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0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制度的受益者与受害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3 12:4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何制度,哪怕是最糟糕的制度,也会有受益者与受伤者。
现在的高考制度,谁是受益者,谁又是受伤者?

一个生活在社会比较靠下的阶层,有聪明的头脑,又有极大动力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
一个生活中社会比较靠上的阶层,聪明程度一般,又没有太大动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孩子是这个制度的受伤者。

对于前者来说,高考是个绝佳的舞台,绝佳的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一个社会底层的穷孩子可以获得尊严,
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获得文凭,获得几乎一切他梦想中的美好事物。

对他来说,学习再苦,也比不上在田里耕种的苦,比不上在矿井里挖掘的苦,对他来说,学校是天堂。
对这些人来说,只要能够上大学,基本上就算改变了命运,因为即使有严重的失业问题存在,但只要不挑剔,
找到一个工作还是相对容易的,最不济,作为大学生村官回到农村,命运也改变了许多。
这种投入,产出,无论如何都是合算的,况且现在学费降低了很多,负担一个大学生并不是一种很困难的事情。

从这部分人的角度说,高考制度是最好的制度,保证了社会的垂直流动,使得下层的子弟有机会流动到上层。

这也是许多这样的孩子,不惜一切代价来应对高考的原因。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对这部分孩子来说,失去的
很少,得到的很多,那些所谓“素质”和“快乐”的付出对他们来说是不足挂齿的。

我们都知道山东,河南等地的高考分数高得惊人,在这些地方一个普通本科的分数能够在北京,上海进入重点大学。
原因在于,这些省份存在着这股强大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力量去搏击高考,如果全国统一来计算分数,北京,上海的
孩子重点大学可能想都不敢想。

受伤者是另一部分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不能说没有一点生存压力,也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
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他们又没有不惜一切代价的动力和环境。换句话说,与前者相比,他们的顾虑比较多,
没有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干劲。

如果把高考比作革命的话,这些人就属于革命精神不彻底的小资产阶级,而前者则属于革命精神彻底的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仅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可小资呢?失去的可能是本来不多的小资本,而得到的也未必
如其所愿。

是参加革命还是置身度外?有没有第三条路?今天小资们面对的困惑实际上并不新鲜。

好的趋势是,国家现在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中产阶层的政策,像扩大自主招生,像英语开始考口语等等,
但大环境不变,对此不必太乐观。

我虽然有一些批评高考制度的文字,但总的来说,我对高考的评价是中性的。作为一种制度而言,他目前的存在是有
合理性的。但这个小圈子的家长,大多数是中产阶层,可以说,很多是这个制度的受伤者。而且,在受伤者之中,
也有程度的差别,比如,如果孩子有志于在文学,文化,艺术类发展,那么,目前的制度对其伤害最大,如果特长是动手
操作,而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其受到的伤害也是非常之大。

如果志向是科研人员,尤其是以研究为主的科研人员,那么,目前的高考制度对其的伤害可能相对微小。
原因在于,目前的教育体制,大学是比较偏重研究的,与中学衔接比较好,中学学的东西,大学时很多能够直接
用到,这种连续性能够保证其某种程度上学以致用。

而且在精神素质上,也就是情商培养上,科研人员所需要的严谨,耐心,踏实,也与高考锻炼的素质相匹配。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8-12-23 12: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1 + 1
hq1966 + 10 + 10
ciscotang + 2 + 2 我很赞同。
pianocrazy + 5 + 5 佩服老易的洞察力。
shanlon + 2 + 2 还有国家和社会在教育中的投入和产出?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23 12:53:57 | 只看该作者
一等家长出国忙
三等家长应试忙
二等家长四处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跳跳龙的妈妈 + 2 + 2 概括得非常贴切,我现在就在四处忙,矛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23 13:17:0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老易推出这个话题。

我是高考的受益者,但是很不希望孩子成为高考的受伤者。

对于高考的评价,我觉得要历史地看问题。高考出台的70年代末(我很老了,我就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高考唤醒了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如果没有那时年轻人的梦想,现在的社会会是怎样?顺便说一句,那时候高考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录取率只有3%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固有的缺点越来越显露出来。我赞成改革高考,正像当初双手拥护高考一样。

总而言之,高考需要改革,但是高考的历史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23 13:24:1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能不花很大的代价通过高考呢?

你不是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23 13:27:54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个当官是唯一目标的社会下,奢谈其他的东西,都毫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2-23 13:34:46 | 只看该作者
社会下层是高考的受益者.
社会中层已经获取的一定的社会资源,完全有条件通过其他资源去换取特殊的教育资源.
所以说也算不上受伤者.
社会上层不用说,上升通道完全对他们打开.

如果社会的所有资源都被中上层占有,会发生什么?
流血事件呀.又一场文化革命即将开始...

其实现在社会流动机制很灵活,用不着非得高考才行.
高考已经不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一样,那么迷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3:39:48 | 只看该作者
不花很大的代价通过高考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但针对于个别家庭。
比如孩子用了一些手段,规划或技术作为辅助。

但是,高考是零和游戏,有人考上,势必有人落选。
如果大家都想走直线,新的竞争又开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angtutu + 2 + 2 竞争就没停止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23 13:4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很多人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那么走在正确路上的就有机会了,

现在的录取率比起我们小时侯高,

我当年能做到轻松,我相信我的孩子也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23 14:37:24 | 只看该作者
高考——在不断的弱化这个民族的体质、头脑、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2-23 16:37:13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家里亲戚有非常穷的,高考对于他们来说是全家人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有的孩子虽然考上,但是觉得不理想,又再复习一年,重新考。高中的花费对这样的家庭来说,负担非常重。经过几年的搏命,孩子在上大学后,放纵自己的几率大增,起码自己就亲见过几个。毕业后,不是名校的找工作还要靠父母到处托人找关系,工资还是可怜的一点点,我没觉得他们是多大的受益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05 , Processed in 0.11292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