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54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美国学前教育与我国学前教育的初浅比较(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 06:3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概述:美国的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以一个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角度对美国学前教育与我国学前教育在幼儿数量、教师工作量、家长的教育观念、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态度这四个方面进行简单、初浅的比较。

关键词:美国学前教育
幼儿园老师
数量
工作量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段对幼儿园老师工作的描写,深有同感,觉得这真是再贴切不过的描述。它是这样写的“起的比鸡还早,干的比驴还苦,工资比民工还底,下班比小姐还晚。”不知您看了有怎样的感觉?
现今社会,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每天都在涌进来,学前教育界同样如此。很多专家一做报告就会说国外的学前教育是如何如何的,而我们又是怎样怎样的;美国的幼儿教师是怎么做的,而我们又是如何的;……反正一句话讲的大体都是国外怎么怎么好,我们怎么怎么不如人家,我们应该怎么学习人家。一个又一个专家如出一辄的话语,又是理念,又是课改,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只能跟在后面忙的团团转。可最终的成效又如何呢,为什么国外很多好的理念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好的运用呢?除了一些主观的原因以外,还有很多客观的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想谈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一些想法。
一、
幼儿数量的不同
在美国,两个老师只带十几个孩子。可我们现在呢,幼儿园小班至少也要25个的孩子,很多都是接近30个。而中大班则要接近40个,甚至超过40个。

幼儿数量上的差距直接导致教学上的差异。而我们现在提倡的理念
,课改的精神,更多的是适合小班化的教育。这么多的孩子,如何去个别观察,如何去详细记录,都有很大的难度。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势必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被忽视,那么又真正关注了几个孩子呢?毕竟我们还是要关注整体。
二、
教师工作量的不同
这一点,除了幼儿园的教师,恐怕真正了解的人不多。现在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忙!但可悲的是“干的比驴还苦”却没人知道。驴干的虽苦却还有人知道,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和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现在一般的幼儿园教师除了带班以外,还要做哪些呢?班级学期计划、班级学期小结、月计划、月小结、月目标、周计划、每天的备课、区角计划、区角记录、主题活动记录、个案、教养笔记、家园联系、育儿小知识、……您千万看清楚了,还有省略号呢?而且以上这些都还只是要写下来的东西(现在大部分都是电脑打印)。
除了这些要写的东西以外,现在的幼儿园还有很多的“组”,“教研组”、“年级组”、“电脑组”、“课件组”、“双语组”……这些“组”,每个人至少也得参加两个吧!有的甚至是全部参加,我们戏称为“百搭”。除了这些“组”的活动之外,还有定期的政治学习、党团活动、工会活动、教师大会,……而所有的这些活动,几乎都是利用中午孩子们午睡的时间,教师空班的时间进行的。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还要定期外出学习,各种区、片的活动,定期公开教学,……老师们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甚至大多数的老师都会把工作带回家去做,主动回家加班,当然这是没有加班费的。
老师们哪里还有时间来准备教具、活动材料、环境布置呀?可是又不能不做,怎么办呢?简单:加班!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说说那些所谓的课改和理念,什么主题、生成,真正花在孩子们身上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专家们做报告,讲到美国如何如何时,却又如出一辙的几乎都没有讲到美国的幼儿园老师要写哪些东西,除了带孩子还要做哪些。我不知道是美国的老师根本不用做这些东西呢,还是我们的专家根本就没有去关注过这一点。事实上,专家们,你们对于我们自己幼儿园老师们的这些工作又了解多少呢?可悲!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干嘛要做这么多写这么多,谁让你们干这么多,从来也没有人让你们这么做。这些一定是高高在上的人讲的话。因为每次的督导、调研、评比,不管是个人的还是幼儿园集体的,都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看材料!前面忘了提:那么多的活动几乎都是要做记录的。您说:专家、领导要看的,这可是评比的依据呀!能不写吗?
不知道专家们
什么时候也能来介绍介绍美国幼儿园老师的那些材料!
三、
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
美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好的理念应该被引进、接受。例如,早已被教育界认同的观点:重视过程,重视能力的培养,而不要过多的关注结果。
这么简单的一句已经得到认同的话,真正实施起来又如何呢?大多数家长重视的还是结果,家长看到更多的还是结果。而一个幼儿园要想更好地创办下去,就一定要得到家长的认同,于是,幼儿园的老师们只能在教学理念与家长要求这对矛盾中痛苦的教学。
而这一点在美国,不用多说,国情所至根本就不成问题。
四、
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态度不同
美国在70年代就已立法确立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1979年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法》(Child Care Act),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Early Childhood and Education Act),同年还通过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Bill),该法于1995年作了修订。总统布什于1989年召集全国50个州的州长研究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提出了六项全国教育目标,其中第一项是: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整个美国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都有足够的认识。
而在我国呢?
前两天,有两个到上海的小学任教没多久的外地青年教师问我:在幼儿园,孩子们是叫你们阿姨呢,还是老师?还有一个上海的50多岁的老太太在知道幼儿园有很多老师后,问我说:“你们单位难道不是两三个人吗?”在他们的眼里幼儿园就是以前的托儿所!
我想我国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态度已经无须多言了。而这样的差距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拉近的。
学前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0-3 10:29:15 | 只看该作者
国内的幼儿园已经进步很多了,美国的幼儿园虽然班级里人少,可是孩子问题多,比如公立的幼儿园老师要花很多时间纠正他们的行为问题,不像中国的孩子可好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0-5 01:47:3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和中国的差异是全方位的。
实话实说,中国的幼儿园是最近20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两国种族构成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政治氛围不同,文明程度不同,照搬美式的教育不见得就适合中国的宝宝。但是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借鉴,着手改善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
  一、针对儿童的科学研究一定要大力发展,这方面我国起步太晚,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也是不能充分指导我们的教育,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成果被直接搬过来使用,有没有考虑到水土不服呢,没有考虑过,那么孩子就成为了实验品,20年后,当你发现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或者副作用显示出来的时候,一切都已为时已晚,所以,我们的科学工作者的担子很重,只有科学发展了,充分了,我们的儿童教育才有希望。
二、国家应加大对儿童的支持和投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花在未来的钱,再多也值得,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加大投入都是稳赚不亏的。特别是现在财政收入情况良好,国库充实,加大对儿童投入并不是现在过于重视经济建设。今天加大对儿童的投入,将来经济建设才会更有后劲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只有提高和改善老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工作才会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喜爱这份工作的更高素质的教师加入,更多高素质教师的加入,加强了竞争,竞争可以优胜劣汰,淘汰那些不适合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0-6 05:21:05 | 只看该作者
也是要看美国家长是哪个阶级的,一般穷人家对孩子教育没那么重视,只要孩子行为上没什么大问题就好,中产阶级家对孩子教育抓得比较紧,对学业要求也高。相比之下,因为中国的家庭大都只能生一个,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好多地方甚至是刚怀孕就开始搞胎教,这在美国是没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0-7 00:18:23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可以说不重视孩子的家庭凤毛麟角,但是相当部分家庭过度重视某某细节忽视整体的连贯性,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环境的建立。
应该重视什么,怎样重视,是们大学问。
中国父母过多地操心,往往葬送了孩子的创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0-15 13:47:17 | 只看该作者
幼儿教育的确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国家的投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7 21:29 , Processed in 0.08499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