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冒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1 11:1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报道,国内第一档少儿冒险类真人秀节目《宝贝加油》日前在成都问世。该节目以5岁左右的儿童为主角,每期都会让4名儿童单独或者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任务。比如,在8米高空,飞身抓单杠;在装满蛇的玻璃箱子里伸手翻找福娃纪念币……这档电视节目引发了社会关注和争议。
    就目前教育孩子的方式而言,的确存在不少欠缺,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自立自强意识上。然而,如果因为这样的现状就进行《宝贝加油》式的“魔鬼训练”,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正如一些观众担忧的那样,这样的训练不仅不能真正为宝贝“加油”,还很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阴影。
    应该说,《宝贝加油》要求的任务,不仅5岁左右的孩子,就是不少大人都不可能顺利完成。既然如此,家长们为什么还要孩子参加?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希望孩子打小就接受点挫折教育,借此培养孩子的勇气,敢于面对失败。不过,笔者对此表示怀疑,挫折教育不是冒险教育,前提是确保安全,其次是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排解孩子的恐惧心理。而这些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节目制作商还是家长,显然都重视不够。
    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让孩子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有很多种实现途径。比如,国外不少家庭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家务。而学校和社会则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远足、登山、野营、露宿、探险等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对于孩子们意志品质和野外生存能力的培养十分细心。“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就曾讲述过哈佛大学在举行野外求生训练时要求家长提供的野营用品清单:必需的衣物,足以应付温差;手套和袜子厚薄、材质、各要几双……这种细心程度与《宝贝加油》节目形成了反差。
    笔者不反对对孩子进行有益的、适度的品质培训,也不反对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但是,我们却反对对孩子进行冒险教育,更反对把这种教育过程变成一种商业秀。不考虑孩子年龄特点和安全因素,刻意地进行所谓的“勇气培养”、“意志锻炼”,实际上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10:07 , Processed in 0.09966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