 17:46 , Processed in 0.089113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