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86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用钱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好不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5 16:2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听同事说,
她儿子(大班)每晚写好一页纸,就可以得到一块钱,
弹琴弹得好,还可以再得到一块钱。
小家伙攒了一些钱了。
平时有些玩具可以从这些钱里开销。
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对孩子做家务活,也进行一些金钱奖励。

我平常没这么做,
我觉得孩子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家庭做一些家务也是他份内的事,
不是为钱而学和做的。
但听同事讲过后,觉得,用钱偶而为之地奖励孩子学习的方法还不错,
但怎么做呢,
做到什么尺度呢?
总不能养成没有钱就不学习,就不做家务吧?
请教请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不好 但我常用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7:06:29 | 只看该作者
没人说说?
是不是发错版了,
应该发到教育方法版?
自己顶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25 17:13:06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认为,用钱是不合适的,采用其他礼物或者孩子的小愿望作为激励
应该更利于孩子的未来吧!哪怕是精神的鼓励,孩子都会很开心的,而用钱
会培养欲望----看楼主家庭的需要吧
个人己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25 17:24:15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
我也奖励钱.
小时候是奖红点换玩具
等他上学前班后就直接改钱了,玩具自己买,除了节日礼物外(比如昨天圣诞礼物,花了外婆150元).

我是每天给五角零花钱,如果做了大的错事,或者在妈妈已经说了扣钱还不听话时,就扣钱.一个星期没被扣钱的话,就翻倍,变成七元.只要有一天被扣过一角钱,就不能翻倍了,这个星期最多为三元四角.
一般我不会扣太利害,也就是一角一角的扣,不过有时候他太过分了,我一次性扣五元\十元.扣到他心疼.
一般情况下,一说扣钱,他会收敛很多,比较好管

钱不给到他的手上,而是在我手中,买玩具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买,一个星期可以买三次(他一般也就买个一元左右,有时实在想吃,买点妈妈说的垃圾食品吃吃).上学后,除了刚开始置办的基本文具外,其他文具,也是用零花钱来买.
现在上学了,为了让他学会检查,增加了一项,如果小测验考一百分,就给五元(我每次在他考前都说,祝你粗心一点,这样妈妈省五元.他还真老让我破费).平时写作业,学东西和钱无关.

因为感觉钱都是自己辛苦所得,所以他一般买东西很注意价钱,太贵了,他自己就舍不得买了.而且不光是对自己,上次外公去会所接他(打完跆拳道),同意给他买饮料,他挑了半天,拿了一个四元的和二元五角的比了又比,最后只买了二元五角的.他说:一样多,味道差不多,当然我买便宜的了."虽然不是用自己的钱,他也会考虑成本.

我也担心会让他变成经济动物了.
不过,目前,他还算比较大方.会买东西送给同学.
见到乞讨的,他会要求我给他们钱,这时,我就说,你出五角,我出五角.他也同意.
现在他正在积攒钱,准备请我吃次肯德基.

他本人还有笔大数,更不能动的压岁钱.我同意一年可以动用上一年收到的压岁钱的百分之十(主要是外婆舅舅都给得比较多),而且用这些钱,只能买书和送别人,并且还得打报告.所以他的压岁钱除了买了些电视漫画外,就是支援了灾区和给外婆买生日蛋糕了.

用钱奖励好不好,我也不知道,反正总归有利有弊吧.
但是目前我也找不到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再举一例,中午他不好好午睡,我就说:"要不给我五元钱,要不乖乖地睡觉,五分钟内不要让我发现你没睡着,你自己选择."他当然会选择睡了,而且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就听到呼噜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25 17:37:0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狠不好意思,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儿子已经大了
你们继续探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你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帮助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2-25 18:00:20 | 只看该作者
还别说,尽管知道用钱不好,可是有时很多家长都会用钱刺激刺激孩子。我觉得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看效果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25 19:12:5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赞成用钱的,但金钱真的不是万能的,所以要多种方法结合。

我们家目前的奖励政策是:
每次单元测验,
以97为基准
超过的4元/分奖他
低于97他得付钱给我
90--96,0.5元/分
90以下,1元/分
半期考试加倍
期末考试翻两番

零花钱是每个月10元,
另不犯错也没有叫着吃麦当劳还有20元
有突出表现
好的表现(比如市里一等奖)我们请吃麦当劳,月底仍有20元
差的表现(如把书掉了)也吃麦当劳,但月底那20元钱就没有了

前阵子不叠被子
说无数次都不管用
后来我就帮着叠
但帮一次他得付我2元钱
付了5、6次后就没再忘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25 19:23:5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钱的作用很大吗.
以后我也用这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25 19:52:1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常用钱来奖励
  每个月给她2元零用钱
  已经好几个月托故没给了(全吃垃圾食品)
  但是如果表现好奖励的钱还是会去买垃圾食品
  只有寄希望少吃点
  越不准吃越是想吃

  学习好不直接与钱挂勾
  只是一些临时任务与钱挂勾

  在某些项目上用钱引路
  上了正轨钱就淡出

  以前说明背笠翁对韵每一小段给五角钱
  背了几段之后
  慢慢上了正轨
  她自己不提钱了
  我们也不直接和钱挂勾了
  只是阶段性地按目标奖励她想要的东西

  现在还有吸引她的方法
  用电脑游戏吊起她的胃口
  然后达到目标给她自由玩一会
  常常为了一小时要努力几天 
  有时她妈妈而耍点小赖调整标准
  那个悲愤啊(我常常受不了出来主持公道) 

  完全靠钱来吸引是不行的
  也容易走叉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2-25 22:07:59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篇寓言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家现在的做法是每天评价一次,如果一整天吃饭好,表现好,懂礼貌,那么有一朵大红花。每十朵大红花可以换一样玩具,除了别人送的玩具,所有的玩具都是小朋友自己拿大红花换的。目前这个系统还行,只是不知到了上学的时候,这个系统是否还可以运转。

还没有想清楚,是否我的做法和那个老人是一样的,只是变个形式。

------------------------------------------------------------------------------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 本帖最后由 xylonhong 于 2008-12-25 22: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10 , Processed in 0.176357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