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以前发过一个关于这方面的贴.
我的想法是:"人生不是短距离比赛,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因此不要去管什么起跑线的输赢"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因为商家的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迷失了自已"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比较权威的调查,调查那些在学校成绩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成功的机率,
结果是:成功者中那些处于中下游的人占多数,反而是学校中尖子生占的比例很少.
他们得到的结论是:因为尖子生从小被表扬,所以一旦进入社会被人拒绝或感到受冷遇,就会放弃甚至觉得别人都对他不公正,最后就会越混牢骚越多,离成功越远.
而那些处于中下游的,因为从小没被人过多重视,甚至于从小常被老师批评或拒绝,反而不把别人的拒绝当回事,锲而不舍,最终就会成功.
所以我想不要太计效现在所谓的起跑线,尤其是与学校成绩有关的起跑线.
对孩子个性的培养最重要.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弟弟
上小学时是一般学校的中等水平(起跑线低吧);
上初中时是最差学校的中等偏上水平;
上高中时,被一所中等偏上学校的重点班拒绝,而该校另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觉得这个小孩看上去蛮有灵气的,让他进了这个重点班,一路在班上是中等水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下考到全班第一,毕业考全校第一,高考全校第一.
反而他班的一个从小到大都是第一的女孩子,高考成绩掉到全校第二十名左右.
在大学,大一大二领二三等奖学金,到大三开始一直领一等奖学金.
毕业工作后,招行在上海招人,五千人选四人,入选.
后报上海交大在职研究生,第一名成绩入校.
CPA,一次通过五门,ACCA二年考完.他其实是学铁路运输管理的,还抽空考了个软件工程师.
现在混得也不错,经常有些猎头上门忽悠.
就象超版说的,
你这边哼哧哼哧地在争起跑线的输赢,折腾自己折腾孩子
人家那边凭父母的权势,学校工作样样都能去最好的.
或者人家一个天生智力超群的孩子,学习易如反掌,人家玩着玩着就第一
想想,可不可悲?
所以就不要固执什么线了.
我想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的早期教育,能帮助孩子今后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真谛,任何时候都能活得心地坦荡,最终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