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小琴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 15:4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有快乐琴童,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然而如果安排不当,这段练琴时间将是哭声骂声一片,而且练习效率不佳。怎样才能安排好每天的练琴呢?陪练的家长必须担负的责任有哪些呢?
  -在孩子没有能力上课做笔记之前,要替孩子做好笔记,能够将上课时教师的要求重复说给孩子听。
  -要善于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陪练要具有引导性。
  -要及时提醒孩子注意乐曲的各项要求,及时发现孩子在练习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尽量避免练错,少走弯路。
  -在陪练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包办代替,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要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思考,而不是替孩子思考。
  ●陪练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调整好练琴情绪——有一个好的练琴情绪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作为陪练的家长来说,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平稳的情绪,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流露不耐烦、易怒,更不要把工作中的其他情绪带入练琴中来。家长不能轻易打破天天练琴的时间地点和程序,很多经验告诉我们,连续一两天停止练琴,恢复正常练琴时,孩子的抵触情绪严重,更容易在练琴时情绪失控。
  别错过最佳复习时机——很多学生理所当然地向家长要求学琴当天不练琴,家长也觉得应该放松一下,就默许了这项要求。其实学琴当天安排练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刚刚上完课,老师在课上指出的上周练习中间出现的问题缺点,对下周练习的要求,对下周新课的讲解和示范演奏还记忆犹新,课后马上趁热打铁地进行巩固,可以及时改正上周的错误,同时比较容易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下周新课。相反,如果耽误时间长了,很多要求都已经淡忘了,就容易练错。
  制定好每日训练计划——老师制定的是每周训练计划,而家长更多地是要制定好每日的训练计划。每天练琴时都要有所重点,不应该平均分配力量。每天在练习前,家长应该提出今天的练习目标,主攻哪一项,复习哪几项。每天在练习后,还应该总结练习后目标达成结果,这些对孩子都是很好的引导,孩子们在这样的训练下,慢慢地学会安排学习时间。另外练琴的前后顺序也应该有所考虑,旋律好听的,孩子们感兴趣的,应该放在后面练习。相反,比较难、费脑筋、枯燥的应该放在前面练习,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在每天的练琴时间自始至终保持高效率。(佚名)
儿童“关键期”最重要的阶段是在0~6岁。研究发现,人类智力的发展,从0~17岁接近完成,0~2岁发展达到20%,到4岁时达到40%,8岁时达到80%,12岁时到92%,17岁已经达到几乎100%的成熟。不难发现,儿童智力发育在0~8岁之间最为重要,父母如在这一时期能把握住孩子的“关键期”进行教育,孩子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儿童有哪些“关键期”?
  秩序感的关键期(出生~2岁)
  婴儿从降生之日开始,吃喝拉撒睡等生命最基本的需要和能力都逐渐从无规律走向规律。渐渐地,宝宝从1岁半开始,对物品的位置、时间的经过、事情的顺序、事先的约定等都有了严格的要求,到3岁时达到最高峰,之后就会慢慢消失。
  细节的关键期(1~2岁)
  幼儿和大人完全不同,常常能注意到成人不曾觉察的世界,并且由此加深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程度。所以,经常会发现幼小的宝宝对于极小极细微的事物或细节会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仔细辨认。
  走的关键期(1~2岁)
  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在他们身上似乎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激发着他们拼命挣脱成人的手,要独自踉踉跄跄地向前冲,父母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赶不上幼儿学走的步伐。
  手的关键期(1.5~3岁)
  手部的动作发展对幼儿非常重要。从出生时婴儿双手握拳到能用双手对击,再进步到用手去取东西、拧瓶盖、捏小豆子,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生存奥妙。父母应该多想些办法去调动宝宝充分锻炼双手的乐趣。
  语言的关键期(8个月~8岁)
  正常发育的宝宝,对于语言学习总是兴致盎然。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中,怀抱中的宝宝就有很多模仿和受到强化的机会,在语言的“关键期”内获得完善的言语能力对于宝宝的一生至关重要。
  感觉的关键期(0~5岁)
  婴幼儿生而知之,从何而知呢?从五感(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嗅觉感官、味觉感官和触觉感官)等感觉开始。对于感觉的刺激,宝宝的反应往往会有超过成人想象的敏感程度,宝宝的学习也就更多地融入于生活之中。
  工作的关键期(3~7岁)
  幼儿的工作与成人所从事的工作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幼儿的工作是为了完成自我,是有着内存的驱动力,是幼儿长大成人的发展途径。所以,让可爱的宝宝透过自发的“工作”快乐地成长,是父母的职责。
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关键期”,在幼儿身上体现得短暂而易感,父母需要保有的是什么呢?是“爱心、关心、耐心、信心”。认真观察宝宝的日常活动,行为变化,把握住宝贵的“敏感期”,给予宝宝充分的刺激和帮助,那么将会看到宝宝每一天成长的变化,变得那么成熟而富有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2 10:08:30 | 只看该作者
对,学琴当天要练琴,没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2 10:40:51 | 只看该作者
压根儿就没想培养琴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4 09:12:40 | 只看该作者
琴童很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4 , Processed in 0.08824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