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3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3 11:4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界定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是一组以注意力缺损,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为主要表现特征的行为情绪的综合症候群,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主要的行为表现有以下五方面:
1.
注意力缺损 ADHD儿童的注意障碍一方面表现为主动注意功能极差,难以根据一定的任务和要求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项活动或任务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被动注意功能相对亢进,非常易于被外界任何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无关事物
.
2.
多动
注意缺损多动儿童不分场合,特别好动
.
3.
冲动
此障碍儿童往往行动之前缺
思考,难以在做出某一行动前思考其行为的后果
.
4.
唤醒不足 ADHD儿童对那些要求长时间坚持注意的活动表现出倦怠,懒散,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常常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思想开小差,易分心,不能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
.
5.
角色管理失控行为
注意缺损多动儿童,由于情绪不稳定,缺乏克制力,往往表现得较幼稚,任性,他们要什么立刻就得满足,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摔东西
.
,感觉统合的意义,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j.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最初提出了感觉统合这一理论和方法.她认为,作为人类行为,动作发育的基本感觉系统,如触觉系,前庭感觉系,本体感觉系,这些系统对于人类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内资料报道: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中,各种运动协调失衡的约占28%,学习困难的约占3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约占41%,可见感觉统合失调与多动症,学习困难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能力一般指获得知识与保持知识的能力,与听,,,写等一般学校技能关系密切,如感觉统合失调,前庭系统不健全,肌张力不足,平衡学差,大小肌群协调能力不足,以致于视觉,听觉,手眼口协调配合运动差;患儿坐在椅子上,很难维持举头姿势,常下巴垫在手背趴在桌子上,或动来动去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体位.由于知觉发育不足,听的识别力和专注力差,以致于注意力涣散;视知觉发育不足,视空间距离感差,影响阅读能力的发展,看书时感到吃力,阅读常窜行,漏行,掉字而不喜欢看书.视知觉的不成熟而影啊手,眼运动的协调
.
针对多动症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前庭功能不全,触觉不当,本体感不足,以致整个身体协调不良等进行感觉运动强化训练,对于矫正由于运动感觉不足或运动感觉扭曲等错误对感觉住处而产生的身体协调不良,身体形象不明等具有较好的作用,加强正确的运动感觉刺激为建立,恢复其健康和正常的运动模式是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所在
.
人类对于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行为往往是无意识进行的,但要完成一些复杂的,高难度的动作和行为时,需要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也就是说,对来自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刺激和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有序的工作,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来完成的.一旦感觉统合发生问题,就会出现种种障碍,如动作不协调,不能完成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不能正常地进行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游戏,因此,矫治ADHD儿的感觉统合障碍是极为重要的
.
,ADHD儿童感觉统合治疗原则

在设计运动感觉的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运动不只是平面性的,而且要有立体性的
;
(2)
不但要注意"",而且要注意"
";
(3)
要注意"",""运动配合时对身体的协调作用
.
在训练初期,运动发展的强化主要在高速活动时的平衡能力,促进身体和地心引力上的正确协调,能持久保持安定姿势的能力等方面
.
动态训练应包括回转,上下,左右的摇晃,有助于前庭系统的发展,对安定姿势和制平衡的能力,有功效的训练项目可安排大笼球,摇木马,旋转盘,平衡台,跳床,滑板,吊竖筒等.静态训练主要是加强对自己身体各部分位置党的认知,"","'协调运动时,掌握站,,卧位的正常姿势的保持
.
在触觉学习训练中,以改善触觉防御过度,改善人际关系为主要目的,训练项目可安排有各种不同触觉的刺激:,,湿,压等固有感觉,用不同的教具如沙土,粘土,棕刷,毛巾,地毯,木块,铁块等做游戏.洗澡时磨擦身体肌肤,抓痒,口腔周围的面肌触摸,舌头的运动等都有助于触觉健全和敏感抑制
.
空间知觉一强化训练:眼球运动改善,视知觉的学习训练,提高空间认知,距离判断能力,使视一动协调更顺畅,眼一手配合更精确
.
"
"态训练的游戏可做拼图接龙,连点线成图,平衡台接投球,趴地推球,立定投篮等项目
.
"
"态训练的游戏可做跳床,跳床上边跳边接投球,滑板,推击障碍物,有助于空间距离觉及判断力的发展
.
,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治疗
:
对具有感觉统合障碍的ADHD,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ADHD儿大脑神经系统的统合功能,根据每一个ADHD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觉统合训练,这对提高ADHD儿的语言,认知,思考等学习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如下
:
1.
触觉刺激的训练

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胎儿在胎内的感觉体验,出生时通过产道的感觉体验,出生后与外界的温度,事物,以及和他人皮肤接触的感觉体验等,这对提高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触觉刺激对于ADHD儿神经系统整体感觉的统合以及感觉认知,感觉运动起作用.如用软毛刷,干毛巾或丝稠等柔软的布类,轻擦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脚等部位的皮肤.手背及前腕部是触觉防卫最小的部位,由于这些部位是和正常的环境相互作用接触最多的部位,而身体的腹侧部,,足部位对刺激敏感,触觉防卫大,往往是难以接受的部位这些部位是否要磨擦,使用何种工具磨擦,不要强制进行.对于这些敏感的部位,可根据rood发明的方法,使用绕上骆驼毛的电动旋转轴辅助进行磨擦,使产生的刺激轻快而舒适.根据临床观察,磨擦口腔周围皮肤对孩子语言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让孩子进行皮肤刺激的游戏,如水中游戏,粘土游戏,,草坪上的裸足游戏等
.
一般来说,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约在刺激30分钟以后,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加以确定
.
2.
前庭刺激的训练

前庭感觉是人类接受刺激的重要的基本感觉.前庭刺激的训练是感觉统合障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给予前庭器官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调节姿势反应的前庭功能正常化,在接受触觉刺激的同时,有助于其它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使用.如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
---
旋转性运动,: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
---
摇晃性运动,: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
.
---
平衡性运动,: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
---
跳跃性运动,: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
---
姿势反应性运动,:进行儿童蹋板车,砂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
---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蹋板车等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4-26 07:43:16 | 只看该作者

字太小了 放大一下哈

..一,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的界定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是一组以注意力缺损,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为主要表现特征的行为情绪的综合症候群,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主要的行为表现有以下五方面:
1.注意力缺损 ADHD儿童的注意障碍一方面表现为主动注意功能极差,难以根据一定的任务和要求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项活动或任务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被动注意功能相对亢进,非常易于被外界任何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无关事物.
2.多动
注意缺损多动儿童不分场合,特别好动.
3.冲动
此障碍儿童往往行动之前缺
思考,难以在做出某一行动前思考其行为的后果.
4.唤醒不足 ADHD儿童对那些要求长时间坚持注意的活动表现出倦怠,懒散,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常常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思想开小差,易分心,不能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
5.角色管理失控行为
注意缺损多动儿童,由于情绪不稳定,缺乏克制力,往往表现得较幼稚,任性,他们要什么立刻就得满足,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摔东西.
二,感觉统合的意义,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j.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最初提出了感觉统合这一理论和方法.她认为,作为人类行为,动作发育的基本感觉系统,如触觉系,前庭感觉系,本体感觉系,这些系统对于人类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内资料报道: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中,各种运动协调失衡的约占28%,学习困难的约占3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约占41%,可见感觉统合失调与多动症,学习困难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能力一般指获得知识与保持知识的能力,与听,说,读,写等一般学校技能关系密切,如感觉统合失调,前庭系统不健全,肌张力不足,平衡学差,大小肌群协调能力不足,以致于视觉,听觉,手眼口协调配合运动差;患儿坐在椅子上,很难维持举头姿势,常下巴垫在手背趴在桌子上,或动来动去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体位.由于知觉发育不足,听的识别力和专注力差,以致于注意力涣散;视知觉发育不足,视空间距离感差,影响阅读能力的发展,看书时感到吃力,阅读常窜行,漏行,掉字而不喜欢看书.视知觉的不成熟而影啊手,眼运动的协调.
针对多动症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前庭功能不全,触觉不当,本体感不足,以致整个身体协调不良等进行感觉运动强化训练,对于矫正由于运动感觉不足或运动感觉扭曲等错误对感觉住处而产生的身体协调不良,身体形象不明等具有较好的作用,加强正确的运动感觉刺激为建立,恢复其健康和正常的运动模式是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所在.
人类对于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行为往往是无意识进行的,但要完成一些复杂的,高难度的动作和行为时,需要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也就是说,对来自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刺激和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有序的工作,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来完成的.一旦感觉统合发生问题,就会出现种种障碍,如动作不协调,不能完成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不能正常地进行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游戏,因此,矫治ADHD儿的感觉统合障碍是极为重要的.
三,ADHD儿童感觉统合治疗原则
在设计运动感觉的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运动不只是平面性的,而且要有立体性的;
(2)不但要注意"动",而且要注意"静";
(3)要注意"动","静"运动配合时对身体的协调作用.
在训练初期,运动发展的强化主要在高速活动时的平衡能力,促进身体和地心引力上的正确协调,能持久保持安定姿势的能力等方面.
动态训练应包括回转,上下,左右的摇晃,有助于前庭系统的发展,对安定姿势和制平衡的能力,有功效的训练项目可安排大笼球,摇木马,旋转盘,平衡台,跳床,滑板,吊竖筒等.静态训练主要是加强对自己身体各部分位置党的认知,在"动","静'协调运动时,掌握站,坐,卧位的正常姿势的保持.
在触觉学习训练中,以改善触觉防御过度,改善人际关系为主要目的,训练项目可安排有各种不同触觉的刺激:温,冷,湿,压等固有感觉,用不同的教具如沙土,粘土,棕刷,毛巾,地毯,木块,铁块等做游戏.洗澡时磨擦身体肌肤,抓痒,口腔周围的面肌触摸,舌头的运动等都有助于触觉健全和敏感抑制.
空间知觉一强化训练:眼球运动改善,视知觉的学习训练,提高空间认知,距离判断能力,使视一动协调更顺畅,眼一手配合更精确.
"静"态训练的游戏可做拼图接龙,连点线成图,平衡台接投球,趴地推球,立定投篮等项目.
"动"态训练的游戏可做跳床,跳床上边跳边接投球,滑板,推击障碍物,有助于空间距离觉及判断力的发展.
四,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治疗:
对具有感觉统合障碍的ADHD儿,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ADHD儿大脑神经系统的统合功能,根据每一个ADHD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觉统合训练,这对提高ADHD儿的语言,认知,思考等学习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如下:
1.触觉刺激的训练
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胎儿在胎内的感觉体验,出生时通过产道的感觉体验,出生后与外界的温度,事物,以及和他人皮肤接触的感觉体验等,这对提高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触觉刺激对于ADHD儿神经系统整体感觉的统合以及感觉认知,感觉运动起作用.如用软毛刷,干毛巾或丝稠等柔软的布类,轻擦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手背及前腕部是触觉防卫最小的部位,由于这些部位是和正常的环境相互作用接触最多的部位,而身体的腹侧部,颜,足部位对刺激敏感,触觉防卫大,往往是难以接受的部位这些部位是否要磨擦,使用何种工具磨擦,不要强制进行.对于这些敏感的部位,可根据rood发明的方法,使用绕上骆驼毛的电动旋转轴辅助进行磨擦,使产生的刺激轻快而舒适.根据临床观察,磨擦口腔周围皮肤对孩子语言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让孩子进行皮肤刺激的游戏,如水中游戏,粘土游戏,砂,草坪上的裸足游戏等.
一般来说,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约在刺激30分钟以后,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加以确定.
2.前庭刺激的训练
前庭感觉是人类接受刺激的重要的基本感觉.前庭刺激的训练是感觉统合障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给予前庭器官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调节姿势反应的前庭功能正常化,在接受触觉刺激的同时,有助于其它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使用.如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
---旋转性运动,如: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摇晃性运动,如: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
---平衡性运动,如: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跳跃性运动,如: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姿势反应性运动,如:进行儿童蹋板车,砂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如: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蹋板车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28 22:29:49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去做,感觉统合训练对多动注意力障碍是有效的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质 核心是 利用运动来促进智能的发展,运动的协调、快速反应是需要大脑的统一指挥和调度的,

小西 6岁时发现多动,上课基本坐不住,更不用说集中注意力听课了, 妈妈搜集设计了很多感觉统合的训练,走直线,平衡木,蹦蹦床,拍球,趴地推求,骑车,滑冰,跳绳,。。。。。大一些开始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滑板,。。。。。

同时辅助学习能力训练,学习习惯训练,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多动状况接近正常男孩子,生活自立能力比同龄孩子还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29 21:49:1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一、相关概念介绍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大脑必须统合信息才能产生有效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这里所说的感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肌肉的收缩和伸张、弯曲、推拉以及骨骼关节间的压缩所引起的感觉信息)、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运动觉(反映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状态)。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脑内与感觉系统有关的部分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无法消化吸收感觉信息。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提供给儿童适当的多种感觉刺激,协助其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在科学、系统的活动中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成熟和潜能的开发。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触觉防御敏感或迟钝

(1)       躲避能产生特别触觉感的事物(如不爱接触身体的游戏;固执于某件衣服、玩具等);

(2)       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具有厌恶、恐惧的情绪(如被拥抱时感到不快等);

(3)       对非恶意的触觉刺激具有过激的反应(如轻轻触到手臂、退就表现触攻击性行为反应;当他人显示出要亲密、友好地接触他时,感到紧张,反抗或退缩等);

(4)       喜欢某种特殊感觉:偏食、吸手指、触摸生殖器等;

触觉防御过敏的儿童常被误以为是人际交往障碍或攻击性行为。

2前庭功能问题

(1)       逃避或害怕运动

(2)       坐、写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

(3)       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事物不稳定,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等

(4)       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昏

(5)       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像的细微差异

3本体功能问题

(1)       不合群、孤僻、到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等;

(2)       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运动笨拙,不喜欢翻跟斗,不善于玩积木,很难学会系鞋带、扣扣子等精细动作;

(3)       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4)       书写问题:如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过分用力

三、自闭孩子在大肌肉上发展上的问题

现在发现的自闭症儿童在大肌肉发展上常遇到的问题有

1.缺乏体力及肌肉能力;

2.平衡能力较差;

3.绕过障碍物时显得笨拙;

4.速度及力度控制较差;

5.较困难协调自己身体部位去完成大肌肉活动。

一般大肌肉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元素:

1.成熟的中枢及脊椎神经系统;

2.适当敏感度的接收感觉系统如皮肤、关节、眼睛、耳朵;

3.能控制肌肉张力;

4.能灵活伸展肌肉;

5.良好的关节活动能力

6.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刺激及学习机会较多;

7.其他范畴如模仿、知觉及智力发展的配合等。

四、关于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常常具有以下几个问题

1本体功能问题:各部分不能进行良好的感觉,控制不住自己,以及动作协调性差;

2前庭感不佳:喜欢爬高、旋转,有些则相反,任何头部变化都会让其不安。孩子不停的小动作和自言自语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不安感;

3触觉防御过敏:怕别人触摸,人多的地方感到紧张,这可能导致他(她)产生攻击性行为

五、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

感统课通过对孩子大肌肉的训练,一方面可以改变孩子在大肌肉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智能发展).

主要的作用有:

1.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在大肌肉活动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肌肉能力远超过判断和明白口头指令及社会要求的能力,形成了很多在行为控制上的问题。

2.体能活动可增强儿童注意自己的身体部位及身体与环境的关系,这是他们学习的基础。

3.很多自闭症儿童喜欢四处走动,大肌肉活动可以促进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学习语言或非语言指示、促进智能发展等。

4.另外,透过大肌肉活动,可以建立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及行为上的规则。

5.对于兼有过分活跃情况的儿童,有组织的大肌肉活动,可以促进他们学习遵从指示。

六、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让儿童体验到游戏、玩乐,而不是被动的训练

2激发儿童训练的兴趣

3以儿童为主,享受儿童对活动的选择

4训练内容要因人而异

训练过程中让儿童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可以帮助训练更好的完成

七、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的一部分训练建议

训练建议:

(一)增强体力及肌肉能力

1.增强跑步及踢球技巧

这项活动适合那些喜欢皮球的儿童。

2.弯腰从地上取物品并放在高桌子上

注意:该物品必须是儿童所喜爱的,以提高其动机。

3.跌倒后很快便能站起来

如:唱儿歌时做动作:“一同跌下,一同站立。”

这项活动适合那些喜欢音乐的儿童。

4.跑至目的地时蹲下取物品,并把物品运送至终点

这项活动适合那些喜欢重复某程序的儿童。

5.增强腹、背、脚的肌肉的力量

如:在躺着时弯腰至坐起来、站立时弯腰,用手触摸脚趾、屈膝跳、原地跑。

这项活动适合那些懂得模仿动作的儿童。

(二)改善平衡及协调能力

1.在平衡木上向前行;

2.单脚站立,学习平衡;

3.在不同的位置上学平衡

如:躺在荡床上摇荡、玩秋千等。可轻轻摇荡儿童至左/右/前/后或打转。但要注意儿童是否能够接受摇荡的活动,因为部分儿童在摇荡后会冒汗、面色苍白或呕吐。遇上这些情况时便要立即停止该项活动。

3.不惧怕翻身

如:翻筋斗、由成人提着双脚,用手撑着地爬行。

(三)增强绕过障碍物的能力

1.通过两个障碍物而不碰倒物品;

2.能看着地上的足印并把脚踏在上面,绕过障碍物行走;

3.能通过一连串的障碍物

要求儿童不但留意正经过的障碍物,亦要求他们看着前面的一个障碍物。这项活动可提高他们对环境的注意及组织身体动作的能力,以适应周围环境。

★这些活动也要求儿童用视觉注视环境,让他们增强控制及平衡的能力和提高活动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4-30 11:07: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31 16:07: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10 21:4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2 15:55: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1-24 13:24: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6 , Processed in 0.11480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