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正向、明确的启发

  当孩子有尝试的意愿时,家长不要率先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即使失败了,也应该给予正向的启蒙方式,如告诉孩子:“你已经比上次进步多了。”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以肯定,接着带领他找出受挫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让孩子的每一次练习都能得到宝贵的经验,从而建立自信,也明白事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经过,会有哪些地方不能顺利完成,增强其忍受挫折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挫折感重,家长可以从孩子的长处强化他的信心,对较为不足的部分,可以适时给予提醒,并分享自身经验来勉励他,同时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太严厉了,造成他得失心太重。

  2 加强前置作业与练习机会

  “授之以鱼,不如援之以渔。”这句古老的谚语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教育中。在孩子尝试前,先告诉孩子怎么做,或者分析大人的行为模式,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有那些优缺点,让他实际面对的时候,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即使不是一帆风顺,孩子也不至于太难过,或留下不好的心理阴影。

  年幼的孩子好奇心重,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家长可以让孩子一起做些简单的家务,并且在旁适时提供帮助,或者利用重复、需要耐心的游戏,训练孩子忍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心。

  生活空间狭小影响孩子发展

  在人口越来越高度密集的今天,居住及户外活动的空间已经被大幅压缩,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改变对幼儿成长的不利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狭小空间害处多

  生活空间狭小,不仅居住的品质大打折扣,对婴幼儿而言,它的威胁还包括对孩子各个方面的影响。如生理发展(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人际互动等)和心智发展(注意力、情绪等)。空间被压缩,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少,使得孩子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与对象,因此家长更应该随时评估孩子的成长状况,并适时利用其他的方式来补充孩子发展所需。

  1 生理发展

  动作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越做越快、协调得越来越好。但现在孩子的活动范围及活动类型受到太多的限制,居家简单的几十上百平方米的空间,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所需的,何况这小小的空间里,还摆放着大量的家具、电器、各种各样的物品,在这样的空间里,孩子的大动作发展、动作的稳定性、肢体协调度都得不到足够的练习机会。

  在语言及人际互动方面,现在很多都是一家三口的小家庭,顶多加上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很多行为动作都是从模仿中得来的,同时配合人际互动,增进沟通的能力。而从现在的家庭形态来看,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很难大量提供这方面的互动机会。此外,部分照顾者由于过于保护孩子,无形中也会大量削弱孩子使用语言、动作的需要及欲望,限制其能力的发展。

  2 心智发展

  动作发展的稳定,和心智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当孩子有某方面的动作需要,身体却无法配合的话,通常也难以维持专注力。情绪方面的发展也是如此,人之所以有情绪,多来自环境的需要,或自身心理有所求,但是家中狭小的空间很难让孩子尽情宣泄他的情绪,因此很容易感到不开心,这对情绪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家长多补救

  在家动多少才够?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活动及发展需求,孩子的一天,除了吃奶、睡觉外,运动量达到什么程度才够呢?在学龄前阶段,一天中让孩子独立活动的时间应该少于总的活动时间的1/3,且需将这个时间拆成数个时间段,不要让孩子长时间一个人玩,而和父母直接互动或父母在旁陪伴、协助的活动时间至少应占活动总时间的2/3。

  1~4岁的孩子,每天应有4次以上、每次至少持续20分钟和父母直接互动的机会;而2~6岁的孩子,则需要有3次以上直接互动的机会,直接的互动包括拥抱、亲子共读、分享彼此的心情、一起参与游戏等。从这些活动中加强孩子的动作发展,增进语言刺激及良好的情绪发展。

  家中空间有限的话,针对学龄前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将游戏的重点放在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刺激上,相关的游戏大多适合在家中进行。当然,也要多抽时间带孩子去户外走走,外面的世界让孩子得到的经验,和家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能让孩子放松心情、增加人际互动的机会。

  别再让孩子整天闷在家里了,妥善利用户外的环境及资源,这样既能弥补家中缺乏的活动及刺激,也能让孩子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附近的小山、小区的花园、社区活动中心等地方,都是不错的活动地点,不要让有限的空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0-3 09:33:42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看完楼主的帖子,但是我觉得引导孩子怎么样面对生活的挫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主要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怎么来正确的处理及引导他。让他从小就学会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0-6 14:43:25 | 只看该作者
从小培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0-6 15:14:36 | 只看该作者

是呀。

是呀,现在孩子听到的赞美声音实在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16:02 , Processed in 0.09025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