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目前在家上学者略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6 13:2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在家上学者略影
近年来,在家上学者所处的大气候,以及踏上这条越来越流行的道路的人,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最初,加入这一运动的绝大多数是听从将他们的孩子引向正途呼唤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正如格雷格.哈里斯(Greg Harris)在1995年出版的指南《基督教家庭学校》(The Christian Home School)所揭示的,那时,即便是基督教私立学校也无法(现在仍然无法) 达到这一群体所认定的神圣标准。哈里斯指责绝大多数基督教教育机构提供的只是“经过净化了的公立学校教育方法”,致使家长“放弃上帝赋予的教育子女的责任”。近年来,其他一些宗教团体,如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出于与基督教右翼大致相同的原因加入到在家上学的行列。
在宗教因素明显地长期存在的同时,很多出于世俗原因的人也加入到新的家庭施教的浪潮中来。他们被《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专栏作家朱迪.曼 (Judy Mann) 称作“在家上学运动的进步派”,这些人批评学校不适当的教育以及失败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学校文化。佛罗里达州教育厅(Florid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6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在该州,61%的家长以上述不满列为他们选择在家施教的主要原因。这一数字连续两年超过了因宗教原因而选择在家施教家长的21%的比例。根据在HSLDA成员斯科特. 萨莫威尔(Scott Somerville)说,今天,形形色色的在家施教者包括“西弗吉尼亚山林中的五旬节教派耍蛇人,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新时代哲学教授,以及界于两者之间的人。”
古特森是这样定义当代在家施教者中“界于两者之间”的部分的:“他们是同一个美国主流社会中曾经对在家上学皱过眉头的人士。”
学校教育中的一些腐朽之处
今天,不论是出于宗教还是世俗的原因而选择在家施教者都同意这样一个大前提:学校教育中有一些腐朽之处,至少是荒谬之处。
据在家施教两个孩子的母亲贝齐.科西斯(Betsy Kocsis)回忆,每次到大儿子的幼儿园课堂自愿帮忙时,她都发现,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用在完成“站队”这样的任务上了。此外,由于幼儿园不允许她带着小儿子一起去,她只得找人看他,因此她到幼儿园帮忙的热情受到了打击。
其他叛离学校教育的人抱怨学校强迫学生接受无数性质不很严重的无礼行为,包括铃声和闪烁的灯,在这个“蜂窝世界”中驱赶着他们从这儿到那儿。
此外,与那些早期先驱者一样,许多在家施教的家长指责学校利用大课堂及千篇一律的课程设置,其结果是学生感到厌烦、没有学习动力,甚至更糟。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贴上了如“注意力缺乏及活动亢进紊乱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的标签。一些在家上学领域的领导人甚至将ADHD认定为教学“残疾”,并指责校方麻醉学童,使他们只知道服从。
在纽约公立学校执教35年并曾获奖的教师、《使我们蠢如一人》(Dumbing Us Down)一书作者约翰.泰勒.加托(John Taylor Gatto) 将我们文化中的“极大愚蠢”归罪于“利用公立学校的教育作用将复杂、全面的社会议程”传授给学生。在琳达. 多布森的(Linda Dobson)《在家上学解疑》(Home-schooling Book of Answers)一书中,加托指出,随着不再对主要学科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每一代人......知道的比前一代人少,因此更没有能力抵制学校教育了。”
在家上学的学生们经常为自己从填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而庆幸:多布森的书中提到,多年在家上学、16岁的利德西.约翰逊(Lindsey Johnson)曾宣称:“我决不会把我受教育的自由交给一家机构 - 在学校里,灌输的是这么一种思想:学习是令人生厌的活,是一场希望早日到达终点的比赛。不是这样,它是生活中美妙的一面, 是一次伟大的旅行。”
关于社会化的辩论
据无数参与这场运动的人士称,在教育机构上学最为不利之处是学校所塑造出的社会行为模式。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社会化经常是嘲笑选择在家上学的人的笑柄:在美国家庭的娱乐室里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会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
罗森嘲弄地说,“我认为所有关于社会化的事情是对鸟类而言的。”她的孩子们可以毫无困难地看着我的眼睛讲话。丹尼尔清楚地向我们讲述在家上学的好处,希望知道哪家报纸愿意报道他们家的故事,并问起我的孩子的一些情况。罗森补充道,“我并不认为让丹尼尔跟30个同样是10岁的孩子们呆在一起是学会与人相处的最好方式。”
在谈到这一点时,罗森和这场运动中许多学者经常被摘引的意见一致。这些学者包括穆尔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乌列.布朗芬布莱纳(Urie Bronfen- brenner)。与摩尔一样,布朗芬布莱纳也认为与同样年龄段的孩子们接触过多,尤其是在刚上小学阶段,会使孩子们认为同龄的孩子们就是被社会接受的典型,这会导致他们社交技能弱化、自信心减弱、失去对父母的尊重。这些发现印证了选择在家上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有积极效果的社会化—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能够超越自我,考虑他人的观点”—的最佳学习对象是家庭内部那些关爱、支持他们的成年人。
加利福尼亚在家上学网络(California Homeschool Network)的创建者、该网络主席克里斯.卡迪夫(Chris Cardiff)的话也被多布森的书所引用。卡迪夫说:“如果由我设计一个环境以加强我的孩子的社会化能力,我绝不会提出任何与学校体制类似的设计。”卡迪夫反击了被他称作“孤立谬论”的对家庭教育的批评,认为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比学校的“人造”环境更贴近“真实的生活”。HSLDA发布的一篇报道称,选择在家上学的学童平均参与5.2项社区活动,如男、女童子军和四健会(4-H Club)。
此外,在家施教的家长们通常认为在没有对同龄伙伴的依赖的情况下,他们的孩子们茁壮成长。苏珊. 克莱杰斯基(Susan Kle- jeski)是位5个孩子的母亲。她认为,在家上学使她的十多岁的女儿埃米莉(Emily)无拘束地在自家汽车的引擎罩下摆弄。去年,埃米莉自己制造出一架小发动机,获得两项4-H奖。由于同龄人对女孩子“该做的事情”早有定论,克莱杰斯基怀疑在学校里同年孩子们的压力下,她女儿在机械方面的天分是否能够保存下来。
逃避恶劣的环境
赞成在家上学的人认为,在绝大多数学校的“社会压力锅”里,学术自由与博爱都无法获得发展。卡迪夫表示,许多年轻人的“病变”—包括孤独、结小圈子、欺凌弱小—与这些有毒的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此外,《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揭露,有相当多的学生早在一年级就开始成为不断发生在校园内的威吓事件的受害人。这篇报道记录了学生们痛苦的证词,他们受到嘲骂、被塞进衣帽柜、被罚不许与大家一起吃午饭,通常老师对此很少或根本不进行调解。
很明显,教育中这种令人烦恼的景象会为在家上学运动推波助澜。HSLDA负责人迈克尔. 法里斯称,他曾调查了几个家庭,它们的子女都是在学校受到人身攻击或性骚扰后开始在家上学的。法里斯还说,衣阿华州(Iowa)发生的一起事件中,校方更为关注的是保护橄榄球名星的地位,而不是遭受他性攻击的女学生的安全。法里斯还写道,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Littleton, Colorado)的科伦拜中学(Columbine High School)发生了枪击事件后,HSLDA 的电话“铃声不断响起。”
如许多保守的评论家一样,法里斯认为那些令人震惊的校园暴力事件是美国“道德崩溃”的产物。他展望在家上学不仅仅是教育方面的一个选择或保护性的措施;它更是对一些原则的革命—类似于美国革命中推翻独裁统治—它是一条走出目前的文化“深渊”之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3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19 , Processed in 0.09240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