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儿腹泻家庭防治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3 13:4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儿腹泻两大引发原因:
1.各种病菌感染引起: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夏季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四细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最为常见。由于夏季温度适宜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加之小儿在夏季好进生冷食品,而此阶段胃酸分泌减少,杀菌功能减弱,一旦误食被污染的食品便可发病。
2.喂养不当和饮食失调:由于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快,对热量及营养物质相对需要多,但其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活力低,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不完善,喂食过量、添加辅食太快,骤然断奶或改变食物品种等,都会突然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此外,也可由气候变化、狐狸不当等因素引起。
小儿腹泻2大病因判断:
1、轻度腹泻多属于非感染性腹泻:大便呈糊状,夹杂有腐食气味,没有黏液,每日排便少于10次,偶有呕吐,一般状况尚好,体重轻度下降,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多数是由进食不当,消化不良所致的非感染性腹泻所致,只要注意调节饮食就可以了。
2、中重度腹泻多与细菌感染有关:除与细菌感染有关外,也可能是轻度腹泻发展所致。如果小儿腹泻频繁,每日排便10次以上,大便呈水样,量多,混有黏液,常拌呕吐,重时呕吐物似咖啡样,且有腹胀;呈不规则发热,面色发黄,烦躁不安,精神萎缩或意识朦胧,甚至昏迷,惊厥,则很可能是因细菌感染导致的肠炎。
经验之谈:
注意:所以进一步明确腹泻的原因,以及确定感染的病原,应该去医院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才能确定。而且应该带宝宝的新鲜便便去化验,如果医院在附近的,宝宝又不是太严重,可以不带宝宝上医院,直到诊断出来后再看情况决定是否带宝宝去(容易在医院交叉感染)
小儿腹泻2大临床表现:
1、排便次数增多: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或夹有不消化食物,严重的还有呕吐,水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正常小儿每天排便1-2次,腹泻时回比正常情况下排便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
2、大便变得稀薄:正常大便性状为黄色条壮物,腹泻时稀薄,可为稀水样,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小儿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小儿腹泻2大治疗方案:
1、对于非感染性腹泻:从饮食调整入手——只要注意调整小儿的饮食结构、习惯和规律,停止吃不适宜的食物,多饮水及防止发生脱水,大部分宝宝可自愈。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加重腹泻症状。
3、对于感染性腹泻:千万不可自行用药——严格讲用药前应该去医院做粪便细菌培养,明确了致病菌后在针对病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有条件者最好能根据细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调整。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大肠杆菌感染选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苄青霉素等;沙门氏菌感染选用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霉菌感染选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但在临床上由于细菌培养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医生往往用一些广谱抗生素治疗感染性腹泻。如果小儿症状较轻,可以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严重患儿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多粘菌素等。
特别注意:1、对于腹泻的小儿,应特别注意预防脱水及脱水后及时进行纠正。对于轻、中度腹泻,一般采用口服补液法,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记得很多药店都有卖的),开水冲后少量给患儿频服,对于重度腹泻,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通过静脉给液纠正脱水。如果伴有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需要进行必要的对症处理。
3、儿杂腹泻时多少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可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如合生元、培菲康等,或肠黏膜保护剂,如“斯密达”。它们可以帮助缩短腹泻病程,效果良好。
4、对于由于肠胃功能紊乱而腹泻的患儿,只使用助消化药还不够,不妨在中医知道下使用一些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的中成药,如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如果患儿久泻不愈或呕吐、吃药困难,采用中药贴脐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也很好。
父母要密切观察病情,小儿腹泻期间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如果小儿在家治疗护理3天内病情不见好转,或出现下例任何一种情况,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治疗——频繁呕吐、腹泻次数和量增加、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发热、大便带血、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
小儿腹泻2大饮食调理方案:
1、及时补充液体以防脱水
造成小儿腹泻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脱水和酸中毒,因而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否及时和充分,往往决定小儿病情发展及痊愈快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英文缩写ORS)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口服补液方法,服用量以“丢失多少补充多少”为原则。
ORS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腹泻、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以到医院或药店购买,也可以自己做。
家庭自制口服补液盐:
盐米汤:在500毫升米汤中加入1.75克的精食盐即成。
糖盐水:在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即可。
(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克白糖相当于2小勺)
小儿腹泻7个食疗方:

1、山药粥:取山药100克,小米100克、山药洗净切薄片,小米洗净放锅里,加适量水急火煮开后,换慢火煮成稀粥,分次喂宝宝。
2、萝卜汤:把胡萝卜洗净后切碎,放在锅里加水煮烂。胡萝卜中含有的果胶具有吸附肠道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可以促使大便成型。
3、苹果茶:取取新鲜苹果一个,洗干净后连皮都切碎,加水250毫升,煮成苹果茶,不断喂宝宝, 适用于1岁以内腹泻宝宝。
4、蛋黄油:将数个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把蛋黄放在小锅里加热,翻炒,直至蛋黄逐渐变焦、变黑渗出蛋黄油,将渣去掉后给患儿服用。2岁以下每次服5毫升左右,其他年龄宝宝根据症状酌情加减,适应于夏季久泻的患儿
5、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小,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可以增加胃的酸度,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还可以促进钙在肠道吸收。
6、焦米汤:米粉炒焦后其中一部分会变成碳质,具有吸附肠道水分的作用,可以帮助减少大便中的水分,避免或缓解脱水症状。(其实和蛋黄油的原理有相似之处)
7、苹果泥:取新鲜苹果一个,洗净后去皮,切片,放在碗里加盖蒸熟。取出后将苹果捣成泥状喂宝宝,适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宝宝。(苹果要买那种软软的,宁波话说“沙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3 , Processed in 0.07659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