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与大脑学习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0 09: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音乐与大脑学习关系   Post By:2008-12-5 12:14:52

  [url=]音乐与大脑学习关系[/url]   

转自http://www.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24&topic=312&replynum=last#bottom

王宝星教授(幼儿提智专家、合唱曲作曲家、声乐家、作家)
民国92年5月12日


谈及莫扎特旋风,或有人表怀疑,当然幼儿教育应全方位考虑,其它智能与情意之教育亦是等同重要,但人类大脑的学习与记忆深受音波刺激而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

我自幼学习音乐,也几乎半辈子搞音乐,更专注于脑波与超记忆学习之研究,人类大脑学习工程研究更是我注目的领域。二十四年前协助刘修吉博士引进零岁教育的秘诀,井深大的〈零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木贞敬〈育儿的大脑生理学〉,七田真〈右脑革命〉,二十一年前续又推介亚蕾斯的〈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并同步引进杜曼博士的〈教育的温和革命──婴幼儿的大脑提智教育〉,演讲推广已不下千场,二十年来始见大家开始讨论,亦有持反驳立场者,实不胜唏嘘!

音乐运用于教育,其实于中古世纪即颇有规制,若再上溯以神学修道而言,音乐被用来澄静脑波而获得超级记忆能力,则是更早之事,管窥之人妄言可止矣。

人类脑波通常醒着时约为每秒17-30Hz之贝塔波(Batawave),但其学习记忆能力仅25%─60%之间,如果有训练的修道者或静心(meditation)者,其大脑波长则可经常控制在6-16Hz之阿尔法(alphawave)以下,其记忆能力几可达90~95%,且具有长久之记忆转换功能,而音乐的种类/节奏/速度/强弱……与拍子,适可用来调整脑波之震荡频率,若能配合以身体之松弛与能量释放活动,则达成超记忆学习是轻而易举的。诸君不见同龄之幼儿,若其一长期聆赏西洋古典音乐者,令一则常欣赏热门音乐或流行音乐者,俟其长至成人则其气质、思考力、学习力与应变能力均已有颇大差距?!

欧美之超级学习多注重静心/身体松弛/音乐陶冶……。日本的超级学习则多出于瑜伽与禅修……。而中国者则奠基于道家炼丹/儒家打坐/亦夹有佛教之禅静,尚无多见于教育学习,反归于宗教生与玄学领域。

究其超记忆之脑波音乐特质,有下列条件:

a.古典音乐通常为巴洛克时期之音乐。

b.速度以Andante(行板)〈Adagio(缓板)〉Largo(最缓板)之间为佳,其中以每分钟60拍之Adagio是为Alphawave的标准速度,较为好用。

c.拍子一定是4/4拍,否则为其倍数,不可使用3/4, 6/4,……等其它节拍。

d.乐器以弦乐/木管/大键琴……为佳,切莫选择铜管(法国号尚可)与打击乐器,以免反激荡脑波。

e.贝多芬浪漫派早期亦有可用者,浪漫派晚期/现代乐派以后则鲜少可用矣。

综上所述,莫扎特乃在巴洛克与浪漫乐派兴起间的古典主义时期,其音乐弦乐器对仗工整,和弦完美,曲风典雅,故用之于学习音乐,为极佳之利器。

日本人于超级学习之研究,颇曾致力,但其曲目之选择多数因循与道听途说,不足为取,坊间所售夸大无稽为多,美国与加拿大亦曾投入大笔资金人力研究,惜未能有大成。保加利亚之罗扎诺夫博士则颇已窥见堂奥,其超记忆学习法(super-learning),二十年前即已广为人知,英国引用其法亦已大有所成。如果我们能善加利用并结合一些好学理,要教育出许许多多超级天才并不难嘛,我不知教育部那些长官们,教改会那些专家,尽着墨于学科别与制度,就没人懂得学习工程是甚么!再等五十年后有个先知会来吧!

幼儿听古典音乐还有人认为大可不必吗?今天的社会,今天的人种,唉!古人说靡靡之音,错了吗?不无道理的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10 11:44:50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吧!  但愿是吧!

从孩子现在的状况俺还没太看出来这种神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10 15:12:55 | 只看该作者
研究表明,音乐对孩子对时间、空间认知能力有显著正面作用,但是台湾的这位王教授似乎对音乐的作用有点夸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10 21:46:4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小孩子在大脑发育的早期多听古典音乐,多背诵些东西对记忆有帮助。我家宝宝便如此,现在二年级,在家从没有听他背语文课文和英语,但每次考试前我抽查他都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10 22:12: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就不用再问了

不管在台湾,还是在大陆,都有那么一批人,打着“专家”、“教授”的旗号,编一摞各种科学学科的高深词汇,就号称发现了一个什么重大的理论。最终的目的就是卖产品骗钱。

教育如此、保健品如此、中医药也如此。

反正没有统计、实验、采样,如果有也是编造出来的。

好在死不了人。

国人从来没有养成过科学的思维,就好相信这个。

无所谓了,有钱就去上当么,至少买了一个良好的愿望的,浪费点时间更不算什么,国人的时间从来也不值钱,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2:33 , Processed in 0.08428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