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童年的回忆:玩具和游戏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4-6-25 17:12:10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夏天了,最爱吃的当然是冰棍儿,那时候牛奶的是5分钱一根,小豆的和红果的是3分钱一根,吃完了还要把那根冰棍中间的棍儿保存起来,我们那里叫冰棍儿筷子,因为那时候是竹子做的棍很细,那些冰棍儿筷子可是宝贝,上学的时候都要盯着地下,见到冰棍儿筷子,都会拣起来,不是为了保持卫生,而是因为那是一种财富,现在的孩子如果拣一根,家长肯定会说:多脏呀,快扔掉!那时候可没有这种想法,每个人都保存一大摞。

玩的时候,实现每个人抓一把,然后比较谁出的多,谁多谁先玩,把两个人的冰棍儿筷子团成一团,竖着放在地上,一松手,所有的棍儿就交织在一起了。然后用一根冰棒棍去一根根挑其它的。如果能挑起一根而且不动到其它的,这根棍棍就归你啦!反之,就轮到下一位了。相较之其它的游戏,这就是十足的技术活儿喽。屏住呼吸,小脑瓜子快速转动,先挑哪根,可是要全盘考虑。

你的记性真好!难得童心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4-6-25 17:19:18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是的是的,要选那种大蚂蚁,不过我不赞成叫嘬蚂蚁屁股,因为是把蚂蚁从中间断开,从肚子里拉出一个白色的包包,里面是酸酸的汁。

小时候可吃的东西实在太少,因此大自然的各种东西都成为了食品

榆钱没什么味道,但是量大,一串串的。槐花则有淡淡的甜味,春天的时候,就会爬到树上去摘很多,一把一把的吃。有些毒性,吃多了脸会浮肿。但是这两样也经常在家里做成饭吃,和棒子面一起蒸着吃,我们管它叫“苦咧”,哈哈,是挺苦的,小时候野菜吃多了,现在到饭馆里,看人家点野菜吃,都感觉好笑。

最能生吃的野菜还有马蔬菜,学名马苋齿,地里很多,玩饿了,拔起来就吃,没什么味道。

很多人不知道的就是泡桐花了,那个花是不能直接吃的,吃的部分是根部,把花拔出来,用嘴舔根部的那些蜜汁,微甜,带一股清香。

我也吃过,觉得挺好吃,当时巴巴地等大人拿着竹竿给够下来。
知了猴也吃过,油炸着吃最味美,烤着吃也可以。那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有半屋子的知了猴,想想,可以美美地吃好久哦!梦醒了觉得可惜,所以至今记得这个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21:07:31 | 只看该作者
萱妈+-->引用:萱妈 我也玩过,不过当时比较单薄,总是很快溃败了,呵呵
天。不会把,你是假小子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22:14:05 | 只看该作者
知了也叫知鸟儿,就是蝉,高高的爬在树上,抓的方法就是粘。 粘知了首先要有胶,我们那时候使用的胶,都是自己熬的。用的材料都很简单,自行车内胎一小段(轮胎很有用的,上面的朋友说了,跳皮筋的皮筋很多都是用轮胎剪出来的),把轮胎剪碎,加入松香,放到一个小瓶子盖里,在火上慢慢的熬,熬化即成。其他听说也有用面筋的,我没用过,那时候白面太少了,不合算。曾经试过用桃树上的胶,桃胶拿着玩还可以,粘一粘纸也没问题,粘知了则粘度不够。 然后还需要找一根较长的竹竿,还要找一根比较细的,捆在前面,动静会比较小。把胶涂在西竹竿的端头,然后就去树上找知了。中午的时分最好,光线清晰,知了也叫得欢,看到了,把竹竿轻轻举过去,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记得后来学过一篇古文,讲的是孔子和捕蝉者的对话,说的就有点玄虚。没那么奇妙,蝉不象鸟,很少能飞掉的。 抓到的一般是公知了,因为他会叫唤,好找,母的一般就不抓了,没什么玩头。抓到了,一般要剪掉一半的翅膀,这样它就飞不掉了。公的知了在胸腹部有两个小音箱,可以出声,平时就拿在手里,想让他叫了,就用两个手指,捏着他身体中部的两侧,轻轻一捏,他就会叫。 知了有两种,平时抓的都是那种大的,好抓。还有一种较小的,叫起来声音亦不一样,我们叫他麻知了,一叫好像在说“伏天,伏天”,因此也叫他“伏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4-6-25 22:23:44 | 只看该作者
知了、蝉蛹、青蛙都是烤着吃,麻雀是用泥包住烤熟

夏天,常带个瓶子在路灯下抓虫子(油胡楼、棺材版、蚂蚱.....),喂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4-6-25 23:06:30 | 只看该作者
除了粘知了,更有趣的是抓知了猴,也就是还没变成知了的蝉蛹。抓知了猴的最佳时候一是雨后,二是傍晚。 一场大雨过后,马上出动,围着每棵大树附近转,眼睛紧紧盯着地下,看到小小的洞就会兴奋不已,用手轻轻的一拨,洞逐渐变大了,把小手指头伸进去,就有一个小夹子,夹到了手上,轻轻一拽,就拎出来了。 经验:杨树柳树下最多,榆树槐树下就比较少。洞要看准,太小了不是,一般是蚂蚁洞,太大了就不要掏了,知了猴早出来了,真要去掏,说不定会蹦出一只癞蛤蟆来。 正常的知了猴是晚上才从地里出来,所以,晚饭以后就出发,备好手电筒和袋子,沿着路边一直走,每一寸地面都经过了扫描,每一棵树都从下看到上,这时候几乎都是捡知了猴了。 好的夏天,每晚上都能抓到4、50只,抓回去以后,挑几个公的,放到纱窗上,等他变成知了,其他的都泡在了盐水里。 雄的知了很好辨认,看知了猴的尾部,有小小两竖道的就是母的,没有就是公的。 盐水里的知了猴要泡两三天,去土,然后洗净,放到油锅里一炸,那叫美味。那时候的美味有三种:炸知了、炸蚕蛹和油渣。 还有一个要说的就是知了壳,学名叫蝉蜕,是药材,暑假的时候天天去树上摘这个,有一年收获颇丰,居然搞了两大提包,卖了8块多钱,顶老爸一个月工资的1/4了,合现在要有8,900块钱了吧,是一笔大收入呢。小的时候家里从来不用给零花钱,买点什么用的钱,都是靠这些和卖废品挣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4-6-26 00:14:2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天。不会把,你是假小子呀。

小时候跟男孩子爬树,中午一个人过瓦房顶上的屋脊,都干过!还从房顶上摔下来过,当时摔得眼睛肿得只剩紧紧贴在一起的缝了,我妈妈以为我被摔瞎了,可是慢慢能辨认颜色了,她才放了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4-6-26 00:18:18 | 只看该作者
咱们这代人童年的经历很相似啊!难得你这么有心,能回忆出来,还能如此生动地写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00:27:51 | 只看该作者
萱妈+-->引用:萱妈 咱们这代人童年的经历很相似啊!难得你这么有心,能回忆出来,还能如此生动地写出来。
那肯定的,后来爸妈的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那时候充满了时代的烙印,穷,没钱,不用读书,有时间,相比之下创造得多些,也比较开心。 这些我也早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才决定慢慢的写,想不起来的,大家一提醒,也就想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4-6-26 22:19:39 | 只看该作者
女孩子一般会有一些杏核,是和包一起抓(chua)着玩的,男孩子也攒了很多,属于收藏的宝贝之一。不过男孩子一般是弹杏核玩。 每个人出一大把,谁出得多谁就先玩。把出的杏核握在两只手里,使劲一摊,撒了满地。看看哪两个离得近,然后用手指在它俩中间画一条线,用食指将两个杏核弹得撞到一起,这样就可以拿走其中的一个,以此类推,弹得越多当然赢的也越多了。 记得那时候看过一个电影,里面有个农村孩子,就是用杏核做算盘,看完以后还自己做过。不过杏核钻个眼是可以当哨子吹的。杏仁从来不敢吃,大人说有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3:32 , Processed in 0.10290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