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数学题的两种思维模式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7 00:11: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丽莹妈咪 于 2009-1-6 17:50 发表


小学阶段100多种题型有帖出来吗?找来找去没找到。。。


我是分年级发的,从“一年级奥数”一直到“六年级奥数”,1月6日下午发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yingyingmama + 2 + 2 谢谢你了
丽莹妈咪 + 5 + 5 看到了,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1-7 09:2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iyitj 于 2009-1-6 19:35 发表
只要感兴趣,用不着家长给总结,他们自然会形成解题的思路。我觉得思路最重要了。所谓熟能生巧,我想奥数也可以用到这个成语呢。


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都不一样,对于生来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就如你所说的孩子自己平时就会去猜摸题型,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家长跟本用不着操心,这里的qdylz版主,僵硬,阿Q,  等等数学高手,小时候就是属于这样的孩子吧?但是很多孩子生来并没有数学的天赋,也没人引导他对数学的热爱,这样的孩子要考好数学怎么办?我想靠老师或家长带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老易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1-7 10:13: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丽莹妈咪 于 2009-1-7 09:26 发表


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都不一样,对于生来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就如你所说的孩子自己平时就会去猜摸题型,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家长跟本用不着操心,这里的qdylz版主,僵硬,阿Q,  等等数学高手,小时候就是属 ...


大陆目前的学校教育,基本用的就是对付这类学生的很有效的方法,题海战术。尽管很多人反对这种方法,但是对于数学思维没有充分培养的学生,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1-7 20:02:55 | 只看该作者
女儿原来对数学很抵触,后来和老师一起分析了原因.她没有成就感,每次都考得不好,家长也是疲于补漏,根本没有把兴趣考虑在里面。我试过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后来偶尔的一次小考试她得了难得的100分(计算测试),结果她从那天起对计算就非常认真,错了就很难过。我突然感到孩子也需要成就感的。我想也许孩子感觉努力也没有收获,或者家长在辅导时着急的话,比如:你怎么还没明白?或者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点星星之火达到燎原的效果是家长需要下工夫的。我女儿就是从计算开始有了信心。每个孩子天赋和兴趣固然不同,但相同的是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的成绩不好。家长用心总能发现孩子身上那可贵的哪怕是萤火虫般微小的光,鼓励他们,也许那就是突破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老易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1-12 09:16:54 | 只看该作者
基本同意3楼说的

真正的人才在第一种思维里面

第2种仅能用于临阵磨枪

过早的进入第2种归纳法,会走入小易在“不要忽视看不见的习惯”帖子里面说的那种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

小易真的很奇怪,你这2个帖子根本是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1-12 09:20:59 | 只看该作者
目前的奥数用的就是这种归纳法,翻开每一本奥数教材,里面的章节就是按题目分类的

其程度的递进也是在分类中进行的,也就是说2年级和2年级奥数的章节编排很类似,因为题目类型是类似,只是难易程度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1:35:04 | 只看该作者
奥数的问题很多是超出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时用归纳法未尝不可。

另外,思维习惯不等于具体的解题思维或者解题能力。

思维习惯像军队的统帅,谋士,解题能力是将军,战士。

不是说一个人智商很高,解题能力很强就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君不见很多神童,天才经常作出令人扼腕,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吗?

智慧与智商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1-12 11:36:04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实验,实际就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

实际上归纳不是什么文科的方法,而就是理科的方法。

我们太强调聪明,不喜欢自我总结,这才是我们的问题根本之所在。

奥数书的问题是书中都总结完了,孩子没有机会自我总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1-12 13:51: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iyitj 于 2009-1-7 20:02 发表
女儿原来对数学很抵触,后来和老师一起分析了原因.她没有成就感,每次都考得不好,家长也是疲于补漏,根本没有把兴趣考虑在里面。我试过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后来偶尔的一次小考试她得了难得的100分(计算测试 ...



很是赞同,兴趣是鼓励出来的,希望大家学习yiyitj 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1-18 09:47:38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看到大家对学习数学的讨论,非常好也一直在想如何教孩子学数学,也想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9:42 , Processed in 0.096299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