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4-04 至 2009-4-10,2岁1个月17天,距第一天杜曼269天
6号回来了,本想当天更新日记,结果下午带小去小姨家给小姨和小姨爹一个惊喜,晚上实在精力不济,舟车劳顿的,就早早跟小一块儿睡了,也没更新。
小这次成都之行表现非常不错。先说旅途,去是坐火车,四个小时;回来走高速公路,3个小时40分钟。小除了嘟嚷几句不坐火车/大公共汽车,就没有表现出烦躁难受的迹象。我一般就带他下地走走,看看司机叔叔开火车,讲讲故事,吃吃东西,岔开就好了。呵呵,以后更远的地方都可以带小去了。
小的表现也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大学毕业12年了,我们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次聚会的是我们同寝室的,1个福建,3个成都,再加我1个重庆,最大的孩子6岁,念小学,最小的孩子就是小小了。小小显得有教养,懂礼貌,加之在这个年龄上非常有童趣,挺招人喜欢。想吃阿姨买的饼干,会主动问阿姨要,不会随便乱抓;妈妈告诉只吃这一包,他也能说到做到;吃的时候问妈妈饼干说什么,我说你说呢?他就学饼干说话:“快来吃我,快来吃我!”在同学家酸奶没吃够,还要吃,正好要去饭店吃饭,就让他自己去问问饭店的阿姨有没有,他果真坐下来第一句话就是问服务员有没有酸奶?看到椅背上的字感兴趣,问妈妈是什么,因为是小篆,妈妈拿不准,也让他自己问,他于是就自己问服务员解决了问题;去华阳摘草莓,小小自己摘了一大盆,吃着自己摘的草莓,非常开心;跟小哥哥他们一块儿玩游戏,一块儿疯闹,高兴得不得了。唯一的问题有两个,一是6岁的牛牛哥哥太喜欢这个小弟弟了,不知道该怎么喜欢,第一天拿他当玩具,不是滴溜溜转小小,就是猛地推小小,再不就是死死抱住小小。一看小小有危险,我赶紧护着小,同时循循善诱小哥哥:“阿姨知道你喜欢弟弟,你可以牵弟弟的手,带弟弟玩,但不要推弟弟或者这样使劲抱着弟弟或者抓弟弟,弟弟会摔跤,而且弟弟不喜欢这样。别人这样对你,你也不喜欢吧!”就这样防着护着,小还是第一天在奔跑时被哥哥推了个大马趴。外婆当时一看,心疼得不行,跟我嘀咕想第二天就离开。我没有这样紧张,因为小哥哥也不是有意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欢。只要大人教了他,他就知道了。果然第二天就好多了。可问题又接踵而至,牛牛晚上非要跟小小睡一张床。睡就睡吧,他还非要来骚扰小小,一会儿贴得紧紧的,一会儿抱着他。我好不容易说服他不要弄弟弟,却听小小不停问:“这是谁的手呀?”因为小小睡觉喜欢让我牵他的小手或摸他的小脚,我正握着他小脚,于是不停答:“是妈妈的手!”问太多次后,我终于醒悟过来,看着牛牛,“是不是你在摸弟弟?”牛牛怪怪地笑了我才知道原来是他搞的鬼!等两个孩子都睡着了,牛牛爸妈就会趁他熟睡把他抱回自己床,两晚上牛牛都被抱醒了,当然不愿意,哭嚷着:“为什么每次睡着了都要把我抱走啊?”原以外小小换了床晚上会闹,第一天晚上就吵嚷了一句要回外婆家睡觉,但当我把他的大熊猫递给他他就抱着熊猫睡着了。第二晚就是非要让牛牛哥哥睡回他自己的床,让妈妈睡牛牛哥哥那儿。我告诉他妈妈睡他这边正好可以看见小小,他才安静了。由于比较累的缘故,晚上都没有哭闹,让我也对小小在外睡觉的问题放了心。
第二个问题是玩具的争夺。摘草莓那天,五岁的超超拿了个消防车。小小一见立马就要要,没办法,小小的大爱呀。依然是让小小自己出面去跟哥哥交涉,哥哥当然不愿意,他带出来的唯一玩具一定也是他最喜爱的,再说眼前这个小屁孩根本就不认识,干嘛要给呀。同学当然半说理半威压,最终让超超把消防车给了小小玩。快吃饭的时候,超超要把消防车要回去,小小不干。超超就硬夺,小小张嘴大哭,转身让妈妈抱。这种情形下同学当然教训超超要让着弟弟,于是超超也很难过地要哭。我一边劝着同学别骂他,一边跟孩子们说阿姨再去买两个,大家都有玩的。小小哭着说就要这个,我说那好,小小就玩这个,买来新的给哥哥。赶紧把两个孩子分离。等买到新的挖土机(附近没有消防车),小小马上就食言了,把消防车扔一边去了。孩子就是孩子,他就只生活在当下之中。消防车的问题解决了,晚上玩牛牛的玩具又起争端。小小见牛牛玩什么,就要要什么。前两次用手里的玩具跟牛牛换,牛牛都大方地答应了,第三次牛牛不愿意了。小小目的没得逞,自然还是哭。我抱着小小,一边讲道理,一边岔开他注意力。他这个年龄,好像道理能懂,可做起来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希望这只是阶段性的问题,希望随着小小长大,慢慢就能很好地处理需求与分享之间关系。
小小看新的百科卡体育项目之冲浪,凝视了很久很久,一言不发。每一次看新的百科卡都有他最喜欢的卡,但只是要求不停地看,像今天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看了很久,我忍不住问小在想什么。小一连串的问题出来了:是谁在冲浪?答:叔叔。问:是哪个叔叔?答:就是这个叔叔,但妈妈不认识。问:叔叔在什么上面?答:叔叔站在冲浪板上,在海上,水面上。问:叔叔有没有摔跤?答:叔叔有可能摔跤的,如果摔跤了,就会掉进水里。问:叔叔拿着碗吗?答:不是碗,是手柄。( 杜曼光盘的图不太清楚)
小小在外公用人人乐(超市名)的大公共汽车为由劝他吃饭后,说了一句话:“(小小)吃多多的饭然后司机叔叔就会让小小坐人人乐的大公共汽车!”一口气说完,我和外公数了数,26个字!呵呵,小小近来爱说长句。小小两周前会背绕口令《扁担长,板凳宽》了。
小小看到故事里或者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喜欢的就会要,比如要消防车,要小熊,要吃西瓜等等。第一次我不知道怎么应对,不可能真买呀。结果只见小小小手往书上一抓,说拿到消防车了,拿到小熊了,拿到西瓜了。如果是吃的,还会作势拿到嘴里呜哇呜哇吃起来,很满足的样子。我真心感激小小这么轻松解决了妈妈的问题,这要是永远这样,得替妈妈节约多少钱啊!从此,小小的小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拿着大消防车,大救护车甚至某些不可能的东西,很好玩。
小不知道从哪天起接受送玩具回家的做法了。以前玩完玩具让送玩具回家他总是着急的摇头,问是不是还想跟玩具玩,不想让玩具回家,他说是,以致于以前这个习惯的培养一直不太顺利。但是现在,他不仅送玩具回家,还总会加一句:“小小还不是在自己家里!”有时也会自己学玩具说话:“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呵呵,已经不用我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让他收拾了。有时,他也会懒,让妈妈收。我告诉他自己玩的要自己收,他一般就自己收了,只是会强调:“妈妈玩的妈妈收!”
白天去考察了家附近的第二所幼儿园。第一所当时已经放学,所以没能看到老师的状态,只觉得幼儿园里一直有一股尿臊味,而且因为租的小区的房子,活动场地也就是小区中庭那一块。价格倒是相对便宜,300多一个月,管三餐。今天看的这所是双语教学,我问了问小小班也就是一周有2次英语课,学学简单的单词。正好一个大班在上英语课,我听了听,是一首儿歌,同时学简单的会话。孩子们的积极性倒是非常高。这个幼儿园是小学附属幼儿园,所以可以跟小学共享操场,感觉就活动场地来讲好些。但最大的问题是教室之间完全不隔音,加之教室门大大敞开,互相之间干扰极大。这边大班孩子们在大声的朗读英语,那边小小班老师弹琴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就别提说话多费劲了。小小班20多人2师2保,小小班以上30多人一个班,2师1保。费用是600多一个月。价格是第一所的2倍,但总体感觉并没有第一所的2倍好。这两所离家倒是很近,可都不是很中意。13号会再去看看离家稍远的一所。
晚上小爸的同学来玩,他家女儿一岁多点,大家不由自主谈起了各自的育儿经。他觉得我们过于关注孩子了,觉得我们丧失了自己的生活。我告诉他我看了很多资料,都说孩子的心理生长发育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注,在孩子小的时候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长大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影响巨大。他又提到现在的专家左一套右一套,甚至互相矛盾,让人不知信谁的好,不如谁都不信,只信自己。正好我以前看到过一句话,是说如果这种情况下就相信自己作为父母的直觉,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小爸也补充到:但这并不是说就不去了解专家的理论。科学的态度是你了解了才能批评,而不是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一概拒绝。他举自己的例子,说我以前总是推荐他看相关的育儿书籍或论坛上下载的帖子,可他很反感,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教。可后来想通这一点,看了书后发现自己以前的一些教育理念方法真的不正确。就他同学说的过于关注这一点,小爸特地引用了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不要用强行管束的方式对待孩子?为什么这样也能使孩子很棒,很尽力,很守纪律?因为)只要我们爱孩子,用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挚的爱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与我们‘交换’,用同样真挚的情感‘回报’我们,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说法。小爸说这是他从现在小小身上体会到的,所以他很认同。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了小爸原来不愿意看我推荐的育儿书的根本原因,最后还是靠小爸自己解开了这个疙瘩。我很欣慰,真的很欣慰,因为感到自己不再孤单,小爸不仅爱孩子,现在也愿意跟我一起学习,这样才能科学地根据孩子的身体以及心理生长发育的特点正确养育孩子。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mama 于 2009-4-13 21:2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