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下学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2 16:47: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1-2 15:34 发表

  女儿如果初中高中不去读音乐美术学院附中,估计在还得在荆门呆,二胡也不会放弃,在初中高中女儿的二胡水平是不可能太高的,还是得跟这个盲老师学。

我们这个小地方,不可能有比盲老师水平更高的二胡老师 ...


我随便说两句啊,我尽管小时候也拉过几天二胡,但那实在是那个年代只有样板戏,乐器也就剩下了二胡、笛子、手风琴和口琴几种,所以也就胡乱的学了几下,实际上也属于一点都不懂。

其实二胡这类乐器,尽管也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但实际上他和中国的乐器都有自己共同的特点,因而不能去和西洋的乐器去类比。

比如民乐都是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乐器,每一把二胡,它的音色、音准、音高都不一样,很难把两个二胡调到一个相同的音色去。不管你转动琴轴,还是调整琴码,哪怕你用上矫音器都是没意义的。所以二胡最适合独奏,要是搞合奏,绝对是乱的可以。

而且民乐的一个特点就是热闹,几乎所有的民乐都是散板的,也不会去符合十二平均律,所以一个古曲,到底拉成什么样子,其实是没有标准的,在西洋乐里,管这些叫做噪音。

以上的特点就决定了,二胡的考级实际上是一个笑话。因为找不出标准的东西,很难用考级去决定水平。

所以呢,我觉得楼主还是要逐渐的清晰目标。

如果是升学的时候有用,就瞄准考级。

如果希望孩子吃这碗饭,那考级就没有意义了,要拜名师。其实中国的东西,师承远远要比水平有用得多。所以你看郭德纲火成那样了,还要拜侯耀文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仅仅是作为爱好,其实没必要去找那个盲人做老师。很多戏剧团或者民间的艺人,都可以教你孩子学很多东西。更没必要弹那几首考级曲。那都是不伦不类的东西,真正的二胡曲,都是那些戏曲的曲段。喜欢的话,可以自娱自乐,才是很好的。

胡说一些,不准确的请大家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gajidouma + 2 + 2 好生佩服,很受用
paisley + 2 + 2 多谢,十分受益。
果行育德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3 08:29:58 | 只看该作者
我说的柳爸被耍
是被他自己的观念耍
而不是被某个人耍
观念不改变
他依然会继续走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3 11:13:07 | 只看该作者
好象与享受音乐有点隔阂了。

不谈学音乐的人,这样的音乐培养是不是把民乐往死路上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hyouth + 2 + 2 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又见02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3 12:28:07 | 只看该作者
二胡和钢琴完全不一样,我们钢琴老师说学民乐的进学校拉什么曲子,出学校还是那几首,民乐的曲目拿得上台面的比较的有限,钢琴就不一样了,再努力的弹,一辈子也谈不完,
  这虽然有贬低的成分,但是也是个事实,民乐的曲目和西洋乐比起来是少点,所以老师才这么要求的吧,钢琴和这个情况要区别对待,是在一个级别弹尽量多的曲目,有点像英语的分级阅读,一个级别读到一定量自然就能上一个台阶了
     我想民乐的学习就不要在量上纠缠了,如果不是走专业,娱乐就是学音乐的最高境界了。
      如果考级对升学有用的话,你跟着这个老师就有点不合适了,太慢了;要是没用,就跟着这个老师学吧,名师难求啊。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 于 2009-1-3 12:4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把学习钢琴与学习英语联想在一起,对我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3 13: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1-2 07:14 发表

我曾想让孩子在四五年级时接触一下钢琴,我的想法是用西乐的完善理论来打造过于乡土的民乐,孩子不一定要走民乐专业路,能知其所以然也会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我觉得您这个想法很好,虽然我自己也不懂音乐,孩子也还没开始学乐器。

汗,修改一下,原来学钢琴的建议是盲老师自己提出来的阿,那更有道理了。

柳爸你平时和老师有没有学术问题之外的交流?我觉得这个老师想法很多,也许也是个内心有体系有哲学的人,但是厚积薄发出来,就那么几条干瘪的建议。你还是多和他聊聊吧,挖一点他的根基想法。市面上大艺术家写的书也不少,可以拿他们的理论和盲老师的对照一下,看看如何取舍。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09-1-3 05: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4:3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paisley 的帖子

在我的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大而全”的思想,所以小学阶段让女儿学这学那,每门都要女儿学好。
到女儿读初中了,我会和女儿一起帮她“取舍”。如果现在就要我为女儿作出一些取舍,我会感到很困难。
女儿读初中不仅面临一个专业选择问题,还面临一个生活环境选择问题。比如女儿对二胡特别有兴趣,得想办法读音乐学院附中。

现在访名师,和以前不一样就是,走专业路的求学得依附音乐或美术学院,艺术家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那里。

小地方,访名师是没有选择性的,某行业的顶尖人物就那几个,这些地域高人和全国比较,属于哪一层次,外行家长是很难知道的。

走专业路,不仅仅是艺术,还有科学、人文等,孩子大了总得会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择名师而学是一条铁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3 16:14:32 | 只看该作者
一年学一两首,总是练那几首, 老师把孩子当什么了? 当技工培养啊?

建议柳爸好好考虑一下,学乐器的初衷。 想明白了, 再取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3 22:22:04 | 只看该作者
盲老师?二胡不是要注意手势吗?有的曲子把位的手势不对,听起来也是一样的,盲老师看不见学生的手指,怎么指导学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8 17:18 , Processed in 0.11446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