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育是成长的第
一步
, 这一步
能否走好与性格形成和命运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德国人认为
, 孩子长
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
, 与其让他们面对措折惶恐无助
, 不如从小摔摔打打
, "撞
"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
本事。因此
, "残酷教
育
" 在德国
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
上午9
时,沉浸在冰天雪地之中的德国北部城市
汉诺威寒冷无比,然而位于市区的玛格瑞特幼儿园门口十分热闹。孩子们背着硕大的双
肩背书包,精神抖擞地陆续走进园内,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为了深入了解现在德国流行
的
" 残酷教育",我也走
进了幼儿园。
幼儿园是一座
两层小楼。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
地、石头地 …… 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料地
。孩子们在户
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
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衣服穿多了易感冒
我发现虽然天
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顶多穿一件绒衣,也有只穿
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看着我大惊小怪的模样,陪同我的雅娜老师解释说:
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
乎可以用来'
发电
' 。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
的灵活性。
"
走进活动室,
只见地面堆满了各种垫子,孩子在上面尽情地翻滚嬉戏。
6岁的乔安
娜在圆形的蹦蹦床上弹跳,一不留神把2
岁
大的托尼撞倒了。托尼大哭起来,而站在一旁的老师并没有马上跑过去安慰他。
3
分钟后,老师走过去
温和地说:"托尼,你刚刚被乔安娜撞了一下,你觉得很委屈对不对
? 可是你是小男子汉,难道还没有哭够吗?"
托尼点点
头,立刻收起抗议的哭声,用袖子擦去脸上的鼻涕和眼泪。
我留意到墙上
贴满了"15 名小科学家的研究学习成果
"
。难道还包着尿布的小孩也懂得研究和写报告吗?
"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好处就
是,年龄大的孩子会教年龄小的孩子,年龄小的孩子会主动模仿年龄大的孩子
。他们在一起
制作东西,墙上所展示的成果就是他们的小发明。
"
幼儿园的负责人苏
珊娜博士笑着对我说,"这种教育模式能激发孩子勤动手动脑,主动团结合作。比如,配对游戏
、合作拼图、合办聚会等,让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团体合作的力量
。
"
苏珊娜
博士强调说,
来幼儿园的孩子主要的任务就是玩,通过玩来
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
要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园内以小组和个别活动为主,至于进行什
么活动,由孩子自己决定,可以画画、听故事、到户外玩,只要是幼儿园内能进行的活
动,干什么都行。
午餐时间有
3个
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到了中午
12时。我看见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来到餐桌旁
。老师把饭盘放在孩子面前,大点儿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纪小的、不会用勺子吃饭
的孩子就用手抓着吃。今天刚刚入园的
3岁大的格碧妮站着
不动,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老师让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势启发她自己
吃饭。可是,格碧妮不会抓着吃,呆呆地坐在那?堙C老师耐心地用手比画着教她,却丝毫没有要喂她的意思。直到吃
饭时间结束,格碧妮一口没动的饭菜就被
"没收
" 了。
看到这儿,我
有些不解。
雅娜老师说:"
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
。格碧妮
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
"苏珊娜博士说:
"孩子不会做的事,
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
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
'独立行为'
的发展。
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幼儿园提供
3个午餐时间
-中午
12
时、下午1时和下午
2时,孩子自己决定何时用餐。"
在午睡的问题
上,老师也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如果在床上躺
20-30
分钟还没
有睡着,他可以出去玩。
这让我想起邻
居4 岁大的儿子米希尔到我家时的情景。
米希尔没有
见过中国的饺子,抓起一只生饺子就往嘴?媔诨C当我想制止时,他妈妈却制止了我,说:
"别管他,这样他才知道生的是不能吃的。
"
大人向孩子认错
苏珊娜
博士认为,
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以孩
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要常把
"对不起
"、
"请原谅
"和"
谢谢
" 之类的词挂在嘴边
。由
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德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等,孩子都可以以
小主人的身份与父母一起商讨
,
父母也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在德国,爱护
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列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
,从小
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
严禁父母" 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
" ,如果孩子认为自
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
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
独特的抱孩子方式
从下午
2
时开始,家长们陆续赶来接自己的孩子。
中国的父母天冷时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紧紧地搂在怀?
,听说德
国人不这样做。这时,我看到一些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孩被家长一手抱在胸前。有趣的是
,他们的抱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只胳膊上,红扑扑的小脸朝外,后背贴着爸爸
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着,样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风中,
" 狠心"的家长不给小孩过多的遮盖,还不慌不忙
地走出幼儿园。
苏珊娜
博士说:
"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
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
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
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