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905|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送孩子进现代私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6 20:3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元月3日
    今天,我决定重新开一个博客,作为新年做的第一件大事。
    2008年12月31日,我们去嘉兴看我们的宝贝,到今天,她已经在嘉兴寄读了4个星期了。我们在嘉兴住了3个晚上,陪了她两天半的时间,我们感到非常满意,也很惊喜。
    元月一号那天晚上,我们请袁老师给她取了英文名,以后我们就叫她Scarlett了。这是小说《Gone with wind》里的主人公的名字,很美。关于取英文名还有个小插曲呢。我们去之前,袁老师就说要给她取名字,可是小人儿不领情,大言不惭地说:“我妈妈是英语老师,我要妈妈给我取!”所以,只好作罢。元月一号那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我们就请袁老师做了主,把英文名定下来了。我们之所以请袁老师取,一是因为,宝贝以后是要托付给袁老师的,而且也看得出来,袁老师很喜欢她,所以,这个名字其实是有意义的;二来,袁老师的英文造诣毕竟比我们深,所以,还是烦劳他了。我们觉得袁老师那里的孩子都有英文名是很好的做法,一是让孩子有一种英语和自己有关的概念,二是,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保护。所以,我以后凡是涉及宝贝,都用她的英文名来称呼她。毕竟,这个社会太复杂了!在她还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之前,我会尽力保护她!
   Scarlett 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进步非常大!首先是,她更独立了!我们去嘉兴之前,没有事先和她说,老师也故意没有告诉她,大家都想给她一个惊喜。我们到嘉兴已经中午1点了,小家伙还在瑞吉欧早教中心睡午觉。周老师先和我们说了许多她的趣事,让我们很开心。一个是,她很懂事。比如,另外几个4、5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吃零食争执,她却从来都是给也不吃,她说:“妈妈说了不许吃的!”可见,妈妈对她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另一个,她很狡猾。有一天晚上,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吃花生米。她和瑞吉欧的另外一个28个月的小女孩也分了几颗。老师说,小孩子不能吃太多花生,吃多了上火,拉不出大便。Scarlett吃得快,三两下就把自己分的花生吃完了,看看小妹妹还有4、5颗,她便不声不响的下了凳子,走到小妹妹身边,说:“小孩子不能吃太多花生,吃多了会拉不出大便的哦!”然后,伸手把小妹妹的花生抓了去,只给人家留一颗。转身,全放到嘴里吃了,小妹妹只有看着的份儿!4点多的时候,肖老师和刘老师带着小家伙来袁老师家了。在门口,大家叫她来看看是谁来了,她好像不好意思的样子,扶着门,露出半张脸来笑嘻嘻的往屋里看,然后她看到我们了,轻轻的说:“是妈妈!”我微笑着朝她走去,她也腼腆的笑着(大家都看着她的哦)朝我跑过来,然后我们拥抱在一起。我把她抱起来,她的小嘴就一直在我脸上亲啊亲!不过一会儿她就要下地了,说自己长大了,不要抱。后来爸爸要抱她,她就不让抱,还是说自己长大了。刘老师让她唱一首歌给妈妈听,她唱了《我的好妈妈》,让我很感动。刘老师他们的这份心也让我感动!大家都坐在一起聊天,小Scarlett就坐在我们旁边,不肯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了。吃晚饭时,Angella带领一帮小家伙坐在另一张小桌子上吃饭,几个4、5岁的小孩子吵吵闹闹,非常热闹,但是,Scarlett一声不响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专心的吃着饭,别人的打闹,仿佛没有看见。我想把她的碗拿过来加菜,她却不肯,死死的捧住,好像怕我们不给她吃一样!我只好另外拿只碗给她添菜。吃完一碗,问她还要不要,说:“还要!”但是那晚饭做得少了点,锅里没有了,我想她也差不多了吧,就想算了。没想到人家真的还要,后来,我们只好把粘在盛饭勺子上的饭全刮给她了,然后和着肉汤和萝卜,又是一碗,给她小人家全吃完了,还意犹未尽的样子,我说:“吃饱就好了,不能吃撑!”才勉强说:“饱了!”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开心。我知道有很多小孩子,到5、6岁甚至7、8岁吃饭都不会自己吃,老是大人端着饭满屋追着喂,结果身体也不好。我们一直想让她自己吃饭,以前在家里我们没有时间训练她,外公也不愿意帮忙训练,奶奶来了更别想,结果,每顿吃饭都要喂,养成吃饭好像不是她自己的事的错误观念,导致吃饭不专心,吃一顿饭要好长时间,弄得大人心烦意躁!没想到,在瑞吉欧才不到一个月时间,吃饭问题就解决了!袁老师也一直夸她,吃饭非常好,专注力很强!第二天中午有点耍赖皮了,想要妈妈喂,剩下一点我帮忙喂掉了,晚上也是。不过我晚上睡觉时告诉她,应该自己吃,妈妈喂不好,所以第三天又自己吃了。元月2号中午,我们在瑞吉欧吃的饭。我们5个大人坐在大桌子上,她们两个小家伙呢,一人一只小凳子,坐在我们旁边,手里捧着自己的小碗,安静的吃自己的。Scarlett吃了3碗!她吃饭左手右手都运用自如,这也是我想要的!
    另外,Scarlett现在的音乐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明显比在家里强了很多。在家里,因为我们都不懂音乐,所以最多只能放点音乐给她听,还只能偶尔听听。而在瑞吉欧,刘老师是专门做音乐舞蹈教育的,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Scarllet跟着她,亲身体验音乐舞蹈的美,做律动,唱歌,到现在,她已经很有乐感了,轻重音和节拍都能把握了。我想,这和我们以前经常放音乐给她听也有关系吧。在暑假前后那段时间,我们还经常带她去河边看排舞,她很喜欢,每次都跑到领舞旁边去学,回到家跳给我们看。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搭积木上。在家里时,白天她都不在身边,基本是放羊,所以晚上我们都不给她玩玩具的时间,大多数都是读书。这导致了她有意识的玩积木的时间很少。昨天(元月2号)下午,她睡好午觉起来,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积木。刘老师给了她十来块积木,她便专心的玩起来了。她很安静的玩了半个多小时,总共搭了4、5个“作品”。她的作品都很有设计,对称啊,结构啊,都不是随便搭的。旁边有两个快5岁的男孩子,搭的都很简单,不如Scarlett做的。刘老师和肖老师说,这要归功于我们早期给她输入的多,她读了大量的绘本,所以脑子里有东西,而且慢慢的建构起了自己的东西。而另外那两个孩子,4岁以前都是放羊、溺爱大的,脑子里空空的,没有想象力。他们还说,因为绘本阅读的原因,Scarlett现在对美已经有了鉴赏力。他们玩字牌时,有一张牌她赢了也坚决不要,问她为什么,答曰:“太丑了!”
    她现在也爱吃苹果了。在家里时,她不爱吃,所以我就干脆不买了,经常给她吃番茄。这几天,她常常喊着要吃苹果。昨天下午,老师准备了好几个苹果,切成块儿,Scarlett吃了好几块,还要吃,最后3个孩子一人分一块,吃完才了事。还边吃边说:“很甜!”
    本来我很担心,Scarlett这么小离开父母,会有心理阴影,不过见到的事实让我们很放心。刘老师待她就像妈妈一样,每天晚上睡觉给她唱舒伯特的《摇篮曲》,歌词改成“刘老师爱你”。刘老师自己说,她的网名叫做波波妈,为了不和我重复。晚上我们俩一起睡觉,我问小家伙:“在刘老师这里开心吗?”答曰:“开心!”“刘老师好不好?”“好!”“妈妈不在的时候,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你吧?”“对!”晚上给你读绘本吗?“是的!”看电视吗?“不看!”我在嘉兴的这几天,小家伙就粘上我了,不肯离开半步。31号那天晚上,刘老师她们准备去超市买东西,1号那天好做大餐,走之前,刘老师让Scarlett过去道别,小家伙以为刘老师要叫她走了,慌忙挣脱,说:“我不要去!我要和妈妈在一起!”刘老师拉着她说:“我不是要带你走,我是要去买东西,和你说再见!”然后,才放心的和刘老师亲了一下。就连2号那天上音乐课,因为我在旁,小家伙都不肯听刘老师指挥,只想留在妈妈身边,所以最后我只好到门外去等了。刘老师说,看到小家伙有了妈妈就不肯理她了,心里有种淡淡的失落。我告诉刘老师:“我带Scarlett31个月,而你只带了1个月,孩子肯定会对我亲一点,只要你一直这么对她好,她会越来越亲你的,就像你的孩子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uge57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21:15:56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想与有心于教育的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这个话题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也在采用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局限于各自的认识和经验,或多或少不能给孩子以最好的教育。在此,我想起个头,与天下有心于教育的家长共同探讨一下“教育”这个话题。我希望大家能求同存异,有啥说啥。目的就是一个,希望孩子能够顺利成长幸福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08:45:09 | 只看该作者

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保护Scarlett的心灵

先说现实,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家都知道应试教育严重摧残着孩子的心灵和身体,至今早期教育还承受着政府的白眼,幼儿园教育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用3年时间改造着孩子,以使孩子能够在入小学时接受和承受住圈养式的“我说你听”这样的教育方式。广大孩子的心灵,不但在幼儿园里严重受着摧残,更在0到3岁的时候被广大无知的父母摧残着。我个人就是建立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出于对孩子本能的爱,四处寻师,终于找到了现代私塾这样的教育模式和理论,也就有了将小小Scarlett送去游学的举动。通过一个月的游学,我们很满意,信心和决心也更大了。但我知道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完美,只要有心去发现,发现了去改正提高,就达到大家预期的目的,对如何保护Scarlett的心灵,我也是这么认为。为此,我一直关注着“瑞吉欧”、现代私塾,一直保持与老师们的联系,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老师们也努力去做得更好,有这份心我就满意了。因为现实不让家长全职在家,幼儿园又靠不住而且问题多多,我们很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可现实不允许,叫我如何去选择。
任何一个理论,如果光留在字面上,不去实践都是没有太大的价值。因此,作为现实主义的我,更关注的是找到好老师后,非常注意Scarlett的每一天生活。时间是不逆的,过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心灵的成长和保护必须体现在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件小事上。我确实很担心孩子的心灵问题,我是把这个问题放到第一位来重视的。离开父母的孩子肯定会有焦虑,内心有种不安全感,这体现在她“撒谎”上,动不动要找妈妈上,请肖老师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也请广大家长提点好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 本帖最后由 寻找大师 于 2009-1-7 08: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7 13:4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efanghuang 于 2009-1-6 23:40 发表
不知您的孩子多大?我觉得孩子幼儿时期不应该离开父母,父母的爱是谁也代替不了的,缺乏父母爱护的幼儿将来会留下缺憾,不要光顾着成才而忽视了孩子心灵成长

   赞同!
   对于一个才三岁不到的孩子,为了所谓“成才”而让她离开父母,其实非常残忍。
波波家长本末倒置了。舍去了最最重要的本,求到的是末。
世上没有哪个机构对孩子起到的作用会强过父母。包括你推崇的那家。
   我眼中的“成才”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不需要刻意求取。那就是:爱你的孩子,天天关心他是否快乐,多带他去亲近大自然,愉悦他的心灵。适当地读些书给他听,丰富他的心灵。我相信一个心理健康(对亲情的需求得到满足)内心丰富强大的孩子自然会有股强大的力量去成长 ,他自然会拥有他自己丰富,精彩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4:59:52 | 只看该作者

舍去了最最重要的本,求到的是末

对于一个才三岁不到的孩子,为了所谓“成才”而让她离开父母,其实非常残忍。
波波家长本末倒置了。舍去了最最重要的本,求到的是末。
世上没有哪个机构对孩子起到的作用会强过父母。包括你推崇的那家。
   我眼中的“成才”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不需要刻意求取。那就是:爱你的孩子,天天关心他是否快乐,多带他去亲近大自然,愉悦他的心灵。适当地读些书给他听,丰富他的心灵。我相信一个心理健康(对亲情的需求得到满足)内心丰富强大的孩子自然会有股强大的力量去成长 ,他自然会拥有他自己丰富,精彩的人生。
      你提的建议很好,对我也有很多新的启发。希望能就这个问题深入的探讨一下,帮助我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你不太忙的话或离浙江近,咱们能否当面交流一下,也希望你能见见Scarlett。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7 15:00:31 | 只看该作者
刘老师和肖老师说,这要归功于我们早期给她输入的多,她读了大量的绘本,所以脑子里有东西,而且慢慢的建构起了自己的东西。而另外那两个孩子,4岁以前都是放羊、溺爱大的,脑子里空空的,没有想象力。


怎么读起来老师有抬举楼主而贬其他孩子的意思?
“4岁以前都是放羊、溺爱大的,脑子里空空的,没有想象力。”这么快都给孩子定位了没有想象力?
呵呵,这是什么老师啊?
如果是另外的孩子父母来看到,还不快快把孩子领走?继续下去,不但没想象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5:15:4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抬举谁,而是事实

刘老师和肖老师说,这要归功于我们早期给她输入的多,她读了大量的绘本,所以脑子里有东西,而且慢慢的建构起了自己的东西。而另外那两个孩子,4岁以前都是放羊、溺爱大的,脑子里空空的,没有想象力。

     这是对真实情况的观感,而不是抬举和贬低谁。因为错失了孩子的前几年早教,形成了事实上的差距,这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这时侯,作为有远见的父母,更应该将孩子好好培养,将差距缩小,而不是选择逃避。因为孩子的成长谁也逃避不了。如果当孩子的小的时候选择逃避,孩子大了只会吃更多的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7 16:28:11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小的孩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是有点冒险,早教机构再好,恐怕也很难解决缺乏父母之爱这个难题,如果能白天上早教中心,晚上和父母在一起就好了。我以前也有过这个想法,只不过我家的已经是9岁的大孩子了,但我仍然担心孩子会因为离开我而缺乏母爱,怕给他的心灵留下阴影,所以即使望子成龙的想法再迫切也作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8:01: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关心,不知道有没有研究幼儿心理学的家长?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09-1-7 16:28 发表
这么小的孩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是有点冒险,早教机构再好,恐怕也很难解决缺乏父母之爱这个难题,如果能白天上早教中心,晚上和父母在一起就好了。我以前也有过这个想法,只不过我家的已经是9岁的大孩子了,但 ...

是有点冒险,是一个选择吧。我们是比了又比,最后作的这个选择。我们其实并没有抱着要她成什么才的目的,而是想让她快乐。我们之所以这段时间让她去,其实是想让她去感受一下,因为妈妈马上就要放假了,就可以去陪她了。亲情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考虑,现在也是,或许妈妈最后会辞职去陪她。我们决不是把孩子送去以后就不管她了,我们一直在关注她,也在学习。还有一点,这个瑞吉欧不是我们印象里的那种早教机构,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教育家庭。因为在这里,老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当然老师无法代替父母。只是,我们真的面临两难,最后作了这个选择。这个寒假,我们会用心观察孩子的,最后才会做出决定。
另外,我文中所说的别的孩子的想象力的问题,并没有抬举谁贬低谁的味道,只是一个事实,至少说的是目前的现状,指出问题所在,理智的家长应该看到这个差距以后努力弥补,而不是觉得老师瞧不起孩子或怎么的,然后就抱怨开了。老师也并没有给孩子定性,她并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这么讲。而且她对孩子,是同样的好,同样的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18:26:2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点亮智慧!

Scarlett已经32个月了,她的读书时间也已经超过一年了。到目前为止,给她读过的各种绘本加起来有300本左右,每一本都重复过无数遍。

    和许多妈妈一样,我也特别钟爱绘本阅读。Scarlett小的时候,我们家里经济太紧张,我们基本不给她买书,更别说这种又贵又薄的绘本了。到Scarlett17个月时,也就是07年10月份,我开始上班,经济收入多起来了,我便开始在网上买书。刚开始,我都是在淘宝上买。买的第一套是《我的动物朋友》第一辑,10本,还有《小熊布迪》系列6本。这16本书,我们读了3个月,翻来覆去的读,读不厌。Scarlett是个很好动的孩子,只要醒着,她就不停的爬啊,跳啊,翻啊,滚啊。但是,我只要拿起书,说:“读书咯!”她马上就停下来,坐到我的身边,安静的看着书,听我读给她听。这两套书字都蛮多的,书上标明适合5岁左右的孩子看,但是,Scarlett可以很安静的听我一本一本读下来。《小熊布迪》系列是她的最爱,讲到好玩的地方,她也会开心的大笑。那个时候天越来越冷,我们每天晚上吃了晚饭以后,就爬到床上,开了暖气,给她脱掉厚厚的外套,在毛衣外面套上我的小羽绒背心,然后,就是我们母女俩的reading time了!我们可以从7点左右一直读到10点多,直读得我喉咙冒烟,声音嘶哑,才睡觉!那段时间起,小家伙的语言能力进步特别明显,副词和代词都很快就学会了!

    这两套书炒冷饭实在太久了,我就琢磨着给Scarlett买新书。我在网上搜,看别的妈妈推荐适合2岁左右孩子读的书,搜到了《一看再看》系列,《聪明豆》系列,然后就买了回来。Scarlett特别喜欢任溶溶译的《聪明豆》第一辑,语言俏皮,简短,内容也幽默风趣。特别是《咕噜牛》,我们俩还会玩角色游戏,她说她是咕噜牛,我就让她形容咕噜牛长什么样子,她特别爱说鼻子上有颗毒瘤!而且以后看到哪里有颗小豆子冒出来,她都会说毒瘤!

    后来知道了卓越和当当,还发现他们比淘宝还要便宜点,所以又开始在这两个网站上买。卓越上推荐的《庆子系列》4本,我都买了来,觉得特别好玩。读《猪先生去野餐》,Scarlett常常会尖叫大笑来表达她的快乐,还常常和爸爸扮演猪先生和猪小姐的游戏。《秋秋找妈妈》让小家伙觉得很忧伤,会用那种同情的语气讲:“秋秋没有妈妈!”《狼大叔的红焖鸡》也是一本好玩的书,结局出人意料,特别是小鸡们跑出来亲吻狼大叔的情节,让Scarlett开心得手舞足蹈。剩下那本《最强大的勇士》就没那么好玩了,是要讲一个道理,所以看的次数没那么多。总的来说,《狼大叔的红焖鸡》和《猪先生去野餐》这两本是她的最爱,每次讲到结局,她都会有一种会心的快乐。后来又买了《鸭子农夫》,这是我买的第一本精装绘本,真贵啊,一本就要20多块钱!不过确实好看,画面很美,内容仍然是Scarlett喜欢的俏皮,特别是那两句“活儿干得怎么样啦?”和“嘎嘎!”的问答,前面一句的字体一句比一句大,而后面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小,我在给她读的时候,尽量去模仿,到最后,那句“活儿干得怎么样啦?”简直声嘶力竭,而“嘎嘎!”却有气无力,惹得小家伙笑得前仰后合!

    信谊的那几十本绘本都非常好,但是太贵了,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要买完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只挑了几本。我买得多的是那种系列型的。除了前面讲的几个系列,Scarlett特别喜欢的还有《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和《小兔汤姆系列》,这两套是11月份当当9周年店庆特价促销买来的,不到5折,特别划算。这两套书都很适合Scarlett这个时候看,讲到了上学,与人相处,还有如何看待弟弟妹妹的问题。Scarlett因为看了《小兔汤姆系列》的《汤姆的小妹妹》和《不一样的卡梅拉》的《我想有个弟弟》,就讲:“我想要个小妹妹,我是女孩,我要妹妹,男孩子要弟弟!”她还经常问我肚子里有没有小妹妹。后来她奶奶来了,她又告诉奶奶说想要个小妹妹,有小妹妹的话她会给她喂奶。奶奶说:“要个小弟弟好啊!”人家说:“不行,我要小妹妹!我要打小弟弟的!”就前几天在袁老师那里,她还对我讲,她有个小妹妹的话,她就是小姐姐了!可见印象有多深!

    这一年多,Scarlett读过的书有几百本了,我和老公两个人合起来花的钱还没有花在给她一个人买书的多!可以说,我们是把自己的花费节约下来,给这个宝贝买书了!到现在,Scarlett32个月了,她的语言能力可以和普通4、5岁的孩子抗衡,副词用得特别好;她的思维也很快,从她的语速上可以感受到;她的审美能力也很好,搭积木,从对称啊、结构啊、布局上,都会很周全的考虑,超越了瞎玩的层次。可以说,这些都要归功于大量的绘本阅读!如果说我们这一年来比别的父母做得好的话,就好在晚上的时间,基本上都陪着Scarlett读书上了!所以,我们坚信,阅读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妈妈们,尽早给孩子阅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uiaiyian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03 , Processed in 0.09636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