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颀颀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语文,语文, 小学语文

 关闭 [复制链接]
461#
发表于 2009-5-27 10:28:20 | 只看该作者
学语文大家都在谈阅读,可如何有效阅读学问就大了,
魏书生说阅读可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
可以说颀颀的积累性阅读应该不少了,理解性阅读也不错
看宝贝现在已经开始读散文走鉴赏性阅读,应该属于理解性的阅读的深入,主要应该从加强语感、想象力方面入手,鉴定读物的真、善、美。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2 + 2 学习一下。
david_zj99 + 1 + 1 学习一下。
一叶小舟 + 5 + 5 学习一下。
颀颀妈妈 + 3 + 3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13:57:3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推荐给颀颀看的一篇文章: 端午植物猜想.
原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4410.html#more-14410
原文中还配有精美图片, 在这儿就不贴了. 推荐有兴趣的坛友直接进链接去看.

端午植物猜想
史 军 发表于 2009-05-27 23:26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过,科学原理必经查证,大家尽管放心。)

公元前277年的农历4月,就在爱国大诗人屈原逝世一周年即将来临之时,楚国文化圈人士奔走相告,“纪念屈原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即首届屈原诗词歌赋歌研讨会”将于5月初五在汨罗江畔隆重举行。爱诗、爱国的民众纷纷向大会组委会递交申请,热切希望到现场表达对诗人的崇敬之情。

申请竹简几乎塞满了组委会办公室,而其间的工作人员早已忙得焦头烂额。尽管没有非典,禽流感和猪流感之类的病毒来大会捣乱,但是,要解决成千上万参会人员的饮食安全问题就足够让组委会焦头烂额了。俗话话,病从口入。在卫生条件无法保证的条件下,万一有个带痢疾杆菌的“屈迷”混进来,那还不得搞翻一大片参会人员啊。要知道,组委会手上可没有高温消毒车,或者紫外消毒柜,更没洗涤灵,84消毒液等消毒药剂。加上诗会时间又是初夏,正是病毒细菌“摩拳擦掌”的时候,要保证这么多人吃饭不出问题,着实不易。最好的办法就是分餐制,但是,在短时间内征集到上万套餐具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这还不算完,由于组委会人手紧张,经费有限,最好能做一顿吃几顿来降低成本,可惜组委会手里又没有冷藏设备,炎炎烈日之下,中午煮的米饭下午就馊了,如何制作保质期为两天的食物还是一个难题。

话说时间一天天迫近,这天,负责餐饮的组委会一号成员(简称“一号”,以下工作人员均效仿此命名法规)在附近的山坡上溜达,猛然抬头,大片的竹子跃入眼帘,这些“竹子”叶片宽大,完全可以充当一次性餐盘。一号摘了一大捧“竹叶”,兴冲冲地带回办公室。

就在一号陈述完临时餐盘计划,组委会成员全部表示肯定和赞同。特别是二号提供了更为重要的线索,“我们家旁边长着不少这种叶子,我们经常把它们垫在瓦盆里,这样米饭就不会粘在盆边上。有一次,饭刚煮好放在瓦盆里就被邻村的亲戚叫去了,过了两天才回来。发现盆里的饭竟然没有坏。”这时三号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用这些叶子将米饭包扎起来,这样可能会提高保鲜性能,同时增加了便携性。组委会最终决定,“叶子包米饭”立即进入试制阶段。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为了配合诗会的雅致将“叶子包米饭”命名为“粽子”。作为“屈原诗会”特供食品免费发放。

科学注解
“一号同志”找到的“竹叶”实际上是箬竹的叶片,这种竹子在长江以南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它的叶片比通常见到的毛竹,箭竹之类的叶片要大得多。适合包装食品,同时也可以用来制作斗笠等雨具的防水材料。除了宽大,箬竹叶中确实含有一些可以抑菌的成分,实验证明箬竹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看来,粽子延长存放时间,可能不单单是高温蒸煮的功劳。

除了宽大和能够抑菌,箬竹叶片吸引人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在高温蒸煮后还能保持翠绿的颜色。这主要跟其中含有的大量叶绿素有关。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高效提取箬竹叶绿素的方法,所以,你吃的奶油蛋糕上的绿色叶片,也许就是箬竹叶帮你染绿的。不色泽诱人,箬竹叶还能赋予粽子一种独特的清香味,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吃粽子的原因。有研究称,箬竹所含的丰富的氨基酸和糖类在加热时发生反应,它们的产物就是粽子清香的源泉。

虽然北方的芦苇叶,南方的芭蕉叶都不时作为粽子的外皮包装。但是要论粽子正宗,还需要回到箬竹叶上来。那份清香是无法简单替代的。

防蚊虫有艾蒿

五月初五的汨罗江畔,诗会进行得热烈而成功。由于卫生有方便的粽子的成功投放,整个会场没有出现拉肚子等急性胃肠道。在清香的粽子填饱肚皮之后,各路诗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太阳就下班了。伴着一轮新月的升起,大批的蚊虫蜂拥而至。五月初的江南已经迎来了雨季,到处是星星点点的水洼,为蚊虫提供了舒适的繁殖场所。在会场周围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拍蚊子的巴掌声此起彼伏。蚊子咬人是小,影响了第二天的讨论和闭幕式可就不好了。就在一号同志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家住会场旁的组委会七号献出妙计,“我们家在夏天晚上是经常会在屋外的篝火上添加一种艾草,只要有这种气味,蚊子就不敢过来了”。组委会立即人手去附近的山坡上采集艾草,投入会场中央点燃的熊熊篝火中,尽管气味不是令所有人都愉悦(插一句,我小时后就不喜欢熏艾草的味道),但是这感觉比起挨蚊子咬还是强百倍了。毕竟能享受一个没有蚊虫的美梦了。

科学注解

端午节很多地方都有在门上悬挂艾蒿的习俗。随着杀虫剂,灭虫等多种灭虫“武器”的使用,这种传统的驱虫材料的实际功用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了,艾蒿变成了一种节日的象征符号。

艾蒿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桉树脑和1,8-桉叶油素等有着不俗的驱虫效果,可以作为驱虫成分添加到床上用品等易于招虫子的生活用品中,甚至可以制成生物杀虫驱虫剂,为绿色蔬菜生产贡献力量。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些成分还有杀菌,抑菌的作用,据报道,添加了艾蒿成分能够抑菌的保鲜袋已经在开发中,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市场上见到它们的身影。艾蒿可能要迎来第二春了。

艾蒿实际上是菊花的表亲,它们都是菊科植物。蒿属植物的外貌特征,大多有着小黄花,叶子像羽毛那样深度开裂,或者干脆裂成了细丝状。如果说,外貌特征不明显,它们的“体味”肯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种特殊的味道(大概是桉树脑)是绝大多数蒿属植物的特征。所以很多蒿属植物都能够驱虫。

附带说一句,蒿属植物除了驱虫抑菌,还有不少本领,比如含有青蒿素的黄花蒿和甘青蒿就是对抗疟原虫,治疗疟疾的灵丹妙药。

菖蒲来提神


图中的“唐菖蒲”经常被误认为菖蒲
尽管艾蒿驱散了大部分蚊虫,但毕竟还是有部分“漏网之鱼”。经过一夜的“人蚊之战”,不少诗友都是头昏脑涨,毫无精神。早已料到这种情况的一号同志,一大早就已经派人去采集一种香草。

一号同志有一次为宫廷“赶稿”的时候,思绪纷乱,夫人捧着一大把草冲进书房,说是早上碰见的,闻着有些香就带了回来,想让一好同志给鉴别一下。一号同志刚想发作,突然,一股异香冲入鼻孔,顿觉神清气爽,不到半日即完稿上交。他派人去采的正是这种现代名叫菖蒲的香草。

香草很快被采了回来,放置在会场四周。一上午的讨论和闭幕式没有一个人打盹。

最终大会在一片和谐中结束,在闭幕词中,一号同志特别对为此次大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植物朋友——箬竹、艾蒿和菖蒲提出表扬,并提议将这三种植物作为以后每届纪念诗会的指定植物。就这样,箬竹、艾蒿和菖蒲成了端午节的标志,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科学注解

和艾蒿一样,菖蒲也是在端午节是被悬挂于门上的辟邪用品。虽说,它的气味也比较浓郁,但是与艾蒿相比,其身份更偏重于药物,而非驱虫剂。

通过化学分析,我们知道菖蒲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这两种物质都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α-细辛醚还有抗抑郁,平喘等多种功效。而相应的药物正在开发过程中。

此外,还要说明一点,这里所说的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而网上传播的很多菖蒲的图片实际上鸢尾科的唐菖蒲属植物。虽说,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两类植物。其主要区别就在菖蒲的花序像马蹄莲,拥有佛焰状的总苞和棒子一样的肉穗花序;而唐菖蒲的花序则像鸢尾,拥有亮丽的大朵大朵的话以及花朵顺序排列的总状花序。

后记

关于端午节植物的来源,大多是跟祭祀的传说有关。而在我看来,这些植物被发现和地位提升,只是人民群众利用植物智慧的结晶。诗会的故事也许真有其事,不过在没有证据之前,就权当是端午节的一个“新粽子”吧。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学习一下。
小米2008 + 1 + 1 端午学习这篇再合适不过
david_zj99 + 1 + 1 学习一下。
wanyi77 + 10 + 10 ^_^学习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3#
发表于 2009-5-28 20:34:08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很应景啊,我光顾包粽子吃,忘了给孩子看这样的好文了,惭愧。对了,咱们语文园地搞了个六一活动,请看http://bbs.etjy.com/forumdisplay.php?fid=155,颀妈一定要带头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颀颀妈妈 + 3 + 3 收到, 等会儿动员颀颀参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发表于 2009-5-29 11:09:5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开始听曹灿的西游记, 大一点就是不一样,听得津津有味的.
在这里占用一楼, 把网址贴出来,方便以后听故事
http://www.300abc.com/2896.html

在线听不顺畅的时候用这个下载也挺方便http://www.pingshu163.com/soft/sort017/down-595.html

[ 本帖最后由 一叶小舟 于 2009-5-30 16: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dodo9427 + 1 + 1 谢谢你了
david_zj99 + 1 + 1 真好哇!放在收藏夹里,暑假让孩子仔细听。
颀颀妈妈 + 3 + 3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发表于 2009-5-30 22:55:59 | 只看该作者
看另外两篇,真是受益非浅,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
发表于 2009-5-31 09:52:50 | 只看该作者
颀颀妈妈的语文楼我来学习过几次了,就是没有勇气露个面。

恰好今天有朋友说,她想与坛友分享女儿语文学习的心得,我就在此冒个泡,顺便顶一下,好让朋友看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颀颀妈妈 + 3 + 3 欢迎常来指点我们的语文学习. 人多点子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7#
发表于 2009-5-31 14:46:28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爬完楼了,说几句心得。
一,阅读很重要。非常同意这点,小女也是酷爱阅读,比较让人欣慰的是算有点欣赏式阅读(借用这里的词)吧,对作文确实是有好处。
但怎么培养的,还真说不好。我想最关键的是控制了阅读的书的质量吧,记得一年级开始独立阅读的时候,喜欢马小跳,我很快发现书有不足,就鼓励她边看书边找成语,然后就画成语了。后来兴趣就转移到达尔的书上了,马小跳就放到那里不读了。
二,听故事很好。我也喜欢孩子听故事,幼儿园的时候听过很多,现在又开始听了,最近听的纳尼亚,反复听呢。我想找楼主说的绿野仙踪.....
三,字词是基础。独立阅读的孩子,容易读半边字,错字也容易多,所以在平时只能注意了,这也是我唯一陪孩子学习的,就是听写生字.....
PS:1.我语文不好,读书只读情节,写作只写提纲,自我感觉根源在于阅读用的理科思维,所以在孩子学习上,我是先文后理.
2.我在思考怎样处理古文的学习,关键是怎么样引起兴趣,还没摸着门呢...

[ 本帖最后由 anna0610 于 2009-5-31 14: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2 + 2 写作只写提纲----绝对是领导吧^_^
颀颀妈妈 + 3 + 3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9:5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7 anna0610 的帖子

绿野仙踪, 在宝贝听故事楼里应该可以下得到. 楼里面还有不少的好故事, 仔细地找一找.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p%3Bfilter%3Ddigest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anna0610 + 1 + 1 谢谢你了,看见宝贝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发表于 2009-6-3 13:59:02 | 只看该作者
一路读下来。真是收获很丰。儿子今年要读一年级了。很早就上儿童教育论坛,主要关注英语版。儿子现在英语基础不错。语文却是空白。今年正好学习了。买了大家推荐的新语文读本,新语文作文。碰巧一个朋友也推荐了这套书。想问问楼上的,精彩阅读,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有一年级的吗? 在当当上没找到。
也来写写自己暑假的安排。幼小衔接。姑姑是小学老师,暑假来我家。我负责帮小哥哥(初中)补英语。可是应试考试我还真没底。小哥哥明年中考了
1。注意笔画和偏旁。(从小小小鲸鱼的帖子里学习的)开始学写字。
2。每天读新语文读本
3。每天早上听小鲁讲故事。儿子好像不是很感兴趣。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下,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听什么故事。非常感谢!
4。练习看图说话。这个姑姑帮我们买了本书。
前面让他每天给我读一个中国最著名的故事。然后回答几个问题。后来又没坚持。看来还是要坚持。
立下字据,希望欣欣妈妈检查指导。:)
希望各位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 本帖最后由 loringui 于 2009-6-3 14: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我女儿也不喜欢小鲁讲中国历史。我下了 ...
颀颀妈妈 + 3 + 3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0#
发表于 2009-6-3 15:50:1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想找适合孩子看的传记,颀颀妈妈有好的介绍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50 , Processed in 0.182583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