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420|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家庭教育中:你们家是爸爸为主,还是妈妈为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4 10:3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吾儿今年5岁,幼儿园中班。
   作父亲的我 以前一直没太用心,认为小男孩,玩玩、打打闹闹,到时候再慢慢学一些东西,就行了。一直是他妈妈在管。自己从没想过要去开发他的某方面的能力,或是兴趣之类的。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一些科学结论式的东西,如“大脑的发育在0-6岁完成90%左右”...... 把我急坏了,这才系统地研究起孩子培养的问题来了。

    还好,本人职业也是教育工作(南京某高校),而且还为教育好儿子辞掉了一兼职工作。

    后来发现一个普遍现象,现在家庭中管教孩子以母亲为主!!有些甚至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隔代带的孩子我认为多少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因为跟自己的父母长期不在一起。

  本人现在是儿子幼儿园的家长代表委员之一,也是少有的爸爸代表之一。幼儿园开会的时候,都是“妈妈军团”。

  我现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使得我们“爸爸们”没有去想过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呢?而且现在还有一个现象,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男老师非常吃香!因为缺乏!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小男孩的“女性化”(有公开报导见诸报端)
    都知道男性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为何国家不着手考虑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配备男老师呢?

  是不是也跟我们家庭的教育以及观念有关呢?


  你们家是以爸爸为主,还是以妈妈为主?现在我还不敢下结论但我估计以妈妈为主的家庭应该要占大多数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4 14:28: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孩子小学期间,以不管为主
中学以后,人格品质以爸爸为主,感情以妈妈教育为主
学习以自我教育为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4 14:34:01 | 只看该作者
以孩子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4 14:36:01 | 只看该作者
表面上妈妈为主,其实是爸爸思想为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4 14:53:56 | 只看该作者
妈妈为主,因为爸爸不爱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4:5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老等 的帖子

年代不同啦!那我们70这一代,父母根本就不管,完全以自我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4 14:59:08 | 只看该作者
妈妈为主,爸爸几乎没有起到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4:5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子云 的帖子

好像跟爱不爱学习没多大关系吧?!关键是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影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4 14:59:48 | 只看该作者
妈妈为主

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男老师非常吃香!

个人认为男老师不适合当幼儿园"阿姨".
当中学以上老师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5:0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butterflyhnyt 的帖子

不可忘记父亲的作用哦!
   “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孩子教育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影响都同样巨大。

    每一个孩子,不仅仅需要一位物质意义上的保护者、供给者的父亲,在精神上更需要父亲。如果现实中不能得到,他们就会在虚拟的幻想的世界中去得到。如果在现实中他的父亲是一个专制、粗暴、狭隘的人,他们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寻找宽容、民主、智慧的精神之父。

    我认为,在教育实践中,父亲的责任非常重大。

    在现实中,由于生活的压力,由于受教育的程度,更由于对怎样教育和培养子女知识的欠缺,许多父亲不通情达理,固执己见,不尊重孩子的权力和情感,而相应的许多问题也由此产生。父亲在教育中起着无法低估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4 , Processed in 0.35993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