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61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如何面对幼儿园处事不公平的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8 23: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小孩现在4岁3个月,上中班,他平时属于人不范我,我不范人的类型。上周上幼稚园出现两次老师反映他打人的情况,且老师都说是看见我家的小孩打别人。
        因为我的小孩表达能力还不错,所以我回家就向他了解情况,小孩说是另一小孩先故意打他,他还击,结果老师却批评了他,后我再次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是说看见了他打人就批评了他,并要他向全班小朋友说以后不再打他们,之后老师才问另一被打的小朋友,那小朋友也承认打过人,并且老师说也听我小孩说了经过,但老师告诉我小孩的是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打人,应当向老师反映。
        我的小孩认为老师当时批评他是不对的,而且他是当时想快点回到座位才向全班同学承认了错误。
        我后来也觉得老师的这个做法不太妥当,就向老师反映我小孩觉得比较委屈(其实当然是希望老师能想办法宽慰一下我的小孩),谁知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了一大通,好象意思是怀疑我家小孩有点遇事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还怀疑有时我家小孩会撒谎,另外那一被打的小孩在校是非常爱闹事的,曾有好几个家长反映他曾在校打人或咬过人,但老师都不太管,所以家长有的就怀疑那小孩的家长可以与老师关系比较好。
        想向大家征询一下意见,你们说我该怎么办?照此下去,小孩的是非观念会不会受到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10 11:30:59 | 只看该作者
明确的告诉他,那是老师做的不对,观察一下孩子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10 11:32:14 | 只看该作者
或者这样解释说:老师没有看见那个小朋友打人。要是老师看见了,就会批评他的。是老师没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00:17:06 | 只看该作者
我小孩自己说认为老师批评得不对,而且老师问过了我家小孩也问过另一打人的孩子的,所以我儿子是知道老师清楚实情的。
我现在让小孩遇到觉得不合理的事就明确的问老师“为什么”,我不想让小孩从小就丧失对错判断能力,也不想让他小小的心灵就感受到有不公平的事存在。不过不知这种方式会不会有弊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12 16:22:02 | 只看该作者
告诉孩子,老师也不一定就是对的。我们坚持做的对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3:09: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这样想的,希望小孩对事能有自己的观点,遇到自己认为对的就应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17 12:46: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社会不是什么都是公平的。这是一个让孩子开始认知的机会,动手并不能解决问题。
个人觉得家长无需在孩子面前一再强调老师的错误,这样会引起孩子厌学的情绪。听说过小学老师开家长会,要求家长要维护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有任何不满的情绪,可以和老师当面提出。所以建议可以私下找老师谈谈,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想老师下次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会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17 17:46:5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批评老师,以免让宝宝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19 13:17:38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同意楼上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2-21 16:31:2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这种事情家长不应该过多的介入,毕竟你不在现场,无法准确的判断对与错!建议还是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不要让孩子产生好像出了事爸爸妈妈会给他出头的感觉,同时也必须要保持老师的权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48 , Processed in 0.08326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