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国际象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 李会芳 | 摘要:国际象棋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它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加强分析能力和记忆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它能培养人们战术技术思想意识和全局观点,增强人们工作中的计划性和灵活性。它还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进友谊,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国际象棋 学生 能力 培养
一、前言
国际象棋作为一门生动、直观的国际语言,兼具体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特质,可以丰富想象力,增强记忆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思维科学,通过对弈,可以学到生活的规则,诸如条理性、系统性等,从而增强应有的纪律性、忍耐性、判断力,此外,它是一种交流活动,增进了人与人的友谊,是开发儿童智慧的一把金钥匙。
我校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成为天津市仅有的两所学校之一,同年 9月我们将国际象棋纳入校本课程,引入了课堂,其目的是想通过国际象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查阅体育学术期刊,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出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做参考
三、结果与分析
1 .下国际象棋有助与陶冶学生情操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使他们对许多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将 “国际象棋” 学习作为学生发展的切入口,让学生喜欢下棋,拥有一个良好的爱好是我们为师的从业之道。
自古,中国就有用 “ 琴棋书画 ” 来评价一个人的修养的惯例,很多名人都是下棋的好手。随着“国际象棋”的深入学习,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了一定的熏陶。“落棋无悔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规则,体现了良好的棋风和棋德。我们在培养学生从小爱动脑筋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让学生明白树立必胜的信念,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重要性。
2.下国际象棋有助于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提高
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媒介,以逻辑规则为主要形式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学生在下国际象棋时,就是以“车、马、象”这样一些相对抽象的文字符号作工具,以国际象棋的规则作为逻辑规则来进行思考的。很多棋类特色学校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下象棋可使学生在复杂的棋路变化中发展智力的各要素,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技能及最核心的思维能力均有很好的锻炼作用。下国际象棋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作用,主要是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对逻辑思维品质的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给我感触最深的首先是下象棋对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改善作用。
3.下国际象棋能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准确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对我说:“我家孩子做事情好像比以前沉稳多了,他自己说都是下棋的功劳。看来我以前不让他学下棋确实有点欠考虑。”另一位学生家长,在看到自己那一向马虎的儿子在数学上的突飞猛进后,高兴的给学学校写了一封表扬心,并在学校引起了小小的轰动。我校每年都举行一次的“睿智棋童杯”国际象棋比赛,就有一位过去思维缓慢,动作迟缓的同学进入了半决赛,这位同学在半决赛的决胜局下到中局时,经过计算分析,毅然采用弃子搏杀,由于算度精深,结果反败为胜,闯进了决赛,让在座的老师赞叹不已。在决赛中,又打到了决胜局,他很兴奋地采用同样的战术,结果由于计算不够精确,弃子后搏杀未成,最终因子力悬殊而输掉,悔得他只跺脚。赛后他深有感触地说:“老师,我以后下棋用这种战术时一定会算得很准很准的,再也不敢马虎了。”老师不失时机的说:“世事如棋呀,做其他事情也同样要算度精深,有长远目光。”虽然这位学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在成与败之间,对思维深度与精度的重要性的感受却比同龄人深多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4.下国际象棋能发展学生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国际象棋”活动能培养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能培养学生快速处理信息、敏捷的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赛时,每个人的每一步棋都有时间限制。这就要求棋手快速处理信息,并作出决定。而每一盘棋都是不同的,每着棋都是新的,“战术”千变万化的,棋手必须对每着棋的信息进行处理,随机应变调整战术。如我校的武基东同学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就是显得动作缓慢,反应也总是慢半拍,常常令家长和 老师头疼。但自从其参与 “国际象棋”班学习后,其在和对手下棋的过程中,多次亲身体验了瞬息万变、落后甚至落败的“瞬间”,使他明白了动作缓慢就会落后甚至落败的道理。学习之后,他的思维明显活跃了,动作也加快了。
5.下国际象棋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下棋,需要棋手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棋手必须学会对全盘棋进行整体的分析、考虑和归纳。每走一步棋都要动脑筋,灵活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走棋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每一个点、线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战况”,还要即时发现和有效利用别人的错误,同时尽量避免自己犯错误。
一开始,家长普遍对下棋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持怀疑态度,我们自己也不够自信。但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棋手在下棋的过程中所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作用到了学科学习上,学生的学习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受到了很大的促进!我校学生李天一,学习国际象棋半年左右,由于走棋时不允许有任何失误,所以在学习“国际象棋”的过程中养成了思考问题全面的好习惯。这一优点,不但使其“国际象棋”水平进步很大,也促使了他学习更加勤奋、努力,性格也更为稳重,不仅各科考试成绩总是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而且,其沉稳大度的作风成就了其极具感召力的管理风格,成为了 老师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我们的精神为之振奋,家长也放下了包袱,坚定了让孩子下棋的决心。
5.1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们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比赛时,双方都是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心理状态,都想赢怕输。心理学就把这种现象叫做激情现象。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在看似平静的对奕中,往往棋手心中已是惊涛骇浪。一个心理成熟的棋手,在赛场上一定要能把握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自己遥遥领先时,要乘风破浪,不可掉以轻心。分数落后时,要寸土必争,一分一分地追;当棋下到难解难分时,要勇于取舍,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耐心。人,是自己情感的主人,激情也是意识活动的结果,完全是可以用意志来克服的。在国际象棋比赛的过程,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训练不断锻炼其耐心和毅力,渐渐做到了,不骄不馁,笑看成败。
5.2 国际象棋是一项娱乐活动,但又是一种体育竞赛。为了竞赛取得好成绩,学生有时候的训练是枯燥而艰苦的。不仅是要记棋步、背棋谱,有时对起奕来一坐就是两小时,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艰巨的考验,我们的老师训练极其严格。要求学生对奕时不允许有多余的动作,多余的语言,必须全神贯注在棋局里,要求下棋时尽可能地保全自己,用自己最少的棋吃对方最多的子。不到最后一刻,决不允许轻言放弃。这对于学生的体力、脑力、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5.3 少年儿童国际象棋的训练,一方面使儿童掌握人类这一古老的智慧游戏,提高其基本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另一方面,通过训练使受训练的儿童能更好地认知自己的能力,调节并控制情绪的变化,促进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生动、直观的国际语言—“国际象棋”,以其兼具体育、艺术、科学等数方面特质非常适合成为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能的抓手。因为“国际象棋”是一项 “ 寓教于乐 ” 的特殊教育手段。棋弈运动能使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5种构成智力的基本因素处在良好的统一体中,在智力各因素的组合作用下产生具有创造性的聪明和才智。下棋,更可以使孩子在体验成功与失败中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认识自我、认识成功与失败,培养良好的纪律性和自我控制意识。
基于以上的认识,学校开展了具体的实践。实践告诉我们,开展“国际象棋”活动是开发儿童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它对于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确实有着极其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弈棋,可以让学生学到诸如条理性,系统性等生活的规则,从而增强应有的纪律性、忍耐心和判断力,而其极具丰富想象力、增强记忆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功能更是“功不可没”。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象棋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它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加强分析能力和记忆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它能培养人们战术技术思想意识和全局观点,增强人们工作中的计划性和灵活性。它还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进友谊,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徐家亮 《小学生国际象棋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徐家亮《将死对方的王》人民教育出版社
3、崔晓霞 《运动心理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