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空山泠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某家塾近况(113楼,王财贵教授座谈会3月13日举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09:25:56 | 只看该作者

某家塾戊子年祭孔典礼

主持人袁老师
典礼开始

主祭人上香礼拜
初献官献帛、酒
亚献官献果蔬
终献官献鲜花
宣读祭文
五拜礼
学生宣誓、拜师
齐诵《论语》
齐唱孔子赞歌《永恒》

礼成
                

                 某家塾
             戊子年纪念先师孔子诞辰典礼
时间:2008年9月28日晨6:30
地点:33号院客厅
程序:
  开场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儿,郑重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九周年。此时此刻,不只我们,神州大地,包括海外、国外许多地方,人们都怀着同样虔诚的心情,准备向先师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不只现在,两千多年来,从帝王庙堂到偏远村镇,祭祀先师的香火从未断绝。夫子究竟何许人呢?何以受到人们如此的尊崇?有人说他是一个教育家,因为他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有人说他是一个思想家,因为他创立了一门影响深远的学说;有人说他是一个宗教的教主,为一个最广大的人群提供了久远的信仰……先师“博学而无所成名”,后人很难用某一种身分来称呼他。但不管先师有多少头衔,先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一个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炼,达到德性和智慧圆满的人,不惑不忧不惧,实现了人生大自由和大自在的人。正如孟子所说,先师之于众人,就如“凤凰之于飞鸟,麒麟之于走兽,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他为我们确立了做人的标准,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今天,我们纪念先师诞辰,是要表达我们对他至诚的感谢,没有他,我们就如在漫漫长夜中摸索;今天,我们纪念先师诞辰,更要像他学习,做一个觉悟的人,好学的人,自己幸福也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希望我们三人行家塾的同学们、老师们,发扬先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耻下问、闻过即改的精神,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二过,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向圣贤看齐!
一、典礼开始(全体肃立)。
二、主祭人、正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就位。
三、主祭人上香礼拜。
四、行三献礼
初献:正献官献帛(黄色绸缎)爵(仿古酒杯)
(旁白:金黄的绸缎和斟满醇酒的爵杯,象征着人间的尊贵,让我们以最虔诚的心,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至圣先师。)
亚献:亚献官献果蔬(旁白:硕果累累象征着先师桃李满天下,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先师一们,达到德性和智慧的圆满。)
终献:终献官献鲜花(旁白:鲜艳的花朵像先师博大的仁爱,开遍世间每一个角落。希望同学们在先师爱的沐浴下,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五、主祭人宣读祭文(祭文附后)。
六、全体师生向先师像行五拜礼(旁白:一拜自强不息、二拜厚德载物、三拜精忠报国、四拜孝亲尊师、五拜世界大同)。
七、主祭人、正献官、亚献官、终献官退席。
八、宣誓
老师台前就坐。学生面师肃立。
全体学生齐诵(一人领诵):
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与我们亲如家人,请您务必爱之深,责之切,如有忤逆,请严责不贷!【一鞠躬】
2. 饮水思源,师恩浩荡,传道解惑,关怀备至,我们一定虚心学习,不骄不怠,他日如有所成,一定不忘老师的恩情!【再鞠躬】
3. 既读圣贤之书,誓传圣贤之道,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入则孝,出则悌,上报国,下泽民,为普天下人谋福利,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厚望!(三鞠躬)
九、全体学生齐诵《论语•学而第一》。
十、师生齐唱孔子赞歌:《永恒》。
十、礼成。

附:

某家塾戊子年祭孔文



金风送爽,松水含情,先师圣诞,九洲恭迎。时逢中华文化先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9周年,某家塾全体师生,谨备鲜花礼乐,恭祭孔子诞辰。其文曰:

岁在戊子,时维三秋,
先师诞辰,九洲同庆。

自南至北,自西至东,
香火萦绕,欢声雷动。

先师何人?一介布衣。
心怀天下,播洒仁义。

好古敏求,默而识之。
学如不及,犹恐有失。

克己复礼,不耻下问。
闻过即改,不知不愠。

箪食饮水,乐以忘忧。
不义富贵,于我浮云。

下学上达,从心所欲。
既明且哲,博大精深。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举一反三。

束修而诲,有教无类。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弟子三千,桃李不言。

周游列国,讲仁说义,
颠沛流离,死焉未悔。

大行不加,厄穷不闵。
斯文在兹,何忧何惧!

知其不可,然且为之。
赤子之心,何虑毁誉!

老而弥坚,删述六经,
垂宪万世,大倡儒风。

佑我华夏,惠我子孙,
泱泱大国,世间仅存。

惜哉国人,百年以降,
情急失智,艳羡西方。

不畏圣言,不行圣教,
经由是废,德由是丧。

憧憧往来,逐物丧心,
举世滔滔,醒者几人?

井蛙之见,不改青天,
蜉蚁之谤,无碍泰山。

剥极必复,穷极必反,
百年沧桑,溯本求源。

文化复兴,全民大愿,
琅琅读经,儿童千万。

奥运盛事,文化绚烂,
中国气派,世人赞叹!

民族复兴,江山有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良辰佳日,海内欢腾,
小小家塾,三人同行。

凤凰岭下,祥和院中,
清酒一杯,鲜花几束。

聊表深情,聊寄幽思,
真心一片,祭奠先师。

嗟我同学,不负光阴,
刻苦学习,知德报恩。

嗟我同仁,不慕荣华,
传道授业,修己安人。

嗟我家塾,众缘扶持,
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日月如梭,岁不我与,
戒骄戒躁,自强自立。

先师遗训,其意殷殷,
弘道在人,吾侪努力!
伏惟尚飨!





[ 本帖最后由 石心 于 2009-5-25 05:54 编辑 ]

调整大小 DSCI3513.JPG (18.32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DSCI3513.JPG

调整大小 DSCI3520.JPG (23.22 KB, 下载次数: 0)

调整大小 DSCI35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9-30 22:49:55 | 只看该作者
羡慕中...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0-1 01:14:42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8:14:56 | 只看该作者

读经课新体验(张洁老师)

读经课新体验
                                                      文/张洁
  因班里几个大些的孩子要升班,为了帮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读书任务,上周开始,我有意延长了读经时间,上、下午各延长了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一天就多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读书,发现长时间的读经不仅不累,反而心更静了。真是“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呢!
  我把两个读得好的小朋友“撒”出去散读,然后带着其他小朋友一起齐读。《中庸》的1-19小节读完一遍约需十五分钟,我不管孩子们,只顾自己闷头读,声音也不大。孩子们也跟着我小声读,但感觉得到很整齐,也很专心。先开始还有个别小朋友不认真读,发呆或东张西望,我并不急于提醒他们,想试试当老师心定下来时,是否不用管教孩子们也会受到感染。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一个收回了心,我们的“场”越来越强大,齐读三遍之后,抬起头来,感觉孩子们的表情都很庄重,眼睛也很有神彩,看来是找到感觉了。
  而那两个“撒”出去散读的小朋友第二节课死活不肯离开我们了,说“想跟你一起读”,看来我们这个强大的磁场吸引力确实不弱。
  下课时,有两个孩子哭丧着脸求我“再读一会”“还想读”。我狠心地把他们哄出教室去玩,但心里很高兴。
  这样上课不会觉得累,以前老得看着孩子们,提醒他们读书、指字时,我的心也不能完全专注,而他们的心也随我波动;现在这样自顾自地读,却发现他们的状态尽如我愿了,而且我也能在长时间读经中体会到快乐,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难怪王财贵博士一再强调“老实读经,大量读经”,还说如果做老师的越教越轻松就对了,越教越累就错了,看来不是虚妄之言啊!

[ 本帖最后由 石心 于 2009-5-25 05: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0:51:39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能量库(张洁老师)

生命的能量库


                 文/张洁


  下了一夜的雨,早晨山里的空气异常清新。


  打着雨伞漫步在山间小路上,呼吸着雨后青草的香气,心头的感觉温馨而宁静,竟然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心存深深的感激……


  我的童年是在山里度过的。


  那时我妈在一个兵器研究所工作,因是部队的保密单位,所以设在昌平南口的山角下。每天起床号一响,就跟着妈穿戴梳洗然后去跑步,跑到院外的一棵大柿子树下再往回返,回来的路上可以遛遛达达,顺便采些喇叭花穿在毛毛草上,心里美滋滋地。那时总是不经意地闻到青草的香气,扑鼻而来,又弥漫到各处。


  我是六岁“进城”上学的,从此告别了山里的生活。本以为自此以后,随着时空的转变,过去的一切终将远离直至淡出记忆。


  在都市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心随境转,起起落落,却总找不到真正心安的感觉。偶然于再次回到大自然中时才意识到她仍是我生命能量的重要来源:她的宁静中涌动着勃勃的生机,她的欢快中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而那满目的翠绿和扑鼻的草香会把记忆接引回童年宁静、安逸的体验,心像一片舒展的落叶——恬静、安详。


  把家安在山里,定是我此生无怨无悔的决定了。如果在大都市里占有一套几百平米的别墅,而临窗眺望,看到的是别人的房间和屋顶,推开窗,闻到的是汽车尾气的味道,那我宁愿在山里拥有一间茅草屋——虽然生活空间窄小,但窗外是连绵起伏的青山,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会觉得自己拥有的很多……


  让我们的孩子在山里度过童年,接受经典的熏陶,应该也是明智的选择:大自然和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永久而强大的能量库,这时的库存能保障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具有更强的抗干扰和抗击打能力——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和磨难,只要他们知道回到自然中或捧起圣贤书就能再次修护受伤的心灵,补充生命的能量,他们就如神话故事中拥有法宝的英雄,永远可以驾驭自己的灵魂,主宰自己的命运……


[ 本帖最后由 石心 于 2009-5-25 05: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0:55:05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孩子趣事(三人行家塾彭丽君老师、吴小东老师)

读经孩子趣事
                                 文/彭丽君 吴小东
  一天,晚饭后准备给小朋友洗澡,我叫小朋友回宿舍换拖鞋,天天第一个换好鞋冲出宿舍,兴奋地高喊到:“我是带头大哥,我是带头大哥……”
  英文课上,读着读着英文,天天突然说:“我最有勇气,我最有勇气!”有点莫名其妙,便问:“什么是勇气?”
  天天回答:“像跳水冠军一样,敢跳下去就是有勇气”。
     “为什么你有勇气呀?”
      天天:“刚刚他们最后一句都不读(英文),只有我一个人读了,所以我最有勇气”。
  原来天天理解为,最后一句话是小朋友都不敢读了,哈哈!
  吃水果时,给小朋友每人发了五块数字饼干,他们都习惯性的要把一部分留给爸爸妈妈,小朋友都吃完了,只剩天天还在盯着剩下的两块饼干舍不得吃,从他眼神中能感觉到,他在进行强烈的思想斗争——是自己吃了还是留给妈妈呢。过了一会儿听见天天嘀咕着:“虽然饼干湿了,但是我还是要留给妈妈。” 多孝顺的孩子啊!

  刘湛然因为年龄最小,每次吃饭都是最后一个吃完。今天中午不知为何,他在我之前吃完,兴奋的在院子里喊:“告诉你们一个好玩的消息,吴老师成了最后一个……”突然间没声了,原来摔在厨房门口的台阶上,退上青了一大块,眼泪都下来了,撇着嘴,没哭。

  林晨欣读《中庸》“今天下车同轨”读成“今天下同车轮”。

  上太极课,最后一个动作,太极张老师说“合太极”,几个小家伙兴奋地喊:“合太极,合太极……”我有点奇怪,他们怎么这么感兴趣?听了几遍才听出名堂:他们喊的是“何太急”!出自教唱过的《七步诗》中的一句:“相煎何太急。”

  餐厅有规定,自己吃过的枣核自己收。一天早饭前,刘湛然不知从那儿弄来几颗枣核,在小朋友面前一人发一颗,然后瞪大眼睛看着大家:“谁的枣核谁收!”原来他昨天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收枣核,就替他们收了起来,现在又发给他们。老师们都笑了,他一脸疑惑,好像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

    太极张老师牙齿不太好,一天晚上,吃饼子和花卷,饼子较硬,花卷又不多。刘湛然说:“把我的花卷留给张老师吧!”其他同学也争着说:“把我的花卷留给张老师吧!”过了一会,大家各自吃起了花卷,只有刘湛然,始终没有吃花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0-6 13:07:57 | 只看该作者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21:14:26 | 只看该作者

新同学


候乐平(大班)


李润(中班)


于果(小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10-12 23:54:5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9:28:23 |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家塾书法课

  书法家但立冬先生受邀担任三人行家塾书法指导老师(义务),每周一节课。


但立冬先生自叙:
  余远非书法家,对仓颉造字之精妙,常有敬畏之心。古人作书淋漓尽致,吾辈唯临之习之而恐不及,何来书法作品?习字始于少年,至今游墨海数十载尚不能识汉字之精美,仅以心爱之用之。雕虫小技,惶惶然提笔常受内心之深责。书作一篇,间有一二字好,其中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之所以行为太过保守,唯传统是也。一日不书,便觉手涩,日日苦练,未敢取巧。中规中矩,力求一字一珠。自我作古,望不可即。

但立冬先生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5 , Processed in 0.098558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