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9 formyxiaoxiao 的帖子
对与小孩子来讲,读德道经 和 周易,论语 孩子们暂时可能都读不懂,而诵读经典,对于人生的前四个阶段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这而言,并不在于弄懂弄通经典的内涵,而主要是多听、多读、多看,从而熟练掌握,乃至于能够背诵,重点是在于使经典中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在无为之中充分被吸收进入体内的水中,产生无意识的作用。这就是运用经典诵读进行上善治水的简单方法。
<<德道经>>中多处讲无为,无欲,。第十章 知天下(47)不出於戶,以知天下①;不規於牖,以知天道②。其出也遠,其知也少③。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爲而成④。
是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对与七岁一前的孩子正好处与先天无为状态,少思,寡欲,诵读经典如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通过诵读古人天人合一大智慧思想的经文,滋养心身,开慧起智.对于七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的确应该先读《德道经》《周易》之后再加入做人入世的理论读物,《大学》《论语》等等的典籍。
在平时我们常会与到这样的情况,有孕妇问小孩子,肚子里是弟弟还是妹妹,往往小孩子说的都比较准确,孩子们凭的是直觉和灵感,七岁之前的孩子诵读《德道经》《周易》会是孩子们的灵性更加的清灵.
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很多家长陪孩子诵读<<周易>>的过程中,家长往往收获不大,而孩子们收获却很大.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9-1-20 21: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