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有关童蒙教育的开示摘录(转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1 17:2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童蒙教育的开示摘录

一、童蒙养正和落实《弟子规》的重要性
《净空教授关于「童蒙养正」答问节录》: 请看《儿童经典教师讲习手册》,大方广网站-下载专区-综合档-文字档,或专集网站-电子书坊-讲记类
《净空法师与王财贵博士谈话-如何落实儿童读经教育》:2004.8.8 启讲于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编号: 21-248
 王财贵博士在最近儿童读经教学上遇到瓶颈,有心向净空老法师请益,在温金海先生主动联系下,于2004年8月8日上午9:30,王财贵博士与温金海先生专程拜会净空老法师,并向净空老法师请益。
读书志在圣贤,读经贵在将圣贤之道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佛曰:转凡成圣
儿童读经成败关键,须家长与老师配合,以身作则
延续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教学——“教之道,贵以专
◎儿童教育从《弟子规》下手奠定根基

儿童教育父母须负全责,通力与老师配合,委与他人,不负责任
一经通,全部皆通,贪多嚼不烂

●‘净宗学院’的课程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学习。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摘录自:净宗学院/学院简介)
修学的科目:有《弟子规》、《三字经》、等儒学科目,奠定转恶为善的基础;以《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编》,等因果书籍,作为转恶为善的指导。进一步以《十善业道经》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作为指导,使我们的思想及行为做到纯善无恶。如能做到以上教诲,再以《净宗修行守则》(二种版本)中的科目作为我们修行的功课。(摘录自“净宗学院修学简介”)
附注:2005 年8 月联合国国际和平高峰会议上,净空教授应邀发表主题讲演——《推动伦理道德教育,促进世界和平》,老教授是本次会议唯一的主题讲演者。老教授提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总纲领与内容,是五伦十义,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教导如何做一个善人;具体落实,即是儒家的《弟子规》与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详见:二千零五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格里菲斯大学培养智能获得和平国际会议简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23:54:01 | 只看该作者
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今天我们要讲兴大利,种大福,要在哪里种?如果对于现实社会里头,种种状况你都能够了然,都能够明白,你就晓得,救人无过于消除他的错误知见。怎样帮助众生,放弃错误的想法、看法,学习圣贤人他们正确的观念。由此可知,这个事情是教育,所以中国在古代,《礼记》里面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全国的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最重要。同样一个道理,年轻人成家了,结婚生子成家了,家庭什么最重要?教学为先。所以,家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大根大本,做父母不容易!家庭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母亲怀孕那天开始,知道自己怀孕了,就要教你的小孩,怎么教?我的心要正,我的行要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因为母亲起心动念、身体动作行为,都影响胎儿。
 今天讲父母爱子女,你要不能这样照顾,你不爱你的子女,你的子女将来出世长大不听话,你自己要负责任,你没有把他教好。所以,从胎教开始。小孩生下来之后,他的眼睛一张开,他就能看到外面,我们要给什么给他看?要给纯正之法给他看,决不能让他去接触邪恶,邪恶的画面不能让他看到,邪恶的音声不能让他听到,从小培养他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这是父母对儿女真正的爱护。五、六岁要教导他读书,要教导他学礼,学礼就是有规矩,这是中国古代的小学,我们今天说实在话,非常可怜、可悲,我们没有受过这个教育,所以看到古书上的记载,我们非常羡慕。
 古人从小教起,那个印象非常深刻,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习惯,一生他都不会改变。六、七岁教他做人的一些规矩,这有一本小册子《弟子规》,这个小册子里面所说的一些原理原则,一生他都奉行,他都不会违犯,这是幼教,现在讲幼儿教育。古时候七岁上学,上学是上私塾,私塾的老师负责教学生,接受正式的教育。
 《弟子规》是学前教育,没有这个基础,不能接受正规教育。正规教育,老师教什么?教孝,教忠,教孝悌忠信,这是老师的事情。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怎么个教法?光是口头说不行,印象不够深刻,要自己做给学生看,父母要做给儿女看。 (了凡四训19-16-20 )
●今天整个世界动乱,根本的因素还是古人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我们的学习没有根!现在在台湾、在中国、在东南亚一带,有一些善知识提倡扎根教育。这话是正确的,但是什么是根?没能讲得清楚,没能讲得明白。扎根教育要怎样落实,要怎样产生效果,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根,中国古人常说「三岁看八十」,三岁是根,八十是果。由此可知,真正扎根教育,儒家讲从胎教。我们一般讲童蒙,那已经不是根,那是发芽!根在胎教,母亲怀胎到这个小孩长成三岁,这是根。
 从四岁到七、八岁,发芽,童蒙的教学。所以今天我们讲扎根,真正根在哪里还是没找到。扎根的教育是谁负责?父母!不是别人。到童蒙,四、五岁到七、八岁,这个时候老师跟父母密切配合,把这个小孩的根基真正扎稳。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古圣先贤,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哪一个不是受这样的教育?
 现前这个时代,真的,佛在《无量寿经》上讲的话,他说「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个话是教我们看现前社会大众,决定不能够责怪。什么原因?他没有受过扎根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受过?父母无知,对于伦理道德他不认识,他怎么能把他的儿女教好?今天儿女长成人了,不知道仁义道德,决定不能怪他。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在佛法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有佛性。佛性、本善,真的是永远不变。只是在这一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导,被环境、不良不善的习气所染污,我们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大方广佛华严经12-17-0849)
●父母在家对于自己的儿女的幼年时代,特别是五岁之前,古人讲“三岁定终生,三岁看八十”,这些教诲都不在文字上,在什么?身教,以身作则。到三岁之后,他已经成习惯了,他天天看到,天天听到,父母、大人是这么做的。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一、两年的时间,你教他念《弟子规》,他念他懂!“原来是这样,我都做到了”。他学的有兴趣,你再让他读诵、让他背熟。
●杨淑芬老师“弟子规讲解<第四集>” 52-47-04中提到:
 也有很多人,他会认为《弟子规》就是教教家里的小孩。如果有这种心态的话,那就完全错误了。因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会向我反应,他说:我爸爸,《弟子规》里头他完全没有做到。老师在这里讲给他听,他觉得很好。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他们是这样的态度,他们就会怀疑到底爸爸的对,还是老师的对?所以,做父母的,当我们有这些习气毛病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及时的改正,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都做不到,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这样就太可惜了。所以《弟子规》,不但子女我们要把他教好,做父母的更应该落实,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好好的教育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23:55:26 | 只看该作者
三、妇女的伟大事业
所以印光大师说,社会有没有贤明的领袖出现,如果有贤明的领袖出现,这个社会安定、和平、兴旺,这个人才是妇女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养儿孙,古人不是为自己家!是为整个社会、为国家、为世界培养一个好的优秀的人才。他将来长大了,能够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为一切众生谋幸福,你想想这一分职责值不值得做。世间人常讲伟大的事业,还有比这个事业更伟大的吗?在中国历史上,孟夫子的母亲是一个好榜样,尽到相夫教子的责任。她没有为自己,为自己的名闻利养到社会上去争一份好的工作,没有,全心全力教她的儿子。孔子称为至圣,她儿子称为亚圣,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不能不懂!(《中国远祖如何教导后裔》21-190-01)
有些人说这个中国文化不重视妇女,轻视妇女,这是完全错误。
 如果你要读读《印光大师文钞》你就晓得,不要读其它的了。这是近代的一位大德,你看看他给你所说的,中国文化里面对妇女比什么都重视。所以印光大师讲,天下安危,这个权在谁的手中?在妇女手中。妇女能够教好一个好儿女,天下太平。妇女对于儿女的教育不负责任,这个小孩将来可能是这个社会的祸患。这个话,印光法师能说,他真懂!
 中国古代提起帝王,哪一个不尊敬文武周公?在中国历史上享国最久的,周朝,八百年!为什么它能兴旺这么久?母亲好。母亲懂得教养她的儿女,从胎教开始。所以母亲的职责是相夫教子。下一代有没有前途,能不能超过这一代,这个权在做母亲人的手上。你说这个责任多大,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样的任务比这个更大的?没有了。扎根,主要是母亲,父亲是协助。到七岁,这上学了,再把他交给老师,老师跟父母密切配合,把这个小孩教成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任务,最艰难的使命,做母亲的人担负在双肩。佛法里头有讲,母亲的恩德超过父亲。在佛法里面出家人接受四众供养,母亲能够享受,父亲不能享受,你们想想这个意思。
 圣贤教育教什么,我们一定要懂,在世间里面,就是伦理道德,没有别的。儒家教的五常、五伦、八德;佛法里面教的十善、三皈、五戒、六和、六度、普贤十愿,整个佛法都在里面。愈是大圣人,教导的东西愈简单,绝对不会复杂。汉高祖入咸阳跟大众约法就三条,太多了谁能记得?愈是大圣愈简单。我们要懂得,圣人教化众生,就跟慈母对待她的儿女一样,每天唠叨,反复叮咛,这是教育。现在世间人很少懂得。(大方广佛华严经12-17-087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23:57:14 | 只看该作者
四、胎教、扎根教育

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从家庭开始。
 在古礼上,我们看到儒家的教学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就在教育她的小孩,所谓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什么?作母亲的人,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所以决定要小心谨慎,端正身心,给婴儿最好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决定不能有负面影响。这是爱护自己儿女,从怀孕那一天开始,现在谁懂得?
 在家庭里面,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小孩从小看父母、学父母,所以你要给他好样子,决不能做出坏样子。作父母亲的人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邻里乡党,小孩从小看在心里,根深蒂固,他一生自然是正人君子,不会学坏。他平常看到要这样做,但是他不懂道理,到学校老师再给他讲这些大道理,他就懂得了。因此,进了学校,老师的责任是要把这些所以然的道理教导他,他觉悟了,这是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教育。(佛陀教育杂志2002年,第84期)(附注:周文王之母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
「教之道,贵以专」。诸位要记住,圣贤教育,儒家讲从胎教开始。
 母亲怀孕了,如果这个母亲真正爱护她的儿女,从怀孕这一天开始就要保持很好的心情,情绪要好。为什么?会影响胎儿,怀胎十个月当中,决定不能发脾气。七情五欲要懂得节制,保持心地的平和,对于小孩利益很大很大。小孩生出来之后,眼睛张开就看大人,父母就是他的老师。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印在他的脑海里,他从这个地方就慢慢养成一个习惯。如果我们让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正法,都是善法,这个小孩怎么会不善?「少成若天性」!如果我们在他面前吵吵闹闹,这个小孩看在心里,把他的善心破坏了。特别是现代工业时代,夫妻两个都上班,小孩在家天天看电视,电视的污染严重。长大到学校念书了,在美国小学生作业就用计算机了,计算机里面的污染比电视还要严重,这怎么得了!这个问题太严重了。我们有没有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古圣先贤的教育》21-124)
这就是说,我们这一生的教育非常重要,影响这一生的行为。
 教育一定要扎根,真正的根,胎教!在中国古人都懂得,而且都非常重视。母亲怀孕的时候,起心动念都是善的,不许有恶的念头,不许有恶的行为。为什么?影响胎儿。在佛法里面对这个更重视,佛在大乘经里头常常劝导,父母怀孕这个期间读经。你看《地藏本愿经》就说得很好,这个母亲最好每一天能把《地藏本愿经》念一遍。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能够与经典上的教诲相应;没有邪思、没有邪念、没有邪行,无非保护她的小孩。这样小孩生下来好教,他不会顽皮,他听话,心地善良。所以从怀孕这一天开始,就开始扎根教育了。到出生之后,这个婴儿眼睛张开就不能叫他看不善的,所有一切不善的形象都要把它移开,不让他看到、不让他听到。他所看的、所听的、所接触的都是纯净纯善,这样到他六、七岁的时候,根基扎下去了,这圣贤教诲。父母受过道德伦理的熏陶,不一定母亲读过书,认识字,不一定,从小家里教的,我们常讲天性善良。(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七六卷)2002/10/4澳洲净宗学院,檔名:12-17-0876)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二四集)
14-12-24(1998年新加坡净宗学会)摘录: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剎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这是说生产的时候应该如何修福。……无论哪一种身分,无论哪一种地位,生产决定是不能避免,而且生产所受的痛苦是平等的,富贵人家照顾周到一点,贫贱人家照顾差一点。总而言之,这个苦是不能够避免的。佛教给我们方法,『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这要「早读」。最好如果家里人对佛法能信仰,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诲,应该在什么时候读?在怀孕的时候就读。每一天读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念一千声地藏菩萨名号,要以真诚恭敬心来念诵,福报就很大了。纵然怀孕的小孩是来报怨的,冤家债主来的,你能够这样照顾他,这个怨结就化解了。你对他有恩,他就不报怨,他来感恩,转变要从一开端。这个地方说的是最低限度要在生产七天之前,当然你提得愈早愈好。所以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知道这个方法,最好是能够在怀孕的时候就读,就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做母亲的人,心平气和,真诚恭敬,清净平等,起心动念决定影响胎儿。现在用科学的理论来说,大家更容易明了,这也是属于波动的现象。 ……
 由此可知,这一个神识来投胎他有念头他有波动,所以母亲起心动念、一切举止就影响他,所以中国古时候讲究胎教,道理就在此地。我们懂得古书里面讲的胎教,说了一些原理,但是说得没有这么详细、透彻,我们读了半信半疑,不知道这个影响的严重性,不晓得!我们今天明白波动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起心动念影响胎儿太大太大了,所以做母亲在怀孕期间这个阶段当中,起心动念都是善的、清净的,胎儿受利益就太大太大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孝子贤孙。怎么教他?在怀孕的时候,我们自己要行孝、要尽孝,孝的波就影响他。我们修净,修清净、修福,这才真正教他种下了深深的种子,不是没有道理,决定不是迷信。
 为什么佛陀教给我们读这一部经?这一部经是「孝经」,这一部经里面所讲的精神归纳起来就四个字「孝亲尊师」,孝亲尊师是世出世间教学的大根大本。我们修学大乘佛法从哪里学起?从《地藏》学起,地是心地,藏是宝藏。心地里面的宝藏是什么?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德是福德,能是技术能力;无量的才艺,是我们自性里头本具的宝藏,这称之为地藏。宝藏埋在地下,像我们今天讲的金银矿产,如果不开采埋在地下,虽有,我们得不到受用。
 你要懂得去开采,用什么方法开采?开采自性的宝藏一定要用性德,要用这个工具,与它相应才能开发出来。性德里面第一殊胜的就是「孝敬」,所以孝敬才能开发自性的宝藏。大乘佛法的修学从哪里学起?先学《地藏》,从这里下手。先学孝道,从孝道里面建立师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这一段是讲生产,念这个经有好处。念经如果对经典里面,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能够明了,力量就更殊胜。因为你明了,你读的时候随文入观,平常我们境界转不过来,至少在读诵的时候境界能转一点,你能转个一分、两分都能产生效果,效果都在波动里面显示出来。如果体会得更深,平常能够依教修行,那个力量就不可思议。下面讲果报,『是新生子』,出生的小孩,或者是男孩或者是女孩,『宿有殃报,便得解脱』,过去生中他要是造的有罪业,这一生要来受报,这个罪业就消掉了。确确实实给这些婴儿消除业障,这个时候消除业障好消。小孩长大了,他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时候你想消除业障,帮不上忙。这个时候他完全听话,所以消除业障都要在这个时候。于是我们才体会到,古圣先贤讲的胎教是多么重要,这是佛门讲的胎教。
 下面说『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这个小孩业障消除,灾难也就消除了,很好养,他寿命增长。假如这个小孩要是承福而生的,他过去生中修的福,就是我们讲他报恩来的,跟父母过去生中有恩德,自己也修福。『转增安乐,及与寿命』,你能够这样教导他、帮助他,他福报就更大,寿命就更长。批注里面也注得很好,可以做参考,我们就不必多说。
我们看到这里,真的想到古德常讲「教学为先」。
 这句话用在个人,人投生到这个世间来,父母、师长、他的长辈们怎么样对待他?应该要懂得「教学为先」。中国儒家提倡胎教,当小孩在怀孕的时候,这一怀孕就开始教导他了,教学为先。佛门当中也是这个说法,诸位读《地藏经》,佛在经里面明明白白告诉怀孕的母亲,你应该怎样对这个胎儿?每一天把《地藏经》读诵一遍,给你胎儿种善根。《地藏经》是佛门孝经。纵然不能够每一天读一卷,现在一般年轻人工作繁忙,他没有这么多时间,三天念一部、七天念一部,这总可以了;当然最好的是每一天念一遍。心正、行正这个胎儿有福,这个父母对他的子女真的是大恩大德。要懂才行,不懂就没有办法了。
 小孩出生之后,做父母的人对他生活的环境,要格外的关怀照顾,记住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所说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你记住这一句话,保护你的婴儿,不容毫分不善染污。你让他六根所接触到的都是善的,不善的不能接触,培养成纯善。我在这一生当中很少听到有这样的父母教导他的儿女。在古时候,确实书香门第,家里面长辈世代都是读书人,他懂;如果不是世世代代读书人,那就很难了。(大方广佛华严经12-17-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00:02:33 | 只看该作者
本资料来自:净空法师专集网 特此感谢!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悉皆归正觉,不负佛深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15 , Processed in 0.08097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