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7385|回复: 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曼妈妈们,请你们杜曼之余静下心来读一读这些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5 13:3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声明,这个贴推荐的书不是教大家如何杜曼的。相反,这些书也许会防碍你杜曼的进度。我想,杜曼妈妈,以及用其他各样方法兢兢业业地实施早教的妈妈们,也许有一些,象我一样,曾经是苦恼的“焦虑”妈妈。如果是这样的话,请你们不妨看看这些书。


     我是一个准妈妈。今天,距离我宝宝的预产期还有10天。怀孕三个月起,我便开始了认真热情的育儿学习,正好像论坛里众多的妈妈们一样。
      育儿学习令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养育孩子,更有很多其他家庭、生活、人生方面的感悟。这些收获,我希望某天可以好好总结一下。不过,这个帖子,我想说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焦虑。
     不知道其他的妈妈怎么样,就我来说,自从接触并开始了解杜曼、七田真以及其他各种着重于智力开发、早期教育(当然,杜曼或七田真本身也许是不这样标示自己的,但是从实施来讲,大家更容易把他们作为早教的理论)的方法论之后,我发现自己有越来越焦虑的倾向。担心不实施这些方法自己的孩子会落后;担心实施方法不当产生副作用(这个担心不是完全没道理的);担心投入那么多心、物、财力却收不到预期效果;担心到时力不从心;担心得不到其他家人的支持配合。。。。。。

     于是我从某个阶段的疯狂学习理论方法、收集素材、下载资料、准备卡片等活动中暂时停了下来。这样焦虑的心态不仅对胎儿不利,以后也未必能取得好效果。我接着看了很多书。有些书其实是在知道杜曼之前就看过的,不过一识杜曼七田真,被这些方法下神奇的孩子表现摄住魂魄了,马上觉得时不我待,忘了其他了。呵呵。

    还好,我从焦虑中走出来了。我还是会视情况给我的宝宝做杜曼,做早教,不过,我应该会更自主、更自信、更独立地养育我的宝宝了。有这样的信心,主要是基于一些很好的书的帮助和自己的感悟。

   虽然希望其他妈妈应该不想我这么没出息,不过,我总想,妈妈们虽然伟大,但毕竟不是圣贤,也许有和我一样的情绪上的波动、焦虑,或者不知觉地有些“舍本逐末”,那么,这些书都是我衷心推荐给大家的,所有的妈妈们,都耐心来读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西西东东 + 1 + 1 我很赞同。
aries_2k + 2 + 2 我很赞同。
cecilehu + 1 + 1 我很赞同。
家有小猪初长成 + 1 + 1 我很赞同。可惜只能给1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11:18 | 只看该作者
刚才在帖子审核的空隙翻看了一些杜曼妈妈的帖子,发现焦虑的妈妈真的是存在啊。
更觉得有必要发这个帖子跟大家分享了。


1.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约翰。霍特


部分引言的摘录:
。。。而且,由于年幼的孩子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大脑,他们比成年人学得更好,也比他们自己长大之后学得更好。简而言之,孩子们有一种符合他们自己状况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我们把孩子训练到放弃这种方式之前,他们对这种方式运用得很自然、很好。我们喜欢说,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是为了教会他们思考。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所做的是教孩子糟糕地思考,是教他们放弃自然而有效的思考方式,是教给了他们一种对他们不太适合甚至我们成年人自己都很少使用的思考方式。
更糟糕的是,我们使大多数孩子相信,至少在学校环境下或者任何涉及语言、符号或者抽象思维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无法思考。使他们认为自己很“愚蠢”,没有能力学习或者理解任何复杂的、困难的,或者仅仅是新的东西。

结果会怎样呢?只有极少数孩子在学校中以我们努力强加给他们的方式学得不错。而大多数孩子则觉得丢脸、害怕、泄气。他们运用自己的大脑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逃避我们让他们做的事情——强迫他们学习。从短期看,这些策略似乎能起作用,使很多孩子通过学校教育成为可能,尽管孩子们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策略是自我限制、自取其败的,不但摧残孩子的性格,而且摧残孩子的才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接受教育的孩子的潜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是发生在学校中的真正的失败,几乎任何孩子都不能幸免。
如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们进行最有效的学习的方式、条件和情绪,并且使学校成为一个孩子们能够运用并改善他们自然的学习和思考方式的场所,我们就可以阻止上述大部分失败的发生。学校就可能成为一个使所有孩子成长的地方,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甚至不仅仅是学识的增长,还包括求知欲、勇气、自信、独立、机智、适应力、忍耐力、竞争力以及理解力等各方面的提高。要想知道如何最好地做到这一点,这需要我们努力很长时间。在五十年或者一百年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所有那些我们自认为是最新的关于学校、教学、学习的观念实际上都是完全不适当的,甚至是彻底错误的。但是,通过更好地了解孩子,如果我们能够消除一些我们现在正在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那么我们将会前进一大步。

我在这本书中所说的全部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信任孩子。没什么比这更简单的了,也没有比这更困难的了。说它困难是因为,要信任孩子,我们必须信任我们自己,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孩童时代就被教育说我们是不可信任的。因此,我们继续那样对待孩子,就像我们曾经受到的对待一样,还把这称之为“现实”,或者说得更残酷点:“如果我能忍受这种对待,那么他们也能。”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恐惧、不信任的长期传承的循环,并且信任孩子,尽管我们自己不被信任。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在信念上跨越一大步,但是任何跨越了这一大步的人,前面都有巨大的奖赏在等着他呢。

。。。

目录:


1
孩子的游戏和试验
对莉萨(16个月—28个月)的观察手记
对丹尼(29个月大)的观察手记
对幼儿园孩子的观察手记
对斯科特和汤米的观察手记
对学校孩子的观察手记
2
孩子如何学说话
咿呀学语
孩子是在表达愿望、感受和意义
不要孩子说话
为什么把绵羊叫成奶牛
婴儿发明的词汇
太多的询问效果不佳
小孩子知识和理解的事情远比能说出来的多
你能指给我看吗?
给孩子以回应
不要纠正孩子的错误
所谓的坏习惯
学说话的孩子需要好听众
对莉萨的观察手记
永远不要限制孩子说话
3
孩子如何学阅读
孩子的抵制
孩子自己能学会阅读吗
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
测验的害处
孩子能自己纠正错误
孩子是怎样开始阅读的
不要总给孩子读简单的
不要总给孩子读带图的
孩子的进步并不总是按照时刻表
是为了表达
4
孩子如何学运动
5
孩子如何学绘画、数学及其他知识
6
孩子的幻想
7
大脑如何工作
后记
学习和爱


很想找这个的姊妹篇《孩子是如何失败的》看看,但是找不到。


可以在这里网上阅读这本书:
http://www.yaolan.com/reading/study/app/index.asp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feifeilove + 2 + 2 谢谢你了
flycloudjhy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24:34 | 只看该作者
2。孩子来自天堂  约翰。格雷

强调以积极的养育改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增进孩子与父母的合作,激励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可以自由地发展其天生具有的才能,逐步拥有在新的世界里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

--最重要的是,你要记住孩子来自天堂。他们自身已经拥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你作为父母的工作,仅仅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支持。--看到这句话,也许焦虑、自责的父母们能稍微松一口气吧,呵呵

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有价值。作者的另一本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也推荐妈妈们看一看(如果还没看过的话),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处理和老公的关系,也有利于你更好地培养儿子或女儿。他说:“女孩在小的时候就没有学会如何去要求。大多数女人是通过付出更多来做要求的”,呵呵,太对了,所以我觉得对女儿要从小培养她善于提出要求的能力。

这个书论坛有人推荐过,搜索一下新浪可以在线阅读。懒懒的妈妈可以下载我这里上传的word版,不过一些案例我没有贴进去。

孩子来自天堂.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88.99 KB, 下载次数: 202,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33:38 | 只看该作者
3。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看了这书,真的很感动。一个继母都可以把早已经过了“最佳养育年龄”的孩子养育的那么好,有什么理由我们作不好呢?所以,虽然“3岁看老”,“潜能递减”,不过,不要担心,不要自责,教育孩子,其实任何时候都不晚。其实,这个妈妈做的,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榜样。而且,我发现,她的老公,也就是孩子们的爸爸,在养育孩子上真的很失职。(爸爸是中国人,唉)所以,对老公失望的妈妈们,也可以看看这本书啦,呵呵。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99.04 KB, 下载次数: 136,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40:34 | 只看该作者
4。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李跃儿

   这个书看得我多次流泪。

   和智力开发没有关系,但是希望孩子幸福得妈妈们,一定要看看。

   看看这个例子。对于一个“没有教养”的乡下孩子,作者得视角很有启发


土村人

  但是,目前我们遇到问题是,不是怎样"绿化",而是解决"毒化"。我认为教育不得法,抽去孩子的自然属性,按照成人的想法去"塑造",本质上就是一种严重的"毒化"。它使得孩子丧失了作为人的基础,最后只能成为"非人"
  我经常对家长说,要是你不懂什么是儿童,不如不教,不教或许孩子发展得更好。
  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有个名叫张容的孩子,家在城郊,父母是典型的农民,对孩子基本上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所以孩子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天在野地里疯跑,一直玩到6岁。
  孩子的舅舅正好是我的朋友,劝妹妹把孩子送到我们中心学画。来的那天,我一看,唉呀,那个当妈妈的个头那么大,简直像个巨人。她一来,把我们教室的光线都遮住了。因为常年干农活的缘故,显得浑身充满力量的样子。
  那个孩子根本不像城里孩子到了陌生地方会露出怯相,而是直冲冲地进来,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坐下。屁股刚一落座就喊:妈,给我买吃的!他妈就领他下楼买零食。回来的时候,一只手拿着冰激淋,一只手提着食品袋,那一通猛吃,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不知道听课,这里瞅瞅,那里转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一边吃一边转悠。好不容易吃完了,又喊:妈,我要喝水呢!因为教室里有纯净水,他没见过,觉得特别好玩,不知喝了多少杯。好不容易喝够了,又喊:妈,我要尿尿呢!尿完尿,不来教室,而是在外面这儿看看那儿看看。
  除了张容,我们中心全是城里的孩子,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土村人"。我们欣赏过高庚画塔希提岛土族人的画,那些人从来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闲散、非常诗意地过完一生,张容呢,又说着一口宁夏本地话,孩子们大概觉得他就是这种人,所以就起了这样的名字。
  张容根本不画画,转来转去,这样混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我们上了一课,课名"大人像猫咪"。说的是有个孩子在家里看见爸爸妈妈忙来忙去,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大人说的话他又听不懂,总觉得大人就像猫咪一样喵喵叫。后来,他觉得大人的眼睛也像猫眼了。
  这个故事一下子打动了张容,第一次有了画画的欲望,开头我还没有发现,因为对于张容的不画画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我正给一个孩子改画,就听一个很大的声音在喊:老师--,我不会画脚!

他的神色像罗马教皇

  我回头一看,是张容。我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终于来了,高兴得不得了,赶紧过去。我说:脚嘛,太简单了,看,用笔这样一拐,就是脚了。
  他吃惊地瞪大眼睛,说我也会画呢,也学着我的方式把笔一拐,画出一只脚来,满足地吃吃笑着。
  到评画的时候,所有孩子的画都贴在黑板上,张容的妈妈也来了,我说这就是你家儿子的画,他妈妈一看,吃惊地说:咦?这真是张容画的?不相信。其实那幅画要是城里的家长看了会觉得很差,画上的人头大身子小,腿细得不成比例,他的妈妈竟满意的不行。
从那天起,张容就对画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孩子由于成天在野地里乱跑,浑身充满野性,那种感觉实在太好了,我特别欣赏这样的感觉。一开始画就明显跟其他孩子不一样,特别专注,特别投入,特别大气。
  过了不长时间,有一天,我们上有关色彩冷暖的课,讨论的话题是:不是真火苗,为什么画出的红色火苗会让觉得温暖、兰色的火苗会让人觉得冰冷?张容坐在那里,先是不啃气,那种眼神啊,怎么说呢,既像傻子又像罗马教皇。看他的人要是修养很低,会认为他是个傻子,看他的人要是修养很高,就会觉得他的神情像罗马教皇。(笑)反正在我眼里,那张脸,寓意特别深刻,那么大气,城里受过管教的孩子根本就没有那样的神色。
  听着听着,张容一拍桌子站起来,用宁夏方言,声音还特大:这个事情我说说!那堆让人觉得暖和的颜色就像太阳么,另一堆不像太阳么。像太阳的看着就热,不像太阳的看着就冷么。说完了,一屁股坐下,还是罗马教皇的模样。(大笑)

驴粪蛋飘满天空

  这节课的画题是"火山爆发"。张容,画得那样卖力,脑袋往前冲着,身子摇着。我走过去,一看,吃惊坏了,画面气势磅礴,颜色搭配高级极了。其他孩子的画一般都像花盆一样,里面喷出红色、兰色之类的颜色。张容画上的整个基调是用一种非常凝重的咖啡色,看不见山,能看见的只是飘在空中的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彩球,真是壮观极了。
  讨论这些画时,比如讨论到那幅有点像君子兰的画,我说:这座火山爆发,空中掉下个花盆来,嘭地一下变出盆君子兰来!孩子们乐得不得了……评到张容的画时,我问他们:大家看哪幅画最美、最激动人心?全班都说张容画的最不差。我问张容:你为什么这样画?既没有山又没有火,只有一些带颜色的圆球,大家有些看不明白,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张容站起来了,说:我也不知道么。说完就坐下了。
  我哈哈大笑,说:张容这幅画,火山喷发的时候肯定山顶上面有一滩驴粪蛋……
  张容听了,忽一下重又站了起来,说噢,我知道啦,山上有一滩驴粪蛋么,火山一喷,把驴粪蛋全喷起来了么。喷得满天、满世界都是烟么、火么,火把驴粪蛋照成了各种颜色。(大笑)
  我说太棒了。咱们大家都在画火山,张容没有画,他是将镜头对准火山上面的驴粪蛋,画得是驴粪蛋喷起时的那个瞬间!
  张容嘿嘿笑着,快乐无比地坐下,当我再转过身时又不见他的人影了。评完画我出去看,人家在教室外面正拿看一个泡沫塑料盒琢磨着呢。奖惩对他也毫无用处,打击、表扬对他毫无用处,心态正常极了。要是想画了,完全的投入、忘我,不想画了就出去玩儿。从来不利用表情,一幅深不可测的样子。任何人他都不放在眼里。完全的自主、完全的自信、完全的自然。用皇帝那样的心态面对世界。
  在孩子讨论的时候也积极地参与其中,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张容怎么用的是普通话,而且十分标准。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有时几周甚至几个月都见不到他一次。有时我快要差不多忘了他时,一掉脸,咦,他怎么在孩子中间坐着?
  张容因为能够不受限制地在野地里疯跑疯玩,因而过了所有的敏感期,心理成长机制没有遭到干预和破坏,个人潜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就像开发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只等有人来播种了,种上什么都能活,都能长得茂盛。在张容学习走路的时候,他的妈妈肯定不会抱着不放的,最多只会拴根绳子扯上,孩子愿上哪儿她就跟着上哪儿,或者干脆让孩子自己乱走乱爬,所以大脑发展得非常充分。

漏网之鱼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在对孩子的投资方面是不惜血本的。但是,人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太欠缺了,投资热情很高,但是,他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使劲。
  以经商为例,有的人投资回报丰厚,有的人投资血本全无。原因是眼光不准,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形势、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甚了解。
  对孩子的投资也是这样。如果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孩子的成长规律、全球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哪一步、未来社会何种人才最具竟争力……总而言之,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好的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这样的教育,他就完全有可能使自己的投资变得没有价值,甚至出现负价值。
  比如,未来社会需要关爱,他给孩子灌输"只扫自家门前雪";未来社会需要诚信,他教孩子"无商不奸";未来社会需要大胆、探索以及参与,他却把孩子锁在家里,哪怕犯一点错误便训斥不休,使他胆小如鼠、不敢越雷池半步;未来社会需要自主自立,他却包览一切,造成孩子极强的依附性格;未来社会创造的价值远大于重复的价值,他却仍在不遗余力地逼着死记硬背、追求名次,使孩子只能在重复与模仿当中成长……
  对于家庭来说,什么都能延误,惟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延误。为了孩子,家长必须重新当一回学生,成为真正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家长如果不懂教育又没有时间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给孩子发展的自由。一个产品报废了还可以重做,一个人的一生是不能经历这样的过程的。
  根据经验,我把家长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这种家长的孩子特别容易培养成功;第三种是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这种家庭里的孩子也有成功的可能;最可怕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的,大量失败的孩子差不多都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
  如果一个农民对庄稼一窍不通,不知道什么时间下种、什么时间灌溉、什么时间除草,他的庄稼能收获吗?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
  张荣呢,就是第三类家庭中的孩子的典型,在这个因为过分注重教育而扼杀孩子潜能、使许多孩子成为"非人"的年代里,张容反倒很幸运,成了一条露网的鱼,因而他也是幸福的。
  说到幸福,成人一般会认为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方面应有尽有,那他们一定是幸福的了,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93.47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西西东东 + 1 + 1 学习一下。
soleking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15 14:50: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不错!这些书我要好好看看!谢谢楼主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4:55:56 | 只看该作者
5。儿童智力发育的五大里程碑
这本书也许是我这帖子书目里最有点“早教”“智力开发”意味的书了。

它分阶段地(胎儿、婴儿、幼儿。。。)介绍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些理论。这本书提到杜曼哦,不过没有指名。根据她们的研究,杜曼儿童的领先,主要在知识上。这种朝前在上小学以后没有之前那么突出。


本书是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玛丽安.戴梦德和珍妮特·霍普森所著的《神奇的智慧之树》(Magic Trees of the Mind)翻译出版的(中文版将书名改为《儿童智力发育的五大里程碑》,是为了突出本书的主要观点)。我们的目的是: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科学地说明大脑发育成熟的真实过程;提醒人们注意儿童智力发育的各个关键期,适时地给以帮助,使儿童的全项智能达到均衡、充分、健康的发展。本书提供了一套全面实用的儿童教育计划,在不增加儿童学习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把儿童培养成身心健康、天资聪慧、人格健全的人。

前言 体验是智力的最好雕塑师
第一章 如此神奇的脑神经之树
由引引出的新问题
小鼠的大脑
优化环境的核心是让神经细胞增多分支
穗状物、伞状物和糖果树
重新认识小鼠
优化环境与人类大脑
第二章 令人陶醉的大脑
大脑的细部
大脑发育的“芭蕾舞”
过分的连接与疯狂的争夺
慢峰、低谷的修剪
可塑性和关键期
第三章 大脑需要营养
怀孕期与大脑的发育
治疗用药
消遣药物
酒精
环境因素
精神压力
怀孕期的营养
有意的胎儿期刺激:多大为限?
孩子出生前的强化程序
第四章 向往新奇的一双眼
儿童的早期环境
年幼的大脑需要刺激
婴幼儿环境的强化
奇迹般的发育里程碑
大脑的急速发育与螺旋式波浪式发育
婴儿知道些什么
性格与大脑:天生的“知识”会更多吗?
需要的只是爱和语言
婴幼儿智力的强化开发计划
第五章 经历是孩子的精神财富
……
第六章 让孩子前程似锦
第七章 种植另一棵智慧树
第八章 学习要持之以恒
第九章 一日之计在于晨
附录 有益于提高儿童智力的推荐项目



可惜我没有这本书的电子版,我是在首都图书馆借地。

这里有一些信息  http://www.china-pub.com/68715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5:03:11 | 只看该作者
改天再续。改天再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5:34:34 | 只看该作者
又回来了

6。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或观点和《孩子来自天堂》很一致,不过作者可不是一人。不得不说,我很赞成这些观点,并且已经受益(主要是用于老公,呵呵)。----沟通,沟通,交流,交流。这本书提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

比如,如何应对发脾气、抱怨、闷闷不乐的孩子?妈妈们也许常常以抱怨或责备回敬(让孩子认为他无权或不应该这样),或是企图使孩子相信实际不是他所想的那样糟糕,或是长篇大论讲一番道理,不管怎样,这些都没有效果。最好的也最简单的,就是简单地承认一下孩子的情绪。呵呵。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得到理解,这会有效地舒缓他们。

还有,怎么称赞?
看一段例子:
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药。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需要谨慎小心是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对于精神药物的施用也有同样的规则。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
    当孩子打扫了院子之后,说他辛苦了,或者院子看上去多么棒啊,只有这样的评论才是平常的、自然的,而夸他是个多好的人几乎毫无相干,也不适宜。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的成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变形。
    下面就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有关称赞的例子:八岁的朱莉很努力地把院子打扫干净了,她用耙子把树叶耙拢,把垃圾运走,并且把工具重新摆放好。妈妈很感动,对她的努力和成绩表示了感激和欣赏:
    妈妈:院子原来太脏了,我不相信一天就可以把它收拾干净。
    朱莉:我做到了!
    妈妈:院子里原先都是树叶和垃圾,还有其他东西。
    朱莉:我把它们都打扫干净了。
    妈妈:一定费了你很大劲!
    朱莉:是的,我确实费了很大劲。
    妈妈:现在院子好干净啊,看着都开心。
    朱莉:它现在很漂亮。
    妈妈:你愉快的笑容告诉我你很自豪,谢谢你,亲爱的。
    朱莉(灿烂地笑着):不客气。
    朱莉妈妈的话让朱莉为自己的劳动感到高兴,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晚上,她迫不及待地等父亲回来,就是为了向他显示一下干净的院子,好在心里再次重温一下对出色工作的骄傲。
    与此相反,下面对孩子品格的赞美之辞是无益的:
    “你真是个好女儿。”
    “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
    “没有你,妈妈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评价可能会吓着孩子,让他们感到不安。她可能觉得自己离一个好女儿还差得远呢,配不上这样的称呼。因此,她可能会决定马上减轻自己的负担,用行为不端来坦白,而不是不安地等待曝光自己原来是个骗子。对品格的直接赞美就像直射的阳光,让人很不舒服,很刺眼。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出色、像天使一样可爱、慷慨大方、谦恭有礼时,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她觉得需要至少否认部分赞美。在公共场合,她无法站起来说:“谢谢,我接受你的赞美,我是出色的。”私下场合她也无法这么说,因此她必须拒绝这样的赞美。她无法在心里坦白地对自己说:“我是出色的”、“我是很好的”、“我是坚强的”、“我是慷慨的”或者“我是谦逊的”。她可能不仅仅是反对这些赞美,很可能还会对赞美她的人产生不好的想法:如果他们觉得我这么棒,那么他们一定不太聪明。
称赞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跟自己说的话。
    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明我们很喜欢、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工作、体谅、创造或者成就。我们的话应该让孩子能对自己的品格有一个现实的看法。我们的话应该像一块有魔法的帆布,这块布虽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能让他们给自己画一幅正面的画像。
    八岁的肯尼帮他父亲修补地下室,期间他搬动了一件很重的家具:
    父亲:工作台很重,搬起来很吃力。
    肯尼(骄傲地):但是我搬动了。
    父亲:那需要很大力气。
    肯尼(弯起胳膊显示出他的肌肉):我很强壮。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肯尼的父亲只是对工作的难度做了评价,是肯尼自己对他的个人力量得出了结论。如果他父亲说:“儿子,你很强壮。”肯尼可能会回答:“不,我并不强壮,班上比我有力气的男生有的是。”而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一场毫无结果——尽管未必痛苦——的争论。
    当我们希望孩子好受点时,通常就会称赞他们。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对女儿说“你很漂亮”时她会否认呢?为什么当我们对儿子说“你非常聪明”时他很尴尬地走开呢?是我们的孩子太难取悦,甚至连赞美都不起作用了吗?当然不是。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跟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赞美他们品格、身体或精神的话不知如何反应。孩子不喜欢被评定。
    如果每个月末,宣称爱我们的人给我们一个评定,我们会怎么想?“如果你得了A,就亲你一下;如果得了B,就拥抱你一下;而如果你得了A+,我就会很爱你。”我们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低落,而不会觉得被爱的。
    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中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03.81 KB, 下载次数: 117,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suzy7777 + 1 + 1 这本书不错! 你能看来这么多书,将来 ...
soleking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5:40:17 | 只看该作者
7。好妈妈,慢慢来

韩国的一个妈妈写的。

看书名就知道了,呵呵。有时候妈妈们真的要体会“慢慢来”

她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比小儿子费劲多了。但是这个妈妈坚定地相信,两个儿子各有特色,虽然目前来看小儿子又乖巧又懂事,但是没准以后成年后哪个儿子更有成就呢。

好妈妈,慢慢来.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60.47 KB, 下载次数: 82,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40 , Processed in 0.226662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