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是以欧式的方式给大家道了声下午好,但是我所讲的内容可是一板一眼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咱们中西合璧,今天共同地来探讨一下德慧智教育。我们所在的前辈也好,同辈也好,小字辈也好,大家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是一副很重很重的担子,压在我们的双肩上。特别是在当前我们国内开展的教育当中,我们每一个老师最大的心理负担,可以说是如何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使自己所带的班级,所教的学生能够在教学质量上得到高质量的提升,考试成绩能够产生一个呱呱叫的效果。特别是我们现在,学校分为了很多类,什么快班类,慢班类,好学生类,坏学生类,重点类,一般类,普通类,差次类,这些分类,实际上也给我们增添了很多精神的负担。
作为一个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一代又一代的,下一代的教育任务,如何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在繁重的应试教育面前,能够轻松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这就成了我们在教育界彷徨、寻找、开拓,寻找这个出路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的教育工作,目前在这个大背景下,暂时无法解套。没有办法从正规的方式方法上面减轻教学的负担,减轻这个任务,使学生们获得减负,从而使老师获得减压。正象一首校园歌里所说的,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很可怜,半夜鸡还没有叫就要起来,好象比周扒皮鸡叫的鸡还起得早,晚上也睡得晚,整天都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中。同时,我们的教学考试成绩不见得能够走在学校整体的前面,或者说一个地区的前面。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如何去开拓,提升我们教学质量?
实际上通过这几年我在海内外的摸索,特别是研究了西方的教育之道,东南亚的教育模式,比较了我们国内的当前的教育模式,以及我们国家古代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期比较以后,就发现,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无法真正地去与西方的教育模式相抗衡,也无法与我们本民族的古代的教育模式去相媲美。所以我们就自然地诞生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德慧智的教育理念。
如何使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在接受教育当中能够顺理成章的,使人文品质,文学素养,知识水平全面提升,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我们通过德慧智的整体教育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里,就给大家作一个交流和介绍。
我们的德慧智教育理念诞生于老子的根文化之中,我们中国的根文化源起于伏羲时代,伏羲时代的易道文化,和伏羲后的黄帝的法道文化,以及老子的德道文化。那么,这个道德的目标可以说是每个教师,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是各民族教育理念当中最高的一个目标,这就是“道”。要求人们通过修德而致于道,证于道,合于道,达到一种天人合一,能够了解自己,了解自然。这是一种教育最高的目标,也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一个最高目标。
所以我们在理解这个道德文化的教育过程当中,首先就必须要掌握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什么叫做“道”?“道”她是无形无象,她化生万物。就像老子所说的:“道生之而德蓄之”。任何有象的事物和无象的事物,都是道所化生,都是德所长养,在道和德的面前,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竞自由的。谁拥有了德,谁就能够了解人生的真谛,认识自己生命的本质。
而德就是“一”,道就是“○”,就是无。正像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过的,在老子的学说当中,实际上“虚无生万有,用一就足够了”。老子的哲学思想的确是这样,她用了一个“○”,用了一个“无”,用了这个德一,她就阐释了宇宙天地的根本规律,阐释了、揭示了万事万物的根本缘起,来源,来龙去脉,就全部囊括在这个道和德的学说之中。所以我们在了解、掌握德慧智教育理念的时候,必须要把这一点弄明白。
这个“德”,她能够滋养,抚育,营养万事万物,任何事物离开了这个德,是无法健康地生长,正常地生长,顺利地去延续的;它就必然会走向曲折的道路,缺乏她就容易夭折。所以这个“德”,她使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真正达到健康,达到顺遂;包括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健康,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教育,方方面面拥有了这个德,那就容易顺利地展开,而创造自己最圆满的过程和结局。离开了她,缺乏她,我们必定就会困难重重。
正是基于这个因素,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创立了这个道德文化的教育体系,特别是经典诵读。我们的《易经》流传,光是《周易》都已经流传了三千年左右。其它的往上追溯,还有“连三”,还有“归藏”。实际上这个《易经》的学问,易道的学问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六千年前。这个用“易”来教育,用经典进行教育,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最古朴的风气。而且这个易学教育,易道文化的教育,在2500年以前是文化教育的主流,包括《黄帝四经》和老子的五千言,在唐代的时候就曾经提出了。
老子的五千言是仕俗一本,就是当官的和老百姓人手一本,老百姓要读,读书的人也要读,当官的更要读。而且还提出了一个要求,“不通易者不得为相。”就是说不能够精通《易经》的人不得入朝入阁当宰相,那更要读。世界上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是非常的重视,日本在进行维新革命的时候,他们的首相就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凡是入阁的人都得要通易。日本当时为什么能够强大起来?在维新的时候,为什么能够强大起来?其中在文化教育上,就承袭了中国的易学,把《易经》引入了他们的高层管理当中。要求不通易者不能入阁,他的内阁组成,他不能参加。所以,从这一现象当中,从易经流向了西方,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科学的革命;老子的五千言,流向西方,提升了西方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境界;以及日本在掘起过程当中,利用我们的经典来达到了他们掘起的目的。从这一些现象当中,我们反思,就可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学,我们的道德根文化当中的经典,那是富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营养,能够使人的聪明智慧,达到一个超越所有西方文化水平的这样一个瑰宝。
西方人都极其重视中国的经典,在德国,每五个家庭都有一部老子的《德道经》,除了他们每个家庭拥有《圣经》以外,相反,却悄悄地拥有着中国的老子《德道经》五千言。整个欧州也同样研究老子,热爱老子的现象非常普遍,研究《易经》的现象可以说也是路人皆知。在柏林,电视台曾经做过采访,就是,那怕在街上碰到的工人,问他,知不知道老子,那个工人都能够随口轻松地回答,我知道,老子是中国的圣贤,既是中国的圣贤,也是世界的圣贤。我相信在中国,电视台记者要在街上访问的话,有多少人知道老子?恐怕很难达到这样一个比例。可见我们的传统文化在19世纪,20世纪,21世纪这几个百年间已经迅速地溶入到世界文化的地球村之中,我们在21世纪,我们的国学在迅速地走向世界,西方的文化呢也在迅速地渗透到中国。我们丢失了自己最根本的东西,大量地接收西方的东西,实际上如果我们在教育领域再不抓紧,把这个问题抓住的话,那么可能全盘西化,我们很快就会被整个西方的文化溶解。
所以,了解我们提出的德慧智这一个教育理念,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说要用我们自己祖宗开发的智慧的源泉,来滋养我们自己的子孙万代;要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来丰富、完善我们。但是决不能丢失我们的本质,而不能像现在派出去的众多的中国学生一样,我们在欧洲接触了很多国内的非富即贵的家庭,花大笔的资金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进行求学,但是这些子女在国外的表现呢,他的人文表现、道德品行,远远都不及于西方的孩子。行为举止既没有道德的素养,也没有中华人文的品质,实际上是在给我们整个民族抹黑,使别的人,别的民族瞧不起我们这个民族。你比如在地铁里面,无论是在早班末班,大声喧哗的,您一看,肯定都是来自东方的;我们的孩子聚在一起呢,根本就不顾邻人的,附近人的需要安静,只顾自己大声的喧哗。随地吐痰的现象,横穿马路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人甚至造成事故,因为西方人遵守交通规则非常自觉,红灯停,绿灯行,是很严格的。我们有些人则当着孩子的面,大摇大摆地闯红灯。有的德国孩子甚至问父母,这个叔叔为什么要闯红灯?那父母还要幽默地,非常婉转地教育孩子,说这个叔叔是色盲,他把红灯看成是绿灯所以就过去了,你没有色盲你不能过去。因为成人的行为对孩子影响非常大,你的错误行为作为榜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像我们过去旅游的一些干部、商家,在饭店里吃饭,一点就是十几个菜,非常丰富,吃不完,放在那里就准备走。在汉堡就有一例,当时一个德国老太太看不惯了,就马上拨通了一个电话,随着来了一个执法人员,对这个旅游团的食客,在这儿吃饭的人员,每人罚款50欧元。50欧元就相当于人民币500元,每人罚款500元。说:我这是自己花钱买的啊?我们吃不完留在这儿是正常的,为什么要罚款啊?人家的官员就说了:您浪费了自然的资源。您把后代应该享用的东西给浪费了,您应该吃多少就买多少。毫不客气地每个人开一张罚款单。
所以说我们在教育领域,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像他们那样去尊重自然?去构筑一个文明节约的风气呢?这些现象实际上反应出,折射出我们的教育还很不到位。还有很多的缺陷,我们的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目前普遍在注重知识方面的丰富,拼命地灌知识,象填鸭式的进行教育,但是对文化呢?却是没有进行文化教育而是进行了知识教育。
甚至有的大学生,到法国,读了五年,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他去找工作的时候却始终找不到工作。每一个接待他的工作单位的头都非常称赞他的知识,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啊,每一门成绩都是名例前茅。用人单位说:我们准备聘用您,请您回去听候通知。但是在西方它有个特点,他先考核您的知识面以后,他还要考核你的人格,人品,结果他始终收不到录取通知单。最后他急了,因为滞留的时间已经到期限了。他不得已又打电话找,问:您答应我了,要录取的,为什么又不录用我了?
人家就说了:因为你在巴黎读书的这五年期间,您曾经逃票三次。西方坐车,没有人卖票,你自己买票。
中国人有个习惯,占便宜,人家看不到我就不买。但是它却会留下记录。这个记录在录用他的时候就翻出来,就显示出来了。他说:那我那只是小错事嘛。
对方就回答:,没有道德的知识,就如没有人格。你的知识虽然好,但你没有道德,你的人格就已经消失了,我们不能录用。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而知识却不能弥补您行为上的缺陷。
最后他在那边的居留时间到了,后来只好回到了北京。但这一件事对他产生的影响是终身的影响。他回来以后就吸取了教训,自己开了一个公司,高度地重视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结果创业还是很成功的。
这些现象都说明什么呢?都说明我们对于知识教育,素质教育,文化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只有把它整合在一起,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后,我们的教育工作才是成功的。我们光是进行知识方面的教育,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人文素质的形成,那么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
应试教育是必须要的,暂时没有办法被其它方式取代。但是,我们急需要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参与到这种模式当中。来纠偏,来补不足。使它更完美,使孩子们的人格在教育当中,更为完善。而不是只是掌握一些仅仅的,苍白的后天的知识。所以在教育的认识当中,我们要突破一些误区。因为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就认为,就陷在西方的模式当中。老子曾经在他的五千言当中就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提了这样著名的论断,这个论断传到了西方以后,首先是德国的莱布尼兹接受了它,并且将一生二的学说抽取出来,运用了一个辩证法,改头换面,取了一个西洋的名字就是“辩证法”,而且他自己呢,也运用这个“○”和“1”构成了他的数学模式作为他个人的发明创造。当然这都是有根有据的历史上的现象——老子思想西行。
对他们产生的科学成果,康德运用这个二,奠定了他的哲学基础。黑格尔用三,用老子的这个三啊,奠定了他的哲学基础。可以说,西方人一把老子的思想掌握了,就迅速把他们的哲学和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我们在接受西方的思想中,不知道西方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理论都源自于中国的祖先。相反,却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却不知道他们的理论是源自于我们的老子和《周易》。实际上这个辩证法也只是片面地,局部地抽取了老子的“一生二”,这个理论。并不高明,二,阴阳二,只是一种模式而已。它一定要用三来进行解析和控制,因为我们是处在有相的世界。有相的世界驾驭万事万物的变化成长,一定要用三来控制,因为三生万物。二生不了万物,只有三才能生得了万物。
你象这个太极图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拿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项来打个比喻,我们前几十年,改革开放以后,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经济建设可以说迅速地崛起,但是在崛起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现象,假如说,这个黑色的是精神文明系统,白色的是物质文明系统,当我们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个高级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精神文明掉入了低谷状态,看到没有?相反我们回忆一下,我们从解放初期,到六几年的时候,六六年之前,我们的物质非常匮乏,还遭遇了三年,所谓三年的自然灾害,在饥饿当中度过了。但是那个时期精神文明是路不拾遗,雷锋精神遍地传。我们居住的房间不是在铁笼子里,你晚上可以不锁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现象非常普遍(原句是丰富)。那个时候,虽然物质是比较缺乏的,但是精神,大家的社会精神都是一种充盈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也反应了整体的客观,就是在二的状态下始终是动态的,学物理学的都知道,在这个二的变化过程当中,如果阳性的过度发展,最终是阳不可能就阴,而阴,过度地扩张,最终是阴。也不能够二并存。所以有些人在,前几十年有的哲学家在谈这个太极图的时候,认为它始终可以动态平衡,,实际上那是一种自我安慰,它动态平衡不了。它的此高彼低,彼高此低这种现象没有办法回避。所以用所谓一分为二的哲学观无法解析这个和谐观。胡主席提出的和谐观,就是运用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哲学思想当中的“中气以为和”,那么用中气以为和来进行个人行为的修养,家庭的道德的提升,和谐社会的构建,那都必须要用到三,用三才能“中气以为和”。用二是没办法进行的。二虽然能够生三,三才能表现出○和1里面的物质和内容。从而达到“三生万物”。
所以我们的教学领域,同样的原理,必须要吸取这个教训。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社会历史发展。在这个二当中可以说打旋涡已经旋了几十年了,不是左倾就是右倾,不是急进就是懈怠。始终在两边忽悠,就像赵本山的忽悠一样,左边忽悠一下,右边忽悠一下,忽悠得人人都成了精了,就是看风使舵,心里面转弯子,看问题。把人心搞得非常得复杂,看问题,捕捉问题的准确性,要观察各种因素才能够决定自己的取舍,实际上与道德观的那种质朴淳朴已经相去甚远。
就象一位德国的商人,一位投资商到中国来投资,并且口袋被掏得空空以后,回去跟我交流的时候,他就提到一个观点,你们中国人的肠子小,花花心思太多了。处处都在骗我的钱,最后我还是被他们骗成功了。我的口袋里面欧元已经被他们骗光了。就出现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说在这个二里面,你没有办法来稳定。我们在教育上要同样把握住这个原理,我们的教育如果说真正地把握住了中间的这个三,用三来治理,来进行教育。那就很容易,既容易向上与道德根文化接续,使我们的孩子,既具有道德心灵,而且具有聪慧的能力。因为,慧心慧心,大脑只是后天的智识,心里面才藏着慧性,心慧结合,那么智慧就大开。它的聪明性,比我们大人,成熟的大人要强得多,一个人只有他的心开了,和大脑皮层的功能和大脑深层次的功能质层的功能,都结合在一起,他才能获得大智慧。
但是这种大智慧的获得有两条途径,有一些人,还可能是与生俱来就具有这种聪慧,先天的慧性具足,但绝大多数人是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的,这个工作就落在了家长和老师们的身上。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启迪他们的智慧。开启他们的心灵,用这个德来驾驭他们智识的一生。调控慧识的开启。那么,这个整体的进行慧和智的平衡和发育,那么我们认识阴阳的万事万物,认识这个德,进入这个道就很轻松。我们在解析万事万物的时候,运用电脑般的计算工式直觉、灵感来观察万事万物,对象数理气就能正确地把握,就非常准。像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这样,许多事情就不需要动后天的脑筋想一想对不对。它自然就给你,很轻松地就给你一个直觉性的判断。你不用去分析,去比较,他用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就通知你,用各种方式,象数理气的方式,去揭示给你,这个事物,这个事情该不该办,是对还是错。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精气神嘛。不必要去冥思苦想。你看冥思苦想四个字是个成语,我们当教师的人都知道,什么叫冥思?什么叫苦想?你如果真正能够进入一种冥思的状态,那倒也是一种慧性思考问题的状态;如果你掉到了苦想的状态里面去了,心上着了相,你怎么也解不开的。所以古人在创造成语的时候,他都跟这个道德文化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中国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慧智型的文化,古文化。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典诵读?很多人想不出道理来,但是,在科学界、医学界其实早就已经揭示了这个原理。只是我们教育界还没有主动去把它吸收过来。我们古人创造的甲骨文汉字也好,纂体汉字也好,正体汉字,繁体汉字,它都是一种在大智慧的状态下,在能够内观自己,内观天地的情况下创造的文字和语言,这些文字和语言呢它有一个智慧的设计,这个比我们世界其它民族的语言设计的能力要高妙得多,巧妙得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整个拼音式的语言,拼音文字的语言,拼音文字它的发音激活的大脑的放电区,在耳朵后面,称之为威尔尼克区,就在耳朵的上方。 |
|