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童年的回忆:玩具和游戏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14:32:05 | 只看该作者
葡萄干+-->引用:葡萄干 我先挑个头吧
有空讲讲你们跳皮筋把,只见过没玩过,那是总看女孩子唱那些歌。 “二五六,二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革命洒鲜血;叛徒叛徒朴志高,你是革命大草包””米多多多发米来、你的裤子掉下来、倒霉倒霉你活该、谁让你不系裤腰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4-6-25 14:39:10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就是放在手心上,它会慢慢的翘起来...
咳,就这呀,我还以为什么高科技呢。在我的那个贴里不是提到了吗?
引用:<<!--quote1-->...一般压得好的糖纸的标志是放在手心它会很快缩成一个小卷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4-6-25 14:45:3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有空讲讲你们跳皮筋把,只见过没玩过,那是总看女孩子唱那些歌。 “二五六,二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革命洒鲜血;叛徒叛徒朴志高,你是革命大草包””米多多多发米来、你的裤子掉下来、倒霉倒霉你活该、谁让你不系裤腰带“
OK 跳皮筋恐怕是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从事得最多的一项活动了。记得我那时看见一个轮胎就两眼放光,期望着能搬回家剪成皮筋;还有一次上厕所也带着皮筋,起来的时候忘了,皮筋掉厕所了,那可是条质量上乘、不可多得的皮筋啊,忧郁了好几天呢。 皮筋一般由两、三个人撑着,从脚踝开始有并脚、一脚、二脚、三脚(数字表示两个脚踝之间的距离),到膝关节,到大腿,到腰,到头顶(我们叫小举),再到大举(也就是高高举起,这时都派最高的人上来撑皮筋)。一级过关后才能升高一级,所谓过关是针对一家(一组)的所有成员,如果有一个人没过,还可以由家里的另一位成员救她;救活就过,否则“死”,乖乖地去撑皮筋吧。 跳皮筋的花样太多了,实在不能一一枚举,而且我也不是高手,所以只能略举一二了。 第一种,名字忘掉了,但好像是最经典的一种玩法:开始(双脚位于皮筋的一侧)->踩一根->两根一块踩->双脚分开各踩一根->跳进两根皮筋之间->踩一根->出来->边跳边转身,用靠近你的那根皮筋压住另一根,踩的时候要有技巧,两根皮筋之间的空隙应足够大->双脚慢慢地将压在底下的那根皮筋放出来->双脚再跳进两根皮筋之间,注意这时皮筋不是平行而是交叉的->踩一根->出来->结束。 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只脚犯规,就变成“瘸子”,由剩下的那只脚完成所有动作。 点评:这种玩法的难点有:1、三四脚时两根皮筋不容易踩不到一起,高手的做法是通过“蹭”,这其中学问大了去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所以不再赘述;2、放皮筋的时候容易两根一块放掉或者底下的那根放不掉;3、到膝盖以上很难完成,到大腿能完成的则均被视为偶像。 第二种,我们叫“蹦蹦嚓”:开始(双脚位于皮筋的两侧)->跳进两根皮筋之间->跳出来(双脚仍然位于皮筋的两侧)->跳进两根皮筋之间->跳出来(双脚位于皮筋的一侧)->勾住靠近你的那根皮筋跳过去,使两根皮筋交叉,但不踩住->跳出来->结束。 注意:这种玩法没有“瘸子”之说,一脚犯规就“死”了。 点评:这种玩法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不然,主要难点有:1、脚踝这第一关就很难过,因为对方往往派出的是脚踝最细的那个撑皮筋,使得第一步“跳进两根皮筋之间”就比登天还难;2、大腿以上就越来越难,特别对个矮的人,需要超强的弹跳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14:56:02 | 只看该作者
葡萄干+-->引用:葡萄干 咳,就这呀,我还以为什么高科技呢。在我的那个贴里不是提到了吗?
我们那时候只有少数糖纸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4-6-25 16:46:46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哈哈,这个不是自己做的,就是普通的自行车,车太少,拿来凑数.

那时候基本都是28的车,26的很少,更没有现在孩子们有辅助轮的自行车。很小就开始学骑车,开始只是掏腿,就是在大梁下面骑,长高了开始骑大梁,最后才上座子。

后来有了自己的车,就学着拉兹玩飞车,推着车座子跑,然后从后面飞身而上。现在拿了车,再没有那种胆量了。

我是十来岁开始学自行车,没人给扶着,推着车猛跑,然后窜上去,几乎趴着一阵直冲。那时候还是土道儿,路边有碗口粗的杨树,我常常冲着冲着就奔杨树过去了,情急之下,一跃离座,自己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呢,就站在了路上,眼睁睁地看车哐啷撞在书上。然后扶起车子,继续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4-6-25 16:53:50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哦,哈哈,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

这种游戏在我们那儿叫做“撞拐”,大概取的是“像拐子一样互撞的意思”。“斗鸡”也不错,斗的还都是“金鸡”。

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分为两拨,按个子大小分均匀,前面画两条线,作为各自阵营,一声令下,搬拐上阵,被撞松手的就会被罚下。累了可回自己大营去休息。

撞拐的窍门是,先把膝盖放底,从下往上,挑他一个人仰马翻。

我也玩过,不过当时比较单薄,总是很快溃败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4-6-25 16:57:2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父亲节了,来一个给男子汉提气的游戏,就叫“抽老婆”
这个老婆可不是娶来的,使自己制作的

<font color="red">制作材料:圆木一小段(最好是用铁锹把之类的现成硬木),滚珠一个,小棍一根,鞭梢一根

<font color="red">制作方法:圆木用刀子削成一头尖的形状,类似高脚杯的杯子,底部的尖端嵌入滚珠,鞭梢拴在小棍上,做成鞭子

<font color="red">玩法:用鞭子把“老婆”缠绕起来,用手扶正放好,左手按住“老婆”不动,右手把鞭子一拽,“老婆”就会急速地旋转起来,不断的用鞭子抽打“老婆”,保持旋转

对了,学名应该叫“打陀螺”,滚珠是自行车轴承里面的,经常在“老婆”顶面上用彩色蜡笔,画上各种颜色,旋转起来很好看。抽起来有很多技巧,可以控制其行进方向,甚至可以跳跃障碍物。

受气的劳工们,快去作一个打打吧

亏你想得出这个名字,毒害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4-6-25 17:02:19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方宝就是用两张纸叠出的四四方方的东西(一张纸也能叠出),叠方宝的纸张主要有报纸、练习本的纸、画报纸、牛皮纸…,其中以牛皮纸叠出的方宝最佳。

玩的时候,要两个以上的人,一人把方宝放在地上,一人用手中的方宝去拍,只要把对方的拍翻过来,就算赢了。如果没有拍过来,就要轮到对方去拍,如此这般。

拍方宝的窍门是,轮对方先拍的时候,要把方宝的四边折一折,尽量放在平的地方。轮到自己拍的时候,要把上衣的最后两个纽扣悄悄的解开,然后把手抡圆了,连拍带扇,自然赢多负少。

我们当时除了纸叠的,还有火柴盒的两面玩着也很好。
不过我倒没有想起来解开扣子扇,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4-6-25 17:06:38 | 只看该作者
八戒公子+-->引用:八戒公子 偷麦子
偷麦子高手,长大有可能成为诗人。
麦子在真正成熟之前有两个阶段吃起来比较香。
第一阶段,刚刚灌浆。这时的麦子生吃即可。找一处茂盛的麦田,先“喜看麦子千重浪”,同时看好某一小块长得好的,迅速卧倒,翻身,背朝黄土面朝天,有无数个麦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招摇,揪一个,揉一揉,吃,重复。吃饱为止。
第二阶段,麦子接近成熟的时候。这时最好放学时背着书包去,因为偷来的麦子要烤了吃才香。偷的过程与前相同,但要注意偷完的麦穗要放到书包里,要放在书的中间,这样从外表看书包还是规规整整的。至无人处,找火(我就是有点想不起来当时火是怎么找来的)。烤熟了吃。香!

当时也烤过麦子吃,不过不是偷来的,是明目张胆坐在地头烤着吃,因为四下无人呀,不用偷偷摸摸地,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4-6-25 17:08:08 | 只看该作者
zgl+-->引用:zgl 偷麦子,把麦粒塞满嘴巴嚼呀嚼,最后成了白白的面筋,可以吹泡泡,算是自制泡泡糖/口香糖了

你不说我都忘了,真是快乐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26 , Processed in 0.08104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